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23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使用一个控制芯片集中控制多组LED灯串,使得电路连接简单、成本低,而且一个芯片统一控制,其控制产生的下雪效果更好、更逼真,实用性更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学
,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 下雪灯的控制电路。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下雪灯控制电路, 一般包括控制芯片、驱动电路、 负载电路、以及给控制芯片和负载电路供电的低压电源电路。该控制电路中,所用的控制芯片为多个,其控制方法是对由多个LED灯泡及电阻组成的负载电路实行分别控制。也就是说, 一个控制芯片连接一个驱动电路和一个负载电路,有多少组LED灯串就需要设置多 少个控制芯片。此技术虽然也能很好的控制灯具,使其产生下雪的效 果,.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所用控制芯片较多,电路走线、连接较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成本,而且多个芯片分别控制,难免会出现间隔时间的 误差,使产生的下雪效果不真实,也不具有多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提 供一种电路连接简单、实用性强,主要应用于下雪灯的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 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所述控制芯片为具有两排插脚的单片机芯片。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与控制芯片插脚相对应的插座。 所述驱动电路包含电阻及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放大晶体 管,基极与电阻串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包含电阻及由复数个LED灯泡串联构成的LED灯 串,该LED灯串与电阻串接。所述负载电路包含电阻及由复数个LED灯泡串并联混合构成的 LED灯串,该LED灯串与电阻串接。所述电阻为可调节电阻器。所述控制芯片和负载电路还分别与供电电路连接。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采 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 以及负载电路。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 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换句话说,也就是 多组LED灯串使用一个控制芯片集中控制即可,不仅电路连接简单、 成本低,而且一个芯片统一控制,其控制产生的下雪效果更好、更逼 真,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控制电路图; 图2为本技术控制板上的电路图; 图3为本技术灯板上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以及所能达到的功能 效益,现列举本技术的最佳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 明如下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参照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控制芯片 Ul控制整个下雪灯灯板L1的电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控制芯 片U1的各个输出端分别与灯板L1上的各个相对应的接收端口连接,实现一对一的连接和控制。又参照图2、图3所示,12V交流电从AC12-1和AC12-2端子 输入,经四个二极管D1、 D2、 D3、 D4构成的整流桥后,输出其脉 动直流电,再经电解电容C1、普通电容C2滤波后,输出其直流电, 该直流电又分两路输入 一路如图2所示,经电阻R1、三端稳压器 U2及电解电容C3后,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接入控制心片U1的电 源引脚VCC。所述控制芯片Ul为具有两排插脚PIN1和PIN2的单 片机芯片,并且在控制芯片U1的输入引脚中,还连接有由电容C6、 C7和晶振XTAL构成的振荡电路及其它旁路电路,如图2中所示, 两排插脚PIN1和PIN2的网络标号与控制芯片Ul上的引脚一一对 应。所述经电解电容C1、普通电容C2滤波后,输出其直流电,另一 路与负载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本技术优选20组LED灯串构 成一整体的负载电路。其中,每一组至少包括三个LED灯泡串联后, 再与一可调节电阻器的一端连接,串联后的LED灯串正极与直流电 连接,可调节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一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含电阻 及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放大晶体管,集电极与可调节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发射极接地,基极与一电阻一端连接。由20组前述 这样的电路连接结构组成一整体负载电路,可调节电阻器从R21— R40,放大晶体管从Q1—Q20,放大晶体管基极连接的电阻从Rl— R20,并且这20组灯串中,放大晶体管基极连接的电阻的另一端连 接有与控制芯片Ul两排插脚PIN1和PIN2相对应的两排插座JP1和 JP2,所述插座JP1、 JP2与插脚PIN1、 PIN2上的网络标号——对应, 彼此实现电气相通和信号连接,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控制芯片U1对 20组LED灯串的集中控制,使得灯具产生的下雪效果更好、更逼真。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经过实际制 作、完成以及反复的测试之后,达到了本技术所预期的目的,有 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然而,以上所举具体实施 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所示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权利要求1. 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芯片为具有两排插脚的单片机芯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与控制芯片插脚相对应的插座。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包含电阻及具有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放大晶体管, 基极与电阻串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含电阻及由复数个LED灯泡串联构成的LED灯串,该 LED灯串与电阻串接。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负载电路包含电阻及由复数个LED灯泡串并联混合构成的LED灯 串,该LED灯串与电阻串接。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为可调节电阻器。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芯片和负载电路还分别与供电电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学
,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使用一个控制芯片集中控制多组LED灯串,使得电路连接简单、成本低,而且一个芯片统一控制,其控制产生的下雪效果更好、更逼真,实用性更强。文档编号H05B37/02GK201081871SQ20072005514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樊邦弘 申请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雪灯的控制电路,包含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只有一个,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邦弘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