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23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特殊乘客识别信号,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包括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空间占用测量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占用率,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所述空间占用率;电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调整空间阈值,当判断所述空间占用率超过所述空间阈值时,向电梯发送屏蔽同服务方向层站请求的控制命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动态调整用于空间判断的空间阈值,在保障特殊人群乘梯空间的前提下,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电梯传感器数量,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乘客对乘梯有特殊需求,乘梯时希望得到额外关照。
[0003]现有电梯对特殊乘客的关照方案是通过层站上的传感器提前识别出特殊乘客,在电梯调度方面照顾到这些特殊人群,虽然这种调度方案可以减少候梯时间,但是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残疾人、带婴儿的乘客),却更希望乘梯时,能有舒适的乘梯空间,以减少被挤压的风险。
[0004]目前有一种保障乘梯空间的调度方案,它是通过电梯提前读取各层站的图像信息,然后估算出每层待乘坐电梯人数,再根据估算出的某层待乘人数和电梯中已有人数来决定是否响应该层请求。这种方案若与身份识别相结合,可得出一种保障特殊人群乘梯空间的算法。但是该算法要求每个层站都需要配备摄像头,还要不断轮询检测每层的人数,成本过高。且采用人数来估算空间会有一定的误差,例如某坐轮椅的乘梯人员只会被识别为一个乘客,却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算法估算误差偏大。例如公开文献CN109693980B、CN114684680A。
[0005]其次,该空间超载检测算法中的阈值是相对固定的。若采用固定的阈值,那么为了保障特殊人群有舒适的乘梯空间就需要降低电梯整体情况下的阈值。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电梯中是没有特殊人群的,这将会造成电梯运载效率下降,导致普通乘客无法充分利用电梯的空间,且由于特殊人群个数未知,也较难找出适合整体乘客的空间阈值,例如公开文献CN115159292A。
[0006]因此如何既为特殊乘客提供舒适的乘梯空间,并且不造成电梯运行效率的下降是本领域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包括:
[0009]乘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特殊乘客识别信号,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包括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
[0010]空间占用测量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占用率,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所述空间占用率;
[0011]电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调整空间阈值,当判断所述空间占用率超过所述空间阈值时,向电梯发送屏蔽同服务方向层站请求的控制命令。
[0012]优选地,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至少包括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不同特殊乘客的类别分别具有不同的调整系数;所述空间阈值根据预设的初始空间阈值减去不同类别的调整系数乘以该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得到。
[0013]优选地,所述空间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S=a

k1x

k2y,其中S为空间阈值,a为预设的初始空间阈值,k1为第一类别的调整系数,k2为第二类别的调整系数,x为第一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y为第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
[0014]优选地,所述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还包括层站显示模块,用于向具有同服务方向层站请求的层站显示装置输出空间阈值判断信息。
[0015]优选地,所述初始空间阈值在预设后通过自学习方式调整。
[0016]优选地,所述调整系数在预设后通过自学习方式调整。
[0017]优选地,所述乘客识别模块为身份识别装置或图像识别装置。
[0018]优选地,所述空间占用测量模块为图像识别装置或光敏传感器。
[0019]优选地,所述乘客识别模块在电梯关门过程中或收到电梯启动指令时,识别电梯轿厢内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特殊乘客识别信号。
[0020]优选地,所述空间占用测量模块在电梯关门过程中或收到电梯启动指令时,识别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占用率,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所述空间占用率。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动态调整用于空间判断的空间阈值,在保障特殊人群乘梯空间的前提下,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电梯传感器数量,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梯。
附图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附图旨在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对说明书中的描述进行补充。然而,本专利技术附图是未按比例绘制的示意图,因而可能未能够准确反映任何所给出的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点,本专利技术附图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涵盖的数值或属性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的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专利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包括:
[0027]乘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特殊乘客识别信号,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包括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
[0028]空间占用测量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占用率,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所述空间占用率;
[0029]电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调整空间阈值,当判断所述空间占用率超过所述空间阈值时,向电梯发送屏蔽同服务方向层站请求的控制命令。
[0030]本申请中的特殊乘客示例性地指孕妇、利用辅助工具行走的乘客或携带婴儿的乘客,其中利用辅助工具行走的乘客可以进一步分为利用轮椅、拐杖等辅助行走工具。当然特殊乘客不局限于上述这些类别。
[0031]乘客识别模块为身份识别装置或图像识别装置。身份识别装置例如ID身份卡或人脸识别信息,应用于可提前登记身份的场景,在小区或酒店中尤为常用。现在一些高档小区及酒店已经实施了电梯的权限管理,因此乘客识别模块可集成到这些电梯的权限管理模块中去。用户可随时在物业处申请登记特殊乘客的类别、通过验证后,物业会更新该用户信息至数据库,当电梯获取居民ID卡/人脸信息后,查找数据库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客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特殊乘客识别信号,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包括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和不同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空间占用测量模块,用于识别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占用率,并向电梯调度模块输出所述空间占用率;电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特殊乘客识别信号调整空间阈值,当判断所述空间占用率超过所述空间阈值时,向电梯发送屏蔽同服务方向层站请求的控制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乘客的类别至少包括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不同特殊乘客的类别分别具有不同的调整系数;所述空间阈值根据预设的初始空间阈值减去不同类别的调整系数乘以该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乘运空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S=a

k1x

k2y其中S为空间阈值,a为预设的初始空间阈值,k1为第一类别的调整系数,k2为第二类别的调整系数,x为第一类别特殊乘客的数量,y为第二类别特殊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棋何晓光陈琪明杨丁晟倪城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