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93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指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连接器和充电桩,所述充电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充电枪头,充电枪头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配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上设有第二配件,驱动器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和配对机构,第二配件通过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配件配对,且所述第二配件通过配对机构与第一配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识别器根据信号源定位第一配件,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配件寻找并排配对第一配件,通过硬连接方式实现充电连接,充电桩可兼容现有立体停车场的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满足电动汽车停放和充电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
,具体指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长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停车位以及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地面停车位以及带充电桩车位均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难以满足车辆的停放需求。由此,立体停车场应运而生,立体停车场可以很好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提升车位数量。现有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方式,都是需要驾驶人将固定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插入车辆的充电接口。而立体停车场需要将车辆转运到空间车位上,驾驶人不能跟随车辆进入停车位上进行操作,导致这种充电方式不能适用于立体停车场,给立体停车场的发展造成了限制,也不能很好的满足新能源车辆的停车和充电需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智能充电、提高利用和经济效率的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连接器和充电桩,所述充电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充电枪头,充电枪头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配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上设有第二配件,驱动器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和配对机构,第二配件通过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配件配对,且所述第二配件通过配对机构与第一配件固定连接。
[000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信号源和识别器,信号源设于第一配件上,识别器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可被识别器接收并确定所述第一配件的位置,驱动器驱动第二配件与所述第一配件配对。
[000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配对机构包括感磁体和电磁体,感磁体设于第一配件上,电磁体设于第二配件上,电磁体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
[000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器和识别器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停车位上方,第一配件放置在电动汽车上。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器由XYZ三轴轨道模组组成,驱动器与停车位上方的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可驱动所述第二配件沿XYZ轴位移。
[00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充电桩内置有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识别器、第二配件、电磁体和驱动器。
[00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主控制器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合理布置在了立体停车场内,识别器根据信号源自动寻找第一配件的方位,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配件寻找并排配对第一配件,通过
硬连接方式实现充电连接,充电桩可兼容现有立体停车场的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满足电动汽车停放和充电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充电连接器;2、充电桩;11、充电枪头;12、充电接口;13、第一配件;14、信号源;15、感磁体;21、驱动器;22、第二配件;23、识别器;24、电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连接器1和充电桩2,所述充电连接器1的一端设有充电枪头11,充电枪头11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12,充电连接器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配件13;还包括驱动器21,所述驱动器21上设有第二配件22,驱动器21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2;所述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和配对机构,第二配件22通过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配件13配对,且所述第二配件22通过配对机构与第一配件13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2和充电连接器1主要应用于立体式的停车场上,立体式停车场具有自动升降设备搬运车辆,驾驶人将车辆停放好后,获取车位上的充电连接器1,将充电枪头11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12连接。所述第一配件13可放置在车位的任意位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使用方式是将第一配件13放置在靠近充电接口12的车头盖上,而后驾驶人可以离开。升降设备开始运行,将车辆转运到对应的停车位。此时,所述第二配件22上的定位机构检测到第一配件13的方位,驱动器21驱动所述第二配件22移动到第一配件13处并与其配对连接,配对结构将二者锁定连接,该配对结构包括物理连接和电性连接,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相互配对锁定后,充电桩2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用户取车或充电结束,上述过程的逆向执行。
[0018]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信号源14和识别器23,信号源14设于第一配件13上,识别器23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2,信号源14发出的信号可被识别器23接收并确定所述第一配件13的位置,驱动器21驱动第二配件22与所述第一配件13配对。所述信号源14包括激光发射器、微波反射器、红外发生器等可发出位置信号的装置和设备,识别器23与信号源14对应用于接收和识别所述位置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配件13的位置,通过驱动器21将第二配件22与第一配件13配对连接。
[0019]所述配对机构包括感磁体15和电磁体24,感磁体15设于第一配件13上,电磁体24设于第二配件22上,电磁体24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2。所述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配对之后,电磁体24通电进而吸附感磁体15,使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紧密连接。尤其在于,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之间设有互为配对的弹针、触片、接头、插座等电连接结构,使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实现电性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21和识别器23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停车位上方,第一配件13放置在电动汽车上。所述识别器23将扫描区域投影在电动汽车的车头区域,车辆进入停车位后,信号源14发出信号给识别器23,识别器23根据信号源14确定第一配件13的方位。进而
所述驱动器21由XYZ三轴轨道模组组成,驱动器21与停车位上方的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21可驱动所述第二配件22沿XYZ轴位移。所述驱动器21沿XY轴移动第二配件22,并沿Z轴将第二配件22下放到第一配件13上进行配对连接。
[0021]所述充电桩2内置有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识别器23、第二配件22、电磁体24和驱动器21。所述主控制器即电路控制板,用于实现充电控制、位置检测、以及实现上述程序设定。所述主控制器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25,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5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5连接立体停车场的云端服务器,当停车位上有电动汽车在充电时,云端服务开始计时、计量并进行计费,那么所述充电桩2可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与APP的互联,驾驶人可通过智能终端操作所述充电桩2进行充电控制、提车等操作。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连接器(1)和充电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器(1)的一端设有充电枪头(11),充电枪头(11)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12),充电连接器(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配件(13);还包括驱动器(21),所述驱动器(21)上设有第二配件(22),驱动器(21)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2);所述第一配件(13)和第二配件(2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和配对机构,第二配件(22)通过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配件(13)配对,且所述第二配件(22)通过配对机构与第一配件(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信号源(14)和识别器(23),信号源(14)设于第一配件(13)上,识别器(23)通过线路连接充电桩(2),信号源(14)发出的信号可被识别器(23)接收并确定所述第一配件(13)的位置,驱动器(21)驱动第二配件(22)与所述第一配件(13)配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