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包括机壳、线圈和爪极板,机壳折弯有下爪极,爪极板的内圈折弯有上爪极,下爪极和上爪极形成八对爪极,线圈放置于机壳内,爪极板覆盖于线圈的端面,下爪极和上爪极位于线圈的内圈内侧,线圈的内圈均匀设有四个插槽,下爪极和上爪极的端部为圆弧形,下爪极和上爪极均有四个装配于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线圈内设置插槽,下爪极直接成型于机壳上,线圈的插槽两侧分别与机壳的下爪极、爪极板的上爪极连接,线圈模块化设计,线圈之间通过凸点和凹槽拼装为一体,实现了线圈与机壳、爪极板的有效定位,并在现有爪极的基础上加设至八对爪极,增加电机运转时、转子旋转的稳定性,电机的稳定性好。的稳定性好。的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永磁电机通常由机壳、容置于机壳中的线圈与转子、齿轮箱等部件组成,齿轮箱安装后,需要齿轮箱的输出轴所在侧,覆盖一层盖板,盖板与机壳的端部铆合。转子位于线圈的中心位置,且转子相对于线圈旋转,转子旋转以驱动齿轮箱的输出轴转动,实现电机的作业。机壳内线圈的位置是需要保持不变的,为使转子旋转,线圈的两端是有爪极的。
[0003]对于小型的电机,有些线圈是不另外设置固定结构,主要是线圈放置于机壳后,通过两侧的爪极板压持,然后再由齿轮箱、以及盖板压住,因为机壳上开孔,需要将线圈的引出线从机壳的开孔处引出来,所以放置线圈的时候,只要引出线位置对了,线圈的位置就可以了。虽然是小型电机,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电机会发生振动,线圈和爪极板在机壳内会发生轻微窜动,拉扯引出线或者转子旋转不稳定,会造成不良。
[0004]为了改善上述不良,对于小型的电机,也有技术提出了改进,主要是线圈的侧面与机壳的底端进行定位。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机壳的底部上开两个孔,线圈的侧面设置两个凸点,通过凸点与机壳配合,以实现线圈的位置固定。该技术确实起到了线圈定位的作用。但是,如果在装配盖板后,如果线圈与机壳的配合间隙稍大,线圈的凸点可能会脱离机壳的孔,导致线圈定位失效。即使线圈能有效定位,上、下爪极板与线圈还是可能因振动出现位置变化,造成转子旋转的不稳定性。另外,有些电机不止一个线圈,下侧的线圈有效固定,上侧的线圈还是有可能相对于机壳窜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可有效固定线圈和爪极板,转子装配后运转稳定性好,有效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其包括机壳、线圈和爪极板,机壳的底部向内侧折弯有多个下爪极,爪极板的内圈设有向机壳底部折弯的多个上爪极,下爪极和上爪极的尺寸一致,线圈放置于机壳内,爪极板覆盖于线圈的端面,下爪极和上爪极位于线圈的内圈内侧,线圈的内圈设有至少两个以线圈中心为对称的插槽,下爪极和上爪极的端部为圆弧形,下爪极和上爪极均至少有两个装配于插槽内,爪极板的内圈直径大于线圈内圈直径,上爪极的根部与爪极板的内圈之间具有一段连接部,连接部与爪极板齐平。由此,圆弧形的爪极便于导入至线圈的插槽中,也防止伤害操作者的手部,线圈装配于机壳内后,线圈的一侧通过插槽与机壳的下爪极定位,线圈的另一侧通过插槽与爪极板的上爪极定位,这样,就实现了线圈与机壳、爪极板的定位,可有效避免线圈和爪极板,因为电机使用时的振动而导致的线圈、爪极板的位置窜动,上、下爪极的
位置稳定了,转子在装配后,电机的稳定性更好,线圈的引出线也不会出现因为线圈位置变化而拉扯的情况,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壳的外径为50
㎝
,下爪极和上爪极均具有八个,八个所述下爪极和上爪极分别均匀分布于机壳、爪极板上。由此,常规外径为50
㎝
的电机,其爪极一般为六对,在现有尺寸的基础上,增设爪极,可以提高转子旋转的稳定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圈设有两组,线圈的一端面具有两个对称的凸点,线圈的另一端面具有与凸点配合的凹槽,两组线圈的相邻面通过凸点和凹槽来拼装定位。由此,线圈之间通过凸点和凹槽装配,这样可以使相邻的线圈连接为一体,组装在一起的两组线圈两端通过插槽分别与下爪极、上爪极连接,实现线圈整体的位置定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壳的底部端面设有两个孔洞,下侧线圈的凸点收容于孔洞内,下侧线圈的凹槽与上侧线圈的凸点相配合。由此,将线圈模块化设计,拼装在一起的两组线圈,下侧线圈的凸点装配于机壳的孔洞,可起到线圈与机壳进一步定位的作用,也是为了避免凸点的问题使机壳与下侧线圈之间存在较大间隙。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爪极板设有两处铆合孔,铆合孔的位置与上侧线圈的凹槽位置对齐。