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科英专利>正文

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15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功率元件(5)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其散热板与电路板平行,壳盖上的螺孔(3)、电路板和壳底板上的定位孔(6)和(9)在同一中心线上。这种镇流器散热良好,节能,功率因数在90%以上,且零件少,组装十分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荧光灯用的电子镇流器。近年来,电子镇流器在荧光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元件大多采用了两支大功率高反压高频率半导体三极管;这类管子在运行中产生比较多的热量,会影响到镇流器的工作可靠性、经济指标和使用寿命,因此许多人都在努力探索改善散热状况的技术方案。利用金属外壳加大散热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密闭的金属外壳还具有防干扰的功能。目前在中国专利中已有一些这类技术,它们一般使用了封闭的金属外壳结构,散热和抗干扰功能都较好,也较安全,但有些安装还比较复杂,零部件数量似还嫌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电、功率因素高、工作可靠、散热良好、零部件数量少、组装简便的电子镇流器。本技术以如下方式实现其目的功率元件5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其散热板与电路板平行;壳盖上的螺孔3、电路板和壳底板上的定位孔6和9在同一中心线上。本技术的电子镇流器,外壳可以完全封闭,但其散热性能却优良。由于功率元件和其它电子元器件被隔离,相互影响大大减少。在电压为80—300伏、环境温度在-30~40℃下均能正常使用,与同功率的电感镇流器相比,节电在35%以上,功率因素在0.90以上;而且零件数量少,组装极为方便,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子镇流器的壳盖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镇流器电路板上功率元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镇流器壳底板外形图。电子镇流器的外壳由壳盖1和壳底板7组成;壳盖上的螺孔3在位于壳盖中心的圆形凸台2中;功率元件5(即两个三极管)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上,其散热面与电路板平行,镇流器的其它电子元器件与功率元件之间被电路板隔开,在电路板和壳底板中心与壳盖的螺孔3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有定位孔6和9;壳底板上还有绝缘层8。组装时,将电路板和壳盖依次叠在壳底板上,螺孔3和定位孔6、定位孔9中心对齐,再将螺钉穿过壳底板和电路板的定位孔9、6,并旋入壳盖的螺孔3中,旋紧螺钉即组装完毕,此时功率元件的散热面已被紧逼至紧贴壳底板上的绝缘层8。当镇流器工作时,功率元件散发出的大量热通过壳底板散出,因此,壳底板应该用导热的金属制作。权利要求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有外壳、电路板、功率元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其特征是功率元件(5)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其散热板与电路板平行;壳盖上的螺孔(3)、电路板和壳底板上的定位孔(6)和(9)在同一中心线上。专利摘要一种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功率元件(5)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其散热板与电路板平行,壳盖上的螺孔(3)、电路板和壳底板上的定位孔(6)和(9)在同一中心线上。这种镇流器散热良好,节能,功率因数在90%以上,且零件少,组装十分简单方便。文档编号H05B41/14GK2234169SQ9520546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温科英 申请人:温科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有外壳、电路板、功率元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其特征是功率元件(5)装在电路板(4)的底面,其散热板与电路板平行;壳盖上的螺孔(3)、电路板和壳底板上的定位孔(6)和(9)在同一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科英
申请(专利权)人:温科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