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22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微/纳米片、无机烧结助剂和有机物溶液混合得到分散液浆料,通过特定的溶液铸膜方法将浆料制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将所得薄膜进行层叠后烧结,得到一系列具有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本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实现大尺寸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简易制备。并且该方法普适、经济、简单易行,可将多种无机纳米/微米片组装成具有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陶瓷材料;制备得到的多孔陶瓷兼具了优异的隔热性能和力学强度,同时具有面内和面外导热性能各向性的特点,可实现热量的定向传导,避免局部热量集中。避免局部热量集中。避免局部热量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材料
,尤其涉及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防护材料在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包括航空航天、能源产业、高温制造等。各种各样的热防护材料已经被制备出来,包括聚合物泡沫、碳基气凝胶和陶瓷纤维气凝胶等。其中,陶瓷热防护材料因其耐高温能力突出,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保障了其结构安全性。陶瓷气凝胶,特别是二氧化硅气凝胶和陶瓷纤维气凝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商业应用。但是,由于追求更高的孔隙率来提高隔热性能,结果导致孔隙之间的支撑结构连贯性差,严重削弱了其机械强度和耐用性。
[0003]目前,为了同时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纤维网络状结构、仿木材蜂窝状结构;如现有专利一种蜂窝状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2010927959.5中提出的新型结构,尝试构筑力学性能优良的热防护多孔陶瓷材料。
[0004]然而,隔热性能与机械强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复杂的制造工艺,仍然是制造理想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材料的主要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性能与机械强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复杂的制造工艺,仍然是制造理想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材料主要障碍的问题,而提出的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将无机微米/纳米片、无机烧结助剂和有机物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分散液浆料;
[0011]步骤2:将步骤1中的分散液浆料通过特定的溶液铸膜方法制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
[0012]步骤3:将步骤2中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进行层叠,然后进行烧结,得到具有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浆料中无机纳米/微米片为各种组分的天然矿物粘土片、氮化硼、片状玻璃粉和氧化铝微/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0

100mg/mL,其中天然矿物粘土片为云母、高岭土、膨润土、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的,第一步所述的无机烧结助剂为二氧化硅、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10mg/mL。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浆料中有机物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40mg/mL。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物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丙酮、醋酸、盐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溶液铸膜方法包括流延成型、真空抽滤、自然蒸发干燥、刷涂辅助蒸发干燥、喷涂辅助蒸发干燥中的一种,温度为20

100℃。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复合薄膜具有仿珍珠母的层状堆砌结构,薄膜厚度为5

500μm。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层叠压力为0

20MPa,温度为20

200℃。
[0020]优选的,第三步所述的烧结步骤选用的温度为600

1600℃,烧结时间为0.1

5小时,烧结压力为0

100MPa。
[0021]本专利技术中还提出了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由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2]优选地,所述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厚度为1

200mm,具有各向异性的层状纳米孔隙结构,孔隙尺寸范围为100

2000nm。
[0023]3.有益效果
[00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本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实现大尺寸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简易制备。并且该方法普适、经济、简单易行,可将多种无机纳米/微米片组装成具有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陶瓷材料。
[0026](2)本专利技术中,制备得到的多孔陶瓷兼具了优异的隔热性能和力学强度,同时具有面内和面外导热性能各向性的特点,可实现热量的定向传导,避免局部热量集中。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产品照片;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横截面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应力

应变曲线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不同孔隙的导热率柱状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不同方向的导热率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实施例1:
[0034]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1:将无机微米/纳米片、无机烧结助剂和有机物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
分散液浆料,浆料中无机纳米/微米片为各种组分的天然矿物粘土片、氮化硼、片状玻璃粉和氧化铝微/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0

100mg/mL,其中天然矿物粘土片为云母、高岭土、膨润土、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6]浆料中无机烧结助剂为二氧化硅、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10mg/mL;
[0037]浆料中有机物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40mg/mL,有机物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丙酮、醋酸、盐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8]步骤2:将步骤1中的分散液浆料通过特定的溶液铸膜方法制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溶液铸膜方法包括流延成型、真空抽滤、自然蒸发干燥、刷涂辅助蒸发干燥、喷涂辅助蒸发干燥中的一种,温度为20

100℃,复合薄膜具有仿珍珠母的层状堆砌结构,薄膜厚度为5

500μm;
[0039]步骤3:将步骤2中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进行层叠,层叠压力为0

20MPa,温度为20

200℃,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600

1600℃,烧结时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无机微米/纳米片、无机烧结助剂和有机物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分散液浆料;步骤2:将步骤1中的分散液浆料通过特定的溶液铸膜方法制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步骤3:将步骤2中层状结构的复合薄膜进行层叠,然后进行烧结,得到具有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浆料中无机纳米/微米片为各种组分的天然矿物粘土片、氮化硼、片状玻璃粉和氧化铝微/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0

100mg/mL,其中天然矿物粘土片为云母、高岭土、膨润土、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液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中无机烧结助剂为二氧化硅、高岭土、二氧化钛、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10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浆料中有机物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1

40mg/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高强隔热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物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丙酮、醋酸、盐酸、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书宏高怀岭张振邦庞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