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将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将输送治具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实现对线圈绕组分料、下料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工;驱动部件采用多轴机械手带动所述取料抓手运动,输送轨道带动输送座上的输送治具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实现可不停机连续对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涉及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设备,是一种最常用的电动机械,电机的结构主要由定子、转子和端盖三部分组成,在电机的生产工序中,定子组装件的绕组是电机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0003]对于线圈绕组取料仍是通过人工拿取,一般上料工位上会堆积大量的装载有线圈绕组的载具,操作人员将载具上的线圈绕组通过手持操作逐个摆放到后续加工的夹具上,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强大的劳动强度也会降低上料到位的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对线圈绕组分料、下料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工,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包括:
[0007]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段和下料段,所述输送轨道上滑设有多个输送座;
[0008]输送治具,滑设与所述输送座上,所述输送轨道用于带动输送座上的输送治具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
[0009]上料机构,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线圈绕组输送至上料段处;
[0010]取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段和下料段上,所述取料组件包括驱动部件以及取料抓手,所述取料抓手与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连接,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将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将输送治具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0012]上料导轨,其上滑设有上料座;
[0013]上料载具,设置于所述上料座上,所述上料载具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线圈绕组的定位槽,使得线圈绕组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料载具上;
[0014]上料驱动器,与所述上料座驱动连接,所述上料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上料载具沿着所述上料导轨往复运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抓手包括取料板,所述取料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气缸的两夹臂上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线圈绕组匹配的取料槽,所述取料气缸用于带动两夹板将线圈绕组夹紧在取料槽上。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段或者下料段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检测架,两检测架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两侧,所述检测架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治具上的线圈绕组位置情况。
[001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线性传送模组,所述线性传送模组上间隔滑设有多个输送治具,所述线性传送模组两侧设置有导向部件,通过所述导向部件对所述线性传送模组上的输送治具进行传送导向。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与所述输送治具侧面抵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治具包括治具板,所述治具板设置于输送座上,所述治具板上行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线圈绕组的外形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取料抓手将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限位槽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开槽,所述开槽底面上铰接有挡料块,导向开槽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
[0021]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抓手还包括测试传感器,所述测试传感器通过支架与所述取料气缸连接,所述测试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夹板上方用以检测取料抓手上的线圈绕组情况。
[002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取料气缸数量相同,通过所述取料气缸带动两夹板同步抓取多个线圈绕组放置在限位槽内。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将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将输送治具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实现对线圈绕组分料、下料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工;驱动部件采用多轴机械手带动所述取料抓手运动,输送轨道带动输送座上的输送治具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实现可不停机连续对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治具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取料抓手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向部件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1、上料机构;11、上料座;12、上料导轨;13、上料载具;14、定位槽;2、检测组件;21、检测架;22、检测传感器;3、取料抓手;31、取料板;32、取料气缸;33、夹板;34、取料槽;35、测试传感器;4、驱动部件;5、输送治具;51、治具板;52、定位块;53、限位槽;54、限位块;55、导向开槽;56、挡料块;6、线性传送模组;61、输送座;62、导向架;63、导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参照图1
‑
4所示,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包括:
[0032]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段和下料段,所述输送轨道上滑设有多个输送座61;
[0033]输送治具5,滑设与所述输送座61上,所述输送轨道用于带动输送座61上的输送治具5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
[0034]上料机构1,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1用于将线圈绕组输送至上料段处;
[0035]取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段和下料段上,所述取料组件包括驱动部件4以及取料抓手3,所述驱动部件4采用多轴机械手带动所述取料抓手3在空间内运动,所述取料抓手3与所述驱动部件4驱动连接,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3将上料机构1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5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3将输送治具5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3将上料机构1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5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3将输送治具5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实现对线圈绕组分料、下料动作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工;驱动部件4采用多轴机械手带动所述取料抓手3运动,输送轨道带动输送座61上的输送治具5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实现可不停机连续对上料机构1上的线圈绕组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37]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
[0038]上料导轨12,其上滑设有上料座11;
[0039]上料载具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段和下料段,所述输送轨道上滑设有多个输送座;输送治具,滑设与所述输送座上,所述输送轨道用于带动输送座上的输送治具由上料段移动至下料段;上料机构,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相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线圈绕组输送至上料段处;取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段和下料段上,所述取料组件包括驱动部件以及取料抓手,所述取料抓手与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连接,位于上料段的取料抓手将上料机构上的线圈绕组抓取放料至上料段上的输送治具上,位于下料段的取料抓手将输送治具上的线圈绕组进行抓取下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导轨,其上滑设有上料座;上料载具,设置于所述上料座上,所述上料载具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线圈绕组的定位槽,使得线圈绕组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料载具上;上料驱动器,与所述上料座驱动连接,所述上料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上料载具沿着所述上料导轨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抓手包括取料板,所述取料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气缸的两夹臂上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线圈绕组匹配的取料槽,所述取料气缸用于带动两夹板将线圈绕组夹紧在取料槽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上料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段或者下料段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检测架,两检测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孝杰,姚琦,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腾菱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