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69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及其应用。具体地公开了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和方法,所述试剂包括培养液和3D微支架材料,所述培养液由培养液Ⅱ、培养液Ⅲ、培养液Ⅳ、培养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培养
,涉及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人类多能干细胞长时间持续高效、大量生成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巨噬细胞(macrophages,)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巨噬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维持组织稳态,炎性反应,组织修复和再生,抵御感染,肿瘤免疫调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巨噬细胞参与细胞碎片和病原体的识别、吞噬和降解,它还在向T细胞提呈抗原以及诱导其他抗原呈递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巨噬细胞不仅在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利用巨噬细胞回输治疗在肝纤维化、肺泡沉积症、糖尿病肾病、肿瘤中的相关研究中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见,巨噬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巨噬细胞的培养主要采用直接培养法或诱导培养法。直接培养法即直接分离巨噬细胞进行培养,此方法操作比较繁琐,巨噬细胞回收率不高。诱导培养法是利用外源性细胞因子将干细胞、单核细胞等前体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现有的巨噬细胞培养方法仍然存在着增殖倍数有限,难以长时间持续高效、稳定、大量获得的问题,很难进行扩增和基因操作,大大限制了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持续高效、稳定和/或大量获得巨噬细胞。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所描述的技术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它技术主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所述试剂可包括培养液和3D微支架材料,所述培养液可由培养液Ⅱ、培养液Ⅲ、培养液Ⅳ、培养液

和培养液VI组成,
[0006]所述培养液Ⅱ可为下述任一种:
[0007]A1)含有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和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
[0008]A2)含有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和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
[0009]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可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
[0010]所述培养液Ⅲ可为含有GSK3抑制剂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是以所述培养液Ⅱ为溶
剂,以GSK3抑制剂为溶质配制而成的液体;
[0011]所述培养液Ⅳ可为下述任一种:
[0012]B1)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人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

165和人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培养液;
[0013]B2)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人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

165和人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培养液;
[0014]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可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
[0015]所述培养液

可为含有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是以所述培养液Ⅳ为溶剂,以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溶质配制而成的液体;
[0016]所述培养液VI可为下述任一种:
[0017]C1)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人白细胞介素

3和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
[0018]C2)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人白细胞介素

3和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
[0019]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可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
[0020]进一步地,A1)所述培养液Ⅱ可为含有体积分数为1%

2%的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和5

10ng/ml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
[0021]进一步地,所述1%

2%可为2%,所述5

10ng/ml可为5ng/ml。
[0022]进一步地,A2)所述培养液Ⅱ具体可为含有体积分数为1%

2%的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0.5

1mM 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体积分数为0.5%

1%的非必需氨基酸、50

100U/ml青霉素、50

100μg/ml链霉素、25

50ng/ml维生素C和5

10ng/ml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
[0023]进一步地,所述1%

2%可为2%,所述0.5

1mM可为1mM,所述0.5%

1%可为1%,所述50

100U/ml可为100U/ml,所述50

100μg/ml可为100μg/ml,所述25

50ng/ml可为50ng/ml,所述5

10ng/ml可为5ng/ml。
[0024]进一步地,所述甘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750.0ng/mL;所述L

丙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890ng/mL;所述L

门冬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1320ng/mL;所述L

天冬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1330ng/mL;所述L

谷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1470ng/mL;所述L

脯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1150ng/mL;所述L

丝氨酸在培养液Ⅱ中的浓度可为1050ng/mL。
[0025]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液Ⅲ中,所述GSK3抑制剂在所述培养液中的含量可为1

2μM或2μM。
[0026]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制备巨噬细胞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括培养液和3D微支架材料,所述培养液由培养液Ⅱ、培养液Ⅲ、培养液Ⅳ、培养液

和培养液VI组成,所述培养液Ⅱ为下述任一种:A1)含有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和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A2)含有无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和人骨形成蛋白4的培养液;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所述培养液Ⅲ为含有GSK3抑制剂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是以所述培养液Ⅱ为溶剂,以GSK3抑制剂为溶质配制而成的液体;所述培养液Ⅳ为下述任一种:B1)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人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

165和人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培养液;B2)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人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

165和人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所述培养液

为含有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是以所述培养液Ⅳ为溶剂,以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溶质配制而成的液体;所述培养液VI为下述任一种:C1)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人白细胞介素

3和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C2)含有添加了胰岛素的B27添加剂、L

谷氨酰胺或其替代物、非必需氨基酸、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人白细胞介素

3和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液;其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为甘氨酸、L

丙氨酸、L

门冬氨酸、L

天冬氨酸、L

谷氨酸、L

脯氨酸和L

丝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3D微支架材料为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洁王佩亮陈霞张雅瑄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