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3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袖,所述防护袖的外壁设置有收紧装置,所述防护袖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抗拉扯机构,所述收紧装置包括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设置有魔术贴一、魔术贴二,所述抗拉扯机构包括有折行防护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之间的配合,将橡胶圈套入胳膊上后,通过魔术贴二和魔术贴一之间进行按压连接,将橡胶圈固定在防护袖的表面上后,通过往后拉动橡胶圈,利用橡胶圈上的弹力绳一和弹力绳二对胳膊进行弹力固定,将魔术贴一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得防护袖一端部分折叠,从而对防护袖的长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胳膊长度人群的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服
,具体涉及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医用防护服为保证防护效果一般都是连身式,并且都是一次性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防护服由于一次性,保证生产成本,通常的防护服大小都是一致的,导致不同身高的人群穿戴后,防护服的衣袖容易过长,现有人员一般采用胶带方式将衣袖拉到合适的位置后进行固定,胶带固定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拉扯导致破裂,导致防护效果变差,同时胶带粘黏的方式也会浪费较长的时间,同时胶带遇到灰尘后容易粘黏不牢,等等情况导致较长的手袖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现有的防护服通过在腋下设置较大的面料,对衣袖腋下有着充足的空间进行施展,防止医护人员在抬手时出现撕裂的情况,但由于身体大小不一的人群,需要将防护服通过胶带固定在身上,导致腋下的空间被胶带粘黏,导致使用时依然会出现腋下撕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袖,所述防护袖的外壁设置有收紧装置,所述防护袖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抗拉扯机构,所述收紧装置包括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设置有魔术贴一、魔术贴二,所述抗拉扯机构包括有折行防护布,所述折行防护布一侧设置有弹力拉绳。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圈的内壁与魔术贴二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一的外壁与魔术贴二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魔术贴一的一侧与防护袖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块,所述魔术贴一的一侧外壁与防护袖的一端外壁胶合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圈包括有弹力绳一,所述弹力绳一的两端与橡胶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绳一的底部设置有弹力绳二,所述弹力绳二的两端与橡胶圈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行防护布的一端与防护袖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折行防护布的另一端与防护服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拉绳的内壁与折行防护布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弹力拉绳的两端均与防护袖、防护服主体的外壁
固定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2]1、1、本技术提供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采用之间的配合,将橡胶圈套入胳膊上后,通过魔术贴二和魔术贴一之间进行按压连接,将橡胶圈固定在防护袖的表面上后,通过往后拉动橡胶圈,利用橡胶圈上的弹力绳一和弹力绳二对胳膊进行弹力固定,将魔术贴一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得防护袖一端部分折叠,从而对防护袖的长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胳膊长度人群的使用。
[0013]2、本技术提供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采用之间的配合,通过弹力拉绳的弹力对防护袖和防护服主体之间进行连接,通过折行防护布对弯折处进行防护,当使用人员抬手时,拉动弹力拉绳和折行防护布进行移动形变,从而通过弹力拉绳的弹力对防护袖与防护服主体的连接处进行限位,防止拉扯导致连接处损坏,保证防护服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收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橡胶圈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防护服主体;2、收紧装置;3、防护袖;4、抗拉扯机构;21、橡胶圈;22、魔术贴一;23、魔术贴二;211、弹力绳一;212、弹力绳二;41、折行防护布;42、弹力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防护服主体1,防护服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袖3,防护袖3的外壁设置有收紧装置2,防护袖3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抗拉扯机构4,收紧装置2包括有橡胶圈21,橡胶圈21的内部设置有魔术贴一22、魔术贴二23,抗拉扯机构4包括有折行防护布41,折行防护布41一侧设置有弹力拉绳42,橡胶圈21的内壁与魔术贴二2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魔术贴一22的外壁与魔术贴二23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魔术贴一22的一侧与防护袖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块,魔术贴一22的一侧外壁与防护袖3的一端外壁胶合连接,将橡胶圈21套入胳膊上后,通过魔术贴二23和魔术贴一22之间进行按压连接,将橡胶圈21固定在防护袖3的表面上后,使得防护袖3一端部分折叠,从而对防护袖3的长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胳膊长度人群的使用。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橡胶圈21包括有弹力绳一211,弹力绳一211的两端与橡胶圈21的一侧固定连接,弹力绳一211的底部设置有弹力绳二212,弹力绳二212的两端与橡胶圈2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往后拉动橡胶圈21,利用橡胶圈21上的弹力绳一211和弹力绳二212对胳膊进行弹力固定,将魔术贴一2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0024]实施例3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折行防护布41的一端与防护袖3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折行防护布41的另一端与防护服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弹力拉绳42的内壁与折行防护布41的外壁活动连接,弹力拉绳42的两端均与防护袖3、防护服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弹力拉绳42的弹力对防护袖3和防护服主体1之间进行连接,通过折行防护布41对弯折处进行防护,当使用人员抬手时,拉动弹力拉绳42和折行防护布41进行移动形变,从而通过弹力拉绳42的弹力对防护袖3与防护服主体1的连接处进行限位,防止拉扯导致连接处损坏,保证防护服主体1的使用安全性。
[002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工作原理。
[0027]如图1

4所示,将橡胶圈21套入胳膊上后,通过魔术贴二23和魔术贴一22之间进行按压连接,将橡胶圈21固定在防护袖3的表面上后,通过往后拉动橡胶圈21,利用橡胶圈21上的弹力绳一211和弹力绳二212对胳膊进行弹力固定,将魔术贴一2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得防护袖3一端部分折叠,从而对防护袖3的长度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1),所述防护服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袖(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袖(3)的外壁设置有收紧装置(2),所述防护袖(3)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抗拉扯机构(4),所述收紧装置(2)包括有橡胶圈(21),所述橡胶圈(21)的内部设置有魔术贴一(22)、魔术贴二(23),所述抗拉扯机构(4)包括有折行防护布(41),所述折行防护布(41)一侧设置有弹力拉绳(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21)的内壁与魔术贴二(2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一(22)的外壁与魔术贴二(23)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身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一(22)的一侧与防护袖(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旭张俊辉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吉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