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07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7
一种光学叠堆包括反射偏振器、吸收偏振器和半波延迟器。半波延迟器设置在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反射偏振器反射小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一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60%,并且透射大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二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5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半波延迟器具有在第一波长下的小于约250纳米(nm)的第一延迟以及在第二波长下的第二延迟。第一延迟与对应于第一波长的第一半波延迟的偏差小于第二延迟与对应于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叠堆


[0001]本公开整体涉及光学叠堆,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背光源的光学叠堆。

技术介绍

[0002]在背光源中,反射偏振器通常用于循环光并增强显示器的最终效率和亮度。此外,吸收偏振器等与液晶模块结合使用,将光偏振,以通过液晶模块进行适当调节。在一些制造工艺中,卷筒形式反射偏振器可在横向上(即卷筒的宽度方向)具有反射轴(即阻光轴或慢轴)。卷筒形式吸收偏振器可具有沿卷筒长度方向的吸收轴。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在光学叠堆内使反射偏振器的反射轴与吸收偏振器的吸收轴对准。在传统的制造工艺中,偏振器的一个或两个卷筒被切割和旋转,从而增加了制造时间和工艺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叠堆。光学叠堆包括反射偏振器、吸收偏振器和半波延迟器。反射偏振器包括互相正交的透射轴和反射轴。半波延迟器设置在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反射偏振器包括具有截止波长的透射带。反射偏振器反射小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一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60%,并且透射大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二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5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正交的第二偏振态,反射偏振器透射至少第一波长和至少第二波长中的每一者的入射光的至少7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半波延迟器具有在第一波长下的小于约250纳米(nm)的第一延迟以及在第二波长下的第二延迟。第一延迟与对应于第一波长的第一半波延迟的偏差小于第二延迟与对应于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吸收偏振器具有在第一波长下的第一透射率以及在第二波长下的更大的第二透射率。
[0004]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光学叠堆。光学叠堆包括显示面板、反射偏振器、吸收偏振器和半波延迟器。显示面板被构造为发射包括蓝色发射光谱的显示光,蓝色发射光谱具有限定在最小波长和最大波长之间的蓝色半峰全宽(FWHM)。反射偏振器被构造为接收并反射来自显示面板的显示光的一部分作为反射偏振光。反射偏振器包括互相正交的透射轴和反射轴。半波延迟器设置在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反射偏振器包括具有截止波长的透射带,截止波长大于显示面板的蓝色发射光谱的最小波长。反射偏振器反射小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一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60%,并且透射大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二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5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正交的第二偏振态,反射偏振器透射至少第一波长和至少第二波长中的每一者的入射光的至少7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半波延迟器具有在第一波长下的小于约250nm的第一延迟以及在第二波长下的第二延迟。第一延迟与对应于第一波长的第一半波延迟的偏差小于第二延迟与对应于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吸收偏振器具有在第一波长下的第一透射率以及在第二波长下的更大的第二透射率。
附图说明
[0005]考虑到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更全面地理解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图中使用的相似数字指代相似的部件。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图中使用数字指代部件不旨在限制另一个图中用相同数字标记的部件。
[0006]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叠堆的示意性分解顶部透视图;
[0007]图2是图1的光学叠堆的示意性分解前正视图;
[0008]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叠堆的半波延迟器的示意图;
[0009]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反射偏振器的详细示意图;
[0010]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透射带的反射偏振器的透射率对波长的曲线图;
[0011]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具有其他透射带的反射偏振器的透射率对波长的另一曲线图;
[0012]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叠堆的半波延迟器的示意图;
[0013]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半波延迟器的延迟对波长的曲线图;
