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冷却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风管,所述机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驱动端贯穿机体和冷却腔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液压缸配合活塞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空气会停滞一段时间后再排出,期间利用冷凝水导入管和螺旋盘管对空气进行水冷,在不影响空气的排放连续性的同时,提高了冷却效果。提高了冷却效果。提高了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氧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行精馏将其分离成氧和氮,由于压缩空气的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对空气进行冷却处理。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9045998A中公开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该装置的空气水冷装置利采用多个冷却盘管的设计,通过多个通道同时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有效提高对压缩空气的冷却效率,且通过设置可活动的推料组件,确保可以排出格栅内的全部填料,对填料的更换更加彻底,保证填料的效果,同时利用升降控制组件,可实现集水槽和水冷箱体的分离,从而便于对集水槽内部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但是该装置的空气在冷却盘管内停留时间较短,速度快,很难完成高效的冷却效率,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外径上缠绕固定连接有螺旋盘管,所述冷却腔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风管,所述冷却腔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风管,所述机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驱动端贯穿机体和冷却腔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活塞。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机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水槽。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螺旋盘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入管且冷凝水导入管的末端贯穿机体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螺旋盘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出管且冷凝水导出管的末端安装有高压喷头。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一风管的末端与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且进气管的末端贯穿机体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风管的末端与进气管的内部相连通。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四风管的末端与排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排气管的末端贯穿机体的外壁并
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三风管的末端与排气管的内部相连通。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冷却腔与第一风管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一风门,所述冷却腔与第二风管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二风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冷却腔与第三风管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三风门,所述冷却腔与第四风管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四风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中,通过液压缸驱动活塞上下移动,配合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使得进入冷却腔内的空气会停滞一段时间后再排出,期间利用冷凝水导入管和螺旋盘管对空气进行水冷,在不影响空气的排放连续性的同时,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中冷却腔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机体;2、回水槽;3、冷却腔;4、螺旋盘管;5、冷凝水导入管;6、进气管;7、第一风管;8、第二风管;9、第三风管;10、第四风管;11、排气管;12、冷凝水导出管;13、高压喷头;14、液压缸;15、活塞;16、第一风门;17、第二风门;18、第三风门;19、第四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图1
‑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腔3,主要冷却空间,冷却腔3的外径上缠绕固定连接有螺旋盘管4,螺旋状的外形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冷却腔3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7,冷却腔3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8,两者均为进风端,冷却腔3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风管9,冷却腔3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风管10,两者均为出风端,机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4且液压缸14的驱动端贯穿机体1和冷却腔3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活塞15,液压缸14控制活塞15上下移动,实现冷却腔3内部空气的流向变化。
[0029]本实施例中,机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水槽2,对冷凝水回收利用。
[0030]进一步的,螺旋盘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入管5且冷凝水导入管5的末端贯穿机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用于导入冷凝水,螺旋盘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出管12且冷凝水导出管12的末端安装有高压喷头13,用于导出冷凝水,同时高压喷头13方向对准进气管6,实现对空气预冷却。
[0031]进一步的,第一风管7的末端与进气管6的一端相连通且进气管6的末端贯穿机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第二风管8的末端与进气管6的内部相连通,第四风管10的末端与排气管11的一端相连通且排气管11的末端贯穿机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第三风管9的末端与排气管11的内部相连通,连接关系,保证空气在内部的正常流通。
[0032]进一步的,冷却腔3与第一风管7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一风门16,冷却腔3与第二风管8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二风门17,冷却腔3与第三风管9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三风门18,冷却腔3与第四风管10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四风门19,通过液压缸14控制活塞15上下移动,利于移动时产生的气压,配合风门的开关,实现冷却腔3内部空气的流向变化。
[0033]工作原理:通过进气管6导入空气,冷凝水导入管5导入冷凝水进入至螺旋盘管4内对冷却腔3内部空气进行持续冷却,此时液压缸14控制活塞15上升,在气压的作用下,冷却腔3的下层空间气流向内对流,第二风门17打开而第四风门19关闭,空气沿着第二风管8进入冷却腔3内并填满停留在下层空间,同时冷却腔3的上层空间气流向外对流,第一风门16关闭而第三风门18打开,将上层空间内的空气沿着第三风管9排出,随后液压缸14控制活塞15下降,在气压的作用下,冷却腔3的下侧空间气流向外对流,第二风门17关闭而第四风门19打开,将冷却后的空气从第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腔(3),所述冷却腔(3)的外径上缠绕固定连接有螺旋盘管(4),所述冷却腔(3)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7),所述冷却腔(3)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8),所述冷却腔(3)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风管(9),所述冷却腔(3)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风管(10),所述机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4)且液压缸(14)的驱动端贯穿机体(1)和冷却腔(3)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活塞(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水槽(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入管(5)且冷凝水导入管(5)的末端贯穿机体(1)的外壁并延伸至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用多通道空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水导出管(12)且冷凝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潇一,于长友,温莉欣,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天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