由此,拼装在一起的两组线圈,上侧线圈靠爪极板的一侧为凹槽,爪极板的铆合孔与齿轮箱通过销钉铆合在一起时,凹槽可容置销钉的铆合端点,使爪极板与线圈的侧面能贴合到一起,减少装配间隙。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圈上的插槽设有四个,四个插槽均匀分布。由此,八组爪极间隔的装配于插槽中,这样大大提高了爪极与线圈装配后的稳定性,也使得电机在运转时,转子能稳定旋转。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线圈内设置插槽,下爪极直接成型于机壳上,线圈的插槽两侧分别与机壳的下爪极、爪极板的上爪极连接,线圈模块化设计,线圈之间通过凸点和凹槽拼装为一体,实现了线圈与机壳、爪极板的有效定位,并在现有爪极的基础上加设至八对爪极,增加电机运转时、转子旋转的稳定性,机壳、线圈、爪极板之间装配间隙小,也能减少电机运转时的振动,电机的稳定性更好,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机壳和线圈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爪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2至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2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包括机壳1、线圈2和爪极板3,机壳1的底部通过冲压工艺向内侧折弯有多个下爪极10,爪极板3的内圈通过冲压工艺向机壳1底部折弯的多个上爪极30,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
的尺寸一致,将线圈2放置于机壳1内,爪极板3覆盖于线圈2的端面,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位于线圈2的内圈20内侧,线圈2的内圈20具有至少两个插槽21,插槽21以线圈2中心为对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的端部为圆弧形4,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均至少有两个装配于插槽21内。爪极板3的内圈31直径大于线圈2内圈20直径,上爪极30的根部与爪极板3的内圈31之间具有一段连接部301,连接部301与爪极板3齐平,以确保上爪极30的主体部分能完全装配于线圈2的插槽21。
[0019]圆弧形的爪极便于导入至线圈2的插槽21中,也防止伤害操作者的手部。线圈2装配于机壳1内后,线圈2的一侧通过插槽21与机壳1的下爪极10定位,线圈2的另一侧通过插槽21与爪极板3的上爪极30定位,就实现了线圈2与机壳1、爪极板3的定位,可有效避免线圈2和爪极板3因为电机使用时的振动,而导致的线圈2、爪极板3的位置窜动。上、下爪极(30、10)的位置稳定了,转子(图未示出)在装配后,电机的稳定性更好,线圈
[0020]2的引出线也不会出现因为线圈2位置变化而拉扯的情况。
[0021]在实施例中,机壳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包括机壳(1)、线圈(2)和爪极板(3),所述机壳(1)的底部向内侧折弯有多个下爪极(10),所述爪极板(3)的内圈设有向机壳(1)底部折弯的多个上爪极(30),所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的尺寸一致,所述线圈(2)放置于机壳(1)内,所述爪极板(3)覆盖于线圈(2)的端面,所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位于线圈(2)的内圈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的内圈设有至少两个以线圈(2)中心为对称的插槽(21),所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的端部为圆弧形(4),所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均至少有两个装配于插槽(21)内,所述爪极板(3)的内圈直径大于线圈(2)内圈直径,所述上爪极(30)的根部与爪极板(3)的内圈之间具有一段连接部(301),所述连接部(301)与爪极板(3)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线圈与爪极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径为50
㎝
,所述下爪极(10)和上爪极(30)均具有八个,八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吉,陈太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