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乐书专利>正文

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40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背板或框架、支撑件、电加热带及引线夹头,若干支撑件固定在背板或框架上,电加热带依次缠绕在各支撑件上,电加热带的两端固定在引线夹头上,再从引线夹头上引出电源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在需要较低温度或中等温度场合使用的电加热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加热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领域。用于室内取暖的电加热器按其加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直接加热方式是普遍采用电阻丝、导电薄膜或电加热管作为热源的发热技术;间接加热方式是通过电热元件加热油或水等介质,再通过加热后的油或水等介质向室内释放热量的发热技术。在直接加热方式中,电阻丝是最常用的发热元件之一,使用时将其卷绕成类螺线管形状后,再安装在绝缘、耐热的支撑件上作为发热体。由于这种发热体的使用寿命有限,加热效率低,并且安全性较差,因此这种加热体正在被逐渐淘汰。导电薄膜是另一类发热体,主要有涂料型导电膜,涂层型导电膜和金属导电膜等。这些导电膜具有散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这类导电薄膜也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例如,涂料型导电膜存在电阻均匀性和一致性较难控制,使用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涂层型导电膜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采用高温喷涂方法在搪瓷基板上制备的条状铝电热膜,由于涂铝处发热,不涂铝处不发热,造成发热膜发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较高,所以这种条状搪瓷膜对搪瓷基体的要求很高,并且这种条状搪瓷电热膜对发热膜本身的生产工艺要求也很高,因而这种取暖器一直未得到普遍应用;以磁控溅射或真空镀膜方法在非金属基材上大面积均匀镀复金属导电薄膜的电加热器,由于生产效率低、镀膜设备较昂贵等原因,也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日本专利58-152794公开了一种铝箔电加热膜,由于该加热膜在热压封装过程中有气泡残留在封装铝箔和封装材料之间,加热膜在加热过程中气泡会扩大,同时由于气泡处的导热性能不好,导致铝箔的局部温度升高,致使薄膜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电加热管,如石英卤灯电加热管,采用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由于加热过程中一部分电能转化成光能,致使加热效率较低。在间接加热方式中,电热元件通过加热油或水等介质,实现对环境进行低温加热的目的。虽然这种加热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仍存在加热速度慢、加热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加热器存在寿命短或加热效率低或安全性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成本低、寿命长、升温快、加热效率高,可实现低温加热和室内取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加热器,它包括背板或框架、支撑件、电加热带及引线夹头,若干支撑件固定在背板或框架上,电加热带依次缠绕在各支撑件上,电加热带的两端固定在引线夹头上,再从引线夹头上引出电源线。所述的电加热带可以是非晶态合金薄带,也可以是其它高电阻率的金属薄带或合金薄带。所述的若干支撑件可分上、下两排固定在背板或框架上,上排与下排的支撑件相间设置,所述的电加热带依次从上排的一个支撑件绕到下排相间的一个支撑件,再绕到上排的下一个支撑件,如此上、下往复缠绕至与引线夹头固定。由热力学基本定律可知,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同时发热元件和被加热介质的温差以及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是影响热传递的重要因素。发热元件和被加热介质的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热传递;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热传递。为了提高热传递的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发热元件的温度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大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来实现。前者要求发热元件及其支撑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这种要求对于实际的发热元件总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发热元件工作在高温时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致使加热效率降低。相对而言,后者是提高热传递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技术中的电加热带为非晶态合金薄带,它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即将熔融的钢液通过喷嘴浇注在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一步制成厚度为20-30微米,宽度可达200毫米左右,长度可达数千米的非晶态合金薄带,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等优点。同时,由于非晶态合金的原子排列是无序,其电阻率比相应的晶态金属或合金高几倍,甚至10倍以上。利用非晶态合金薄带的大表面积和高电阻率可将其制成高效的电阻发热元件,同时由于非晶态合金具有较低的电阻率温度系数,而使其作为发热元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和非晶态合金薄带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非晶态合金薄带作为发热元件构造一种电加热器,实现低温加热和室内取暖。本技术所提出的电加热器与采用现有技术制造的电加热器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电加热器采用低温加热,一方面避免了加热带的高温氧化问题,提高了电加热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发热元件在加热过程中只放热而不发光,能量转化效率高;2、本技术电加热器采用电加热带作为发热元件,并且电加热带进行上、下往复缠绕,使散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3、本技术电加热器采用高电阻率的加热带作为发热元件进行低温加热,使升温速度快;4、本技术所采用的非晶态合金发热元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低温加热的场合,如办公室、实验室和家庭取暖等。6、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电加热器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主视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左视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背板 2.支撑件 3.电加热带 4.引线夹头 5.电源引线 6.外罩 7.电风扇 8.反射屏 9.隔热板 10.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本技术电加热器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背板1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背板1可以是盲板,也可以是带孔的板,主要用于安装若干支撑件2;支撑件2可以是陶瓷材料,也可以是其它绝缘材料,主要用于支撑电加热带3。支撑件2可以通过螺杆固定在背板1上,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背板1上。若干支撑件2分上、下两排固定在背板1上,上排与下排的支撑件2相间设置,电加热3带依次从上排的一个支撑件2绕到下排相间的一个支撑件,再绕到上排的下一个支撑件,如此上、下往复缠绕至与引线夹头4固定。电加热带3可以是非晶态合金薄带,也可以是其它高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薄带;电加热带的两端固定在引线夹头4上,引线夹头4可以是铜夹头,也可以是其它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夹头。电源引线5的一端固定在引线夹头上,另一端与电源插头相连,电源引线5和引线夹头4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背板1是带孔的金属或非金属板,主要用于安装若干支撑件2;在背板1的一侧安装支撑件2,支撑件2可以是陶瓷材料,也可以是其它绝缘材料,主要用于支撑电加热带3,支撑件2可以通过螺杆固定在背板1上,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背板1上;电加热带3如同第一个实施例那样,往复缠绕在上、下两排相间设置的支撑件2上,电加热带3可以是非晶态合金薄带,也可以是其它高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薄带。电加热带的两端固定在引线夹头4上,引线夹头4可以是铜夹头,也可以是其它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夹头。电源引线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乐书
申请(专利权)人:卢乐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