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为长方形板体,且装置主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一固定板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固定板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卡合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设有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且第二固定板通过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卡合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固定块的通孔内壁设有连接活动轴,并且连接活动轴设有第一支撑板。该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在挖掘排水渠道时可以防止两侧的淤泥因土质松软向坑内移动,从而方便排水渠道快速成形,进而节省施工方的时间和精力。进而节省施工方的时间和精力。进而节省施工方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0003]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挖掘排水渠道时两侧的淤泥容易因为土质松软向坑内移动,从而导致在渠道成形之前还要清理坑内的淤泥,进而导致施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挖掘排水渠道时施工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为长方形板体,且装置主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一固定板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固定板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卡合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设有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且第二固定板通过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卡合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固定块的通孔内壁设有连接活动轴,并且连接活动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插入土壤中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为“T”形结构,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二连接块配合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块关于第一固定块左右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宽度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并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固定板为固定一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为锯齿状,且第一固定板关于第二固定板上下对称分布,并且第一固定板一端为锯齿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锯齿状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长方形通孔,且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固定杆,并且第二连接块通过其开设的长方形通孔卡合有连接固定杆。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固定杆为五角形,且连接固定杆的一端直径大于其另一端直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在挖掘排水渠道时可以防止两侧的淤泥因土质松软向坑内移动,从而方便排水渠道快速成形,进而节省施工方的时间和精力。本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通过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将该装置固定在挖好的坑内,使两个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形成长方形挡板,防止淤泥向坑内移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的装置主体与地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第一固定块与连接固定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第二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固定块;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连接活动轴;8、第二连接块;9、连接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为长方形板体,且装置主体1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4,且第一固定板5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固定板5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卡合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支撑板4的一端宽度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并且第二支撑板4与第一固定板5为固定一体。此结构能够使第二支撑板4通过其较小的一端带动着第一固定板5贴着坑壁插入地下,以此使第一固定板5紧贴在坑壁两侧,避免两侧淤泥会推动第一固定板5在坑内移动,第二固定板6两端为锯齿状,且第一固定板5关于第二固定板6上下对称分布,并且第一固定板5一端为锯齿状,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通过锯齿状相连接,此结构能够使第二固定板6通过其两端的锯齿状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板5构成拼接结构,并且使用者可以使两个第一固定板5与第二固定板6构成装置主体1的长方形板体,将装置主体1垫高可以避免淤泥会通过长方形板体的装置主体1向坑内移动,第二固定板6一侧设有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8,且第二固定板6通过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8卡合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为“T”形结构,且第一固定块2与第二连接块8配合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块8关于第一固定块2左右对称分布,此结构能够使“T”形结构的第一固定块2与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8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方便第一固定块2通过“T”形结构在第二连接块8的倒“L”形结构里来回移动,进而方便第一固定块2侧面设有的第一支撑板3与地面构成固定连接,避免装置主体1会因为固定不稳造成淤泥继续堆积,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有长方形通孔,且第二连接块8上设有连接固定杆9,并且第二连接块8通过其开设的长方形通孔卡合有连接固定杆9,此结构能够使第一固定块2通过“T”形结构在第二连接块8的倒“L”形结构里来回移动后,可以使连接固定杆9插入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的长方形通孔中,防止第
二连接块8与第一固定块2无法固定,从而避免第一支撑板3无法正常插入两侧的淤泥内,连接固定杆9为五角形,且连接固定杆9的一端直径大于其另一端直径,此结构能够使五角形的连接固定杆9卡在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的长方形通孔,五角形的连接固定杆9可以避免其在第二连接块8上开设的长方形通孔内来回移动,第一固定块2一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固定块2的通孔内壁设有连接活动轴7,并且连接活动轴7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一端插入土壤中固定。
[002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将第一个第一固定板5通过其第二支撑板4插入坑底的泥土内,并且第一固定板5一侧紧贴着坑壁,同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二固定板6的一端通过其一端设有的锯齿状与第一个第一固定板5卡合连接,并且使用者可以将第二固定板6另一端的锯齿状与第二个第一固定板5固定在一起,同时使用者可以使用粘合剂,将两个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相固定,随后使用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为长方形板体,且装置主体(1)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4),且第一固定板(5)另一端开设有凹槽,并且第一固定板(5)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卡合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一侧设有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8),且第二固定板(6)通过倒“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块(8)卡合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一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固定块(2)的通孔内壁设有连接活动轴(7),并且连接活动轴(7)设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一端插入土壤中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为“T”形结构,且第一固定块(2)与第二连接块(8)配合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块(8)关于第一固定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峰,高峰,孔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大宇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