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95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稻田培肥:施加基肥,之后对稻田进行翻耕整地,基肥包括主料和辅料;S2水稻种植:水稻的移栽的密度行距为2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大量的化肥被广泛使用。然而,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土壤肥力、排放温室气体、农业面源污染等。化肥中只有约20%~50%的氮和30%~45%的磷能被作物利用,其余多余的氮磷反而成了环境废物,可能会通过地表径流、淋溶和渗滤等途径进入周围水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由于氮磷含量过高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环巢湖一公里有800hm2的农田,种植业造成的面源污染是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合理的稻田种植模式可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0003]环水有机农业是基于“化肥零施用”,将农业生产和水质保护进行结合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有研究认为,与常规农业相比,由于有机农业单位面积较低的外源氮素和磷素投入量,能够显著降低氮磷流失风险。研究发现,紫云英还田配合减量施肥能显著降低南方双季稻区早稻季稻田氮流失风险。发现稻田化肥减氮磷20%+有机肥处理1500kg/hm2能有效降低田面水氮、磷养分浓度,降低氮、磷地表径流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在松华坝流域,研究发现,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60%氮素投入加牛粪、鸡粪和豆饼混合有机肥的施肥模式可提高环水有机蔬菜产量,降低农田氮磷流失风险。
[0004]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田水质的影响以及有机农业在其它农作物上的研究,鲜少有对不同稻田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以及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环巢湖一公里核心区,探讨在化肥零施用下,不同有机种植模式(“紫云英还田+有机肥”模式、“秸秆+沼液还田”模式、“秸秆+大豆饼肥还田”模式)对稻田田面水中氮磷变化规律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以期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而得到一种针对环巢湖一公里核心区的面源治理技术,为环巢湖核心保护区发展环水有机农业提供理论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稻田培肥:
[0008]施加基肥,之后对稻田进行翻耕整地,基肥包括主料和辅料;
[0009]S2水稻种植:
[0010]水稻的移栽的密度行距为24.3

28.6cm,株距为12.9

15.2cm,每穴3

4苗;
[0011]S3田间管理:
[0012]水浆管理采用浅湿间歇灌溉,田间不灌深水,避免排水;
[0013]种植期间不使用农药,杂草采用人工方式拔除;
[0014]病虫害防治时,做好种子处理、在田埂边种植香根草的农业防控基础上,应用杀虫灯、害虫天敌、性诱剂进行物理、生物防治;
[0015]在分蘖期进行追肥;
[0016]S4水稻收获。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料包括绿肥紫云英,辅料包括有机肥,其中紫云英含量为1000

1500kg/亩,有机肥含量为180

250kg/亩。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料包括水稻秸秆,辅料包括沼液,其中,沼液含量为800

1200kg/亩,水稻秸秆含量500

600kg/亩。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肥包括水稻秸秆、饼肥,其中,饼肥含量为120

180kg/亩,水稻秸秆含量500

600kg/亩。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3中追肥成分与辅料成分一致,追肥与辅料质量比为3.5

4.5:6。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能提高田面水氮磷减排潜能,在移栽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TN浓度和TP浓度分别降低了13.47%~23.84%和23.71%~28.79%;在分蘖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TN浓度和TP浓度分别降低了13.47%~23.84%和21.86%~36.75%。
[0023]2、本专利技术能在不降低稻米产量的同时,将水稻的转运效率提高14.50%~23.80%,而且,稻米中的Cd、As和Pb均显著降低,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0024]3、本专利技术适合在环巢湖流域实施,能在基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周边沼液沼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提高经济收益,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生长期总氮浓度变化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生长期各氮素占比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生长期总磷浓度变化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生长期总磷浓度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稻田培肥:
[0033]施加基肥,之后对稻田进行翻耕整地,基肥包括主料和辅料;
[0034]S2水稻种植:
[0035]水稻的移栽的密度行距为26.7cm,株距为13.3cm,每穴4苗;
[0036]S3田间管理:
[0037]水浆管理采用浅湿间歇灌溉,田间不灌深水,避免排水;
[0038]种植期间不使用农药,杂草采用人工方式拔除;
[0039]病虫害防治时,做好种子处理、在田埂边种植香根草的农业防控基础上,应用杀虫灯、害虫天敌、性诱剂进行物理、生物防治;
[0040]在分蘖期进行追肥;
[0041]S4水稻收获;
[0042]稻田选址为: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东经117
°
41

37

,北纬31
°
39

37

);属亚热带以及暖温带过渡性季风区气候,气候特点为常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1160mm,年平均气温18~19℃;土壤类型为潜育型水稻土,其理化性质见表1:
[0043]表1为稻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0044][0045]实施例2:
[0046]将施入的肥料根据成分划分为T1、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稻田培肥:施加基肥,之后对稻田进行翻耕整地,基肥包括主料和辅料;S2水稻种植:水稻的移栽的密度行距为24.3

28.6cm,株距为12.9

15.2cm,每穴3

4苗;S3田间管理:水浆管理采用浅湿间歇灌溉,田间不灌深水,避免排水;种植期间不使用农药,杂草采用人工方式拔除;病虫害防治时,做好种子处理、在田埂边种植香根草的农业防控基础上,应用杀虫灯、害虫天敌、性诱剂进行物理、生物防治;在分蘖期进行追肥;S4水稻收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影响和环境效益的稻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包括绿肥紫云英,辅料包括有机肥,其中紫云英含量为1000

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俊李玉成张学胜潘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