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68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被设置于地面,用于支撑固定装置;定型模具,所述定型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用于支撑和定型混凝土;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型模具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调节板,用于调平所述定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座将支柱竖立于地面,支柱通过支杆对底座进行固定,增加了支柱的稳定性,支柱的顶部与支撑杆插接,支撑杆通过导杆与卡块的卡接,提高了支撑杆的稳定性,支撑柱对支撑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铰接出现的缝隙进行支撑,避免混凝土凝固中定型膜具的垮塌,极大的增加了定型膜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形固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和时代进步以及人们对空间立体感觉的追求。新建建筑逐渐凸显出不同的个性,建筑风貌开始多元化,造型也越来越复杂。集中表现在住宅、别墅,古建筑,旅游业建筑和地标性建筑等等。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些建筑物的外檐造型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造型,对于造型复杂的建筑物,悬挑外檐造型的施工往往成为一大难题。悬挑造型的模板难以固定,没有可靠的固定点和支撑点。
[0003]常规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是通过双位螺栓与墙体固定,限位立柱对模型进行支撑,但是可能会因墙体歪斜从而导致限位立柱与模板之间产生缝隙,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较长,对模板进行挤压,使模板出现位移或者垮塌的风险,在使用中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中因墙体歪斜从而导致限位立柱与模板之间产生缝隙,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较长,对模板进行挤压,使模板出现位移或者垮塌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包括:
[0006]支撑座,支撑座被设置于地面,用于支撑固定装置;
[0007]定型模具,所述定型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用于支撑和定型混凝土;
[0008]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型模具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调节板,用于调平所述定型模具。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多个底座、多个支柱和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底座之间平行设置;
[0010]一所述支柱设置于一所述底座的一端,一所述支撑杆平行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导杆和支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非两端位置和所述支柱;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所述底座的非两端的位置;
[0012]所述导杆连接所述支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柱靠近所述导杆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块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块被设置于支撑所述限位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模具为两侧设置有敞口的支撑混凝土外檐的框体结构;所述定型模具的任一侧设置有水平仪;
[0014]靠近墙体的两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被设置于贴合墙体设置,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墙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支撑柱和挡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挡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板设置于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板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定型模具的下端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板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活动连接;
[0018]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挡板;
[0019]所述挡板设置于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撑杆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
[0020]所述第一调节板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两侧;
[0022]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背离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连接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可插拔的木方。
[00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伸缩机构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背离所述伸缩机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
[0024]所述第二连接柱背离所述伸缩机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挡板。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中的一个的相对设置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腔;
[0026]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中的另一个的相对设置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腔;
[0027]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并沿所述限位环的内壁滑移,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环被设置于保护所述伸缩机构。
[002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通过底座将支柱竖立于地面,支柱通过支杆对底座进行固定,增加了支柱的稳定性,支柱的顶部与支撑杆插接,支撑杆通过导杆与卡块的卡接,提高了支撑杆的稳定性,支撑杆通过挡板和支撑柱对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进行支撑,第二调节板通过定型膜具对混凝土进行支撑和定型,定型膜具通过固定板和固定环与墙体螺栓固定,支撑柱对支撑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铰接出现的缝隙进行支撑,避免混凝土凝固中定型膜具的垮塌,极大的增加了定型膜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0]2.支撑柱包括与第一调节板铰接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远离第一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远离液压杆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板相互铰接,第一连接柱通过液压杆对第二连接柱进行支撑,通过调整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间距,对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第二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和限位柱均套接于液压杆的表面,且限位环的外壁与限位柱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柱和限位环对液压杆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对液压杆的印象,通过限位环的外壁与限位柱的内壁
滑动连接,提高了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底座;2、支柱;21、卡块;3、支撑杆;31、挡板;4、第一调节板;5、第二调节板;6、定型膜具;61、固定板;611、固定环;62、水平仪;7、导杆;71、限位块;8、支撑柱;81、第一连接柱;811、限位柱;82、液压杆;83、第二连接柱;831、限位环;9、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8]本技术主要针对在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时因墙体歪斜从而导致限位立柱与模板之间产生缝隙,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较长,对模板进行挤压,使模板出现位移或者垮塌的风险,没有可靠的固定点和支撑点。
[003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支撑座被设置于地面,用于支撑固定装置;定型模具,所述定型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用于支撑和定型混凝土;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型模具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内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调节板,用于调平所述定型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多个底座、多个支柱和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底座之间平行设置;一所述支柱设置于一所述底座的一端,一所述支撑杆平行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导杆和支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非两端位置和所述支柱;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柱和所述底座的非两端的位置;所述导杆连接所述支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柱靠近所述导杆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块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块被设置于支撑所述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具为两侧设置有敞口的支撑混凝土外檐的框体结构;所述定型模具的任一侧设置有水平仪;靠近墙体的两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被设置于贴合墙体设置,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墙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悬挂外檐造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支撑柱和挡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挡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强孙燕林丁龙苏志涛高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