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11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包括支架底板,支架底板上设有第一顶板;在第一顶板上设有养护水箱和高度控制体,高度控制体的顶端设有第二顶板;第二顶板的下表面设有过滤水槽,过滤水槽的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管与养护水箱连通;第二顶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倾角控制体和两个斜向供水管,通过倾角控制体控制斜向供水管的倾斜角;两个斜向供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横向供水管,横向供水管上设有水管喷头;第二顶板上靠近现浇塔柱的一侧依次设置连接弹簧和帘布连板,汇水帘布一端与帘布连板连接,汇水帘布的另一端设有汇水连管,汇水连管与过滤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倾斜塔柱喷水养护效率、节约了养护水资源。节约了养护水资源。节约了养护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倾斜塔柱喷水养护效率、节约养护水资源的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倾斜索塔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筋混凝土倾斜索塔施工时,通常包括施工支架搭设、劲性骨架安装、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如何改善混凝土养护质量、节省水资源,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0003]现有施工技术中,已有一种建筑材料喷水养护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水管和喷水集管,支撑水管的上端与喷水集管的中部管道连接,支撑水管的下端与底座管道连接,支撑水管下部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底座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将第一水箱分割成进水侧和出水侧的隔水板,第一水箱出水侧的底部设有水泵。该技术虽可满足养护喷水要求,但难以同步实现喷水管角度调整、余水汇集再利用的目的。
[0004]鉴于此,为提高塔柱养护效果,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提高倾斜塔柱喷水养护效率、节约养护水资源的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提高倾斜塔柱喷水养护效率,而且可以节约养护水资源的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包括支架底板,支架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移动滚轮,支架底板上设有第一顶板;在第一顶板上设有养护水箱和高度控制体,高度控制体的顶端设有第二顶板;第二顶板的下表面设有过滤水槽,过滤水槽的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管与养护水箱连通;第二顶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倾角控制体和两个斜向供水管,通过倾角控制体控制斜向供水管的倾斜角;两个斜向供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横向供水管,横向供水管上设有水管喷头;其中一个斜向供水管与横向供水管连通,且该斜向供水管通过水泵供水管与养护水箱连通,水泵供水管上连接有抽水泵;第二顶板上靠近现浇塔柱的一侧依次设置连接弹簧和帘布连板,汇水帘布一端与帘布连板连接,汇水帘布的另一端设有汇水连管,汇水连管与过滤水槽连通。
[0008]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滚轮采用万向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架顶板与第一顶板之间设有支架撑柱,所述支架撑柱采用钢管或型钢轧制而成,两端分别与支架底板和第一顶板焊接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倾角控制体采用液压千斤顶,倾角控制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铰和第二球铰与第二顶板和斜向供水管铰接,斜向供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三球铰与第二顶板铰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斜向供水管和横向供水管均采用钢管。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水槽采用钢板轧制而成,过滤水槽的底部与柔性连接管粘贴连通,柔性连接管上靠近过滤水槽一端的管口部位设有过滤网。
[0013]作为优选:汇水帘布与帘布连板和汇水连管粘贴连接,帘布连板的横断面呈圆弧形;汇水连管采用橡胶管或钢管。
[0014]作为优选:所述汇水帘布采用橡胶片或土工膜缝合而成。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6](1)可通过倾角控制体控制斜向供水管的倾斜角度,可满足不同角度倾斜塔柱的喷水养护需要;同时可通过高度控制体控制第二顶板的高度,可满足不同高度塔柱养护的需要,拓展了结构的适用范围。
[0017](2)通过汇水帘布将多余的养护水汇集至过滤水槽及养护水箱内,可在减小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
[0019]图2是汇水帘布与帘布连板连接结构平面图。
[0020]图中:1

支架底板;2

移动滚轮;3

支架撑柱;4

第一顶板;5

养护水箱;6

高度控制体;7

第二顶板;8

过滤水槽;9

柔性连接管;10

倾角控制体;11

斜向供水管;12

第二球铰;13

横向供水管;14

水管喷头;15

水泵供水管;16

抽水泵;17

现浇塔柱;18

连接弹簧;19

帘布连板;20

汇水帘布;21

汇水连管;22

下部箱梁;23

第一球铰;24

第三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部箱梁和现浇塔柱施工技术要求、抽水泵抽水施工技术要求、现场焊接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技术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0022]图1是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图2是汇水帘布与帘布连板连接结构平面图,参照图1~图2所示,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包括支架底板1,在支架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移动滚轮2,支架底板1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支架撑柱3和第一顶板4,第一顶板4设置在支撑柱3的上端;在第一顶板4上设置养护水箱5和四根高度控制体6,四个高度控制体6分别设置于养护水箱5的两侧,在四个高度控制体6的顶端设置第二顶板7,通过四个高度控制体6同时推动第二顶板7竖直移动;第二顶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水槽8,过滤水槽8的底部与养护水箱5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9连通;第二顶板7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倾角控制体10和两根斜向供水管11,斜向供水管11的一端通过第三球铰24与第二顶板铰接。倾角控制体10连接于斜向供水管11和第二顶板7之间,倾角控制体10的一端通过第二球铰12与斜向供水管11铰接,倾角控制体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球铰23与第二顶板7铰接,通过倾角控制体10控制斜向供水管11的倾斜角度。两根斜向供水管11之间设置若干个横向供水管13,横向供水管13沿着斜向供水管11依次排列设置。横向供水管13上设有水管喷头14。其中一根斜向供水管11与横向供水管13连通,且该斜向供水管11与养护水箱5之间通过水泵供水管15连通,养护水箱5中的水通过水泵供水管15向斜向供水管11中输水,水最终从横向供水管13上的水管喷头14中喷出。在第二顶板7上靠近现浇塔柱17侧依次设有连接弹簧18和帘布连板19,本技术提高了倾斜塔柱喷水养护效率、节约了养护水资源。
[0023]支架底板1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平面尺寸为2m
×
2m。
[0024]在支架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移动滚轮2,移动滚轮2采用4寸的万向轮。
[0025]在支架底板1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支架撑柱3和第一顶板4;支架撑柱3采用规格为150
×
150
×7×
10的H型钢轧制而成;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7均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轧制而成,平面尺寸为1m
×
2m。
[0026]在第一顶板4上设置养护水箱5和四根高度控制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板(1),支架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移动滚轮(2),支架底板(1)上设有第一顶板(4);在第一顶板(4)上设有养护水箱(5)和高度控制体(6),高度控制体(6)的顶端设有第二顶板(7);第二顶板(7)的下表面设有过滤水槽(8),过滤水槽(8)的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管(9)与养护水箱(5)连通;第二顶板(7)上表面设有两个倾角控制体(10)和两个斜向供水管,通过倾角控制体(10)控制斜向供水管(11)的倾斜角;两个斜向供水管(11)之间设有若干个横向供水管(13),横向供水管(13)上设有水管喷头(14);其中一个斜向供水管(11)与横向供水管(13)连通,且该斜向供水管(11)通过水泵供水管(15)与养护水箱(5)连通,水泵供水管(15)上连接有抽水泵(16);第二顶板(7)上靠近现浇塔柱(17)的一侧依次设置连接弹簧(18)和帘布连板(19),汇水帘布(20)一端与帘布连板(19)连接,汇水帘布(20)的另一端设有汇水连管(21),汇水连管(21)与过滤水槽(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塔柱喷水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滚轮(2)采用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塔柱喷水养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菲魏世军何伟舒文海金礼强吴斌王宏胡金晨方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