[0014]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半波延迟器的延迟偏差对波长的曲线图;
[0015]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叠堆的吸收偏振器的示意图;并且
[0016]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吸收偏振器的透射率对波长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以下描述中,参考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其中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各种实施方案。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实质的情况下,能够设想并作出其他实施方案。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意义。
[0018]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叠堆。该光学叠堆可用于并入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的背光源中,诸如计算机监视器、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可穿戴设备和其他便携式设备。典型的光学叠堆包括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
[0019]在传统的制造工艺中和利用传统的材料选择,反射偏振器被拉伸,使得反射轴(平行于由反射偏振器优先反射的偏振态的轴)沿反射偏振器的宽度方向。此外,传统的吸收偏振器通常在纵向上对准,导致吸收轴大致沿吸收偏振器的长度。因此,传统的制造工艺导致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的卷筒具有彼此正交取向的透射轴。因此,为了提供具有透射轴对准的吸收偏振器和反射偏振器的片材,可能需要昂贵的转换步骤。通常,在片材对卷层合工艺中,反射偏振器被切割并旋转90度,以便对准透射轴。该工艺耗时且昂贵,并且有时转换步骤还可增加引入缺陷的机会,这可降低光学叠堆的产量或可用部分。因此,可能期望在光学叠堆内使反射偏振器的反射轴与吸收偏振器的吸收轴对准,以节省附加的制造时间和工艺费用。
[0020]在一些设计中,半波延迟器设置在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半波延迟器可具有与反射偏振器的透射轴大致成45度取向的慢轴。半波延迟器可使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的线性偏振光旋转90度,以使反射偏振器的反射轴与吸收偏振器的吸收轴对准。然而,半波延迟器的并入可能会对均匀地旋转所有可见波长的线性偏振光以最小化光学叠
堆中各种视角处的色移或其他伪影提出挑战。色移可能是由于传统半波延迟器中的光的非线性波长相关调制。在这些情况的一些情况中,使用特殊材料制作消色差半波延迟器以减少色移。然而,即使消色差半波延迟器也可能在线性偏振光的转换中显示一些色差。此外,利用消色差半波延迟器还可显著增加光学叠堆的总成本。
[0021]本公开涉及包括反射偏振器、吸收偏振器和半波延迟器的光学叠堆。本公开的反射偏振器具有互相正交的透射轴和反射轴。半波延迟器设置在反射偏振器和吸收偏振器之间。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第一偏振态,本公开的反射偏振器包括具有截止波长的透射带。对于第一偏振态,反射偏振器反射小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一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60%,并且透射大于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二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50%。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和正交的第二偏振态,反射偏振器透射至少第一波长和至少第二波长中的每一者的入射光的至少70%。
[002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半波延迟器以这样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学叠堆,包括:反射偏振器,所述反射偏振器包括互相正交的透射轴和反射轴;吸收偏振器;和半波延迟器,所述半波延迟器设置在所述反射偏振器和所述吸收偏振器之间,使得对于大致法向入射光:对于第一偏振态,所述反射偏振器包括具有截止波长的透射带,其中所述反射偏振器反射小于所述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一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60%,并且透射大于所述截止波长的至少第二波长的入射光的至少约50%;对于正交的第二偏振态,所述反射偏振器透射所述至少第一波长和所述至少第二波长中的每一者的入射光的至少70%;所述半波延迟器具有在所述第一波长下的小于约250纳米(nm)的第一延迟以及在所述第二波长下的第二延迟,其中所述第一延迟与对应于所述第一波长的第一半波延迟的偏差小于所述第二延迟与对应于所述第二波长的第二半波延迟的偏差;并且对于所述第一偏振态,所述吸收偏振器具有在所述第一波长下的第一透射率以及在所述第二波长下的更大的第二透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叠堆,还包括与所述半波延迟器相反地设置在所述反射偏振器下方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构造为发射包括蓝色发射光谱的显示光,所述蓝色发射光谱具有限定在最小波长和最大波长之间的蓝色半峰全宽(FWHM),其中所述最小波长小于所述反射偏振器的所述透射带的所述截止波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叠堆,其中所述反射偏振器的所述透射带的所述截止波长小于所述蓝色FWHM的所述最大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叠堆,其中所述反射偏振器的所述透射带的所述截止波长大于所述蓝色FWHM的所述最大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叠堆,其中所述反射偏振器的所述透射带的所述截止波长小于约550nm且大于约45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叠堆,其中所述反射偏振器包括总数为至少40的多个交替的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当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