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05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9
一种压花装置,包括:用于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路径;沿着第一路径的第一压力辊,限定用于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压花辊隙,第一压花辊包括压花突起;用于第二层幅材材料的第二路径,沿着第二路径的第二压力辊,限定用于第二层幅材材料的第二压花辊隙,至少一个联接装置,限定层压辊隙,至少第一电磁感应装置,在外部与第一压花辊相关联,以加热第一压花辊的表面;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感应装置连接至第一发生器装置,以为第一电磁感应装置供应电磁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电流适于生成指向第一压花辊的电磁通量,并且其中电磁感应电流的操作频率使得在第一压花辊上生成涡电流,以便主要沿循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的轮廓。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的轮廓。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的轮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压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对用于加热压花辊的方法和装置的改进,所述压花辊适于生产多层纤维素幅材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薄纸生产和加工领域中,为了获得比如成卷的卫生纸、厨房用纸、餐巾纸和面巾纸等产品,已知从一个或多个母卷筒展开多个纤维素纤维层并且将这些层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所述半成品或成品包括结合至彼此的两个或更多个层。
[0003]用于生产多层幅材材料的纤维素纤维层的结合通常使用胶水或通过机械层结合(亦即通过在高压下将一个层按压抵靠另一个层获得)进行。为此目的,通过压花辊和压力辊对纤维素纤维层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压花,所述压力辊通常涂覆有弹性屈服材料。通过压花,所述纤维素纤维层永久地变形,从而形成压花突起。在纤维素纤维层仍然被粘附至压花滚筒时,将胶水施加至压花突起。随后,将第二层叠加于压花的纤维素纤维层上,并且在接收胶水的区域中将两个层按压抵靠彼此,以使它们相互粘附。
[0004]然后,使两个或更多个层(至少一个、部分或全部被压花)结合,以形成多层幅材材料。所述幅材材料可以被卷绕以形成卷,或者被切割和折叠以形成面巾纸、餐巾纸等等。
[0005]除了使所述纤维素材料层能够相互粘附之外,压花还具有提高多层纸制品的质量的目的。例如,在一个或多个纤维素材料层被卷绕成卷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每个单层的厚度以便获得成品的体积或直径的增加。在其它情况下,可以增加层的机械强度、亦即极限拉伸强度,或者增加吸收性或柔软性。
[0006]由于这些原因,已经开发了许多对纤维素材料层进行压花的方法和机器,如EP1075387、EP1855876、US3556907、EP1239079、EP1319748、US6746558中所描述的。
[0007]为了进一步改善纤维素材料层的特征,已经开发了一种改进的压花技术,所述压花技术使用加热的压花辊。在专利ITMI1995A001197中描述了这种技术,其中一层纤维素材料被润湿并且穿过由一对钢压花辊形成的辊隙,所述一对钢压花辊在表面上设置有压花突起,其中所述两个辊的突起根据“末端对末端”模式在压力下彼此接触地布置,并且其中所述两个钢辊在压花期间被加热以干燥所述层。
[0008]为了加热前述压花辊(以及通常例如在形成纸层的情况下,对于设置有光滑的加热辊的所有压光系统),使用用于使位于压花辊内部的导热油、蒸汽或水再循环的系统。这些系统是非常昂贵的、能量密集型的且效率非常低的,并且对于需要在加热设备和压花辊附近工作的操作者来说是危险的。
[0009]通过流体的再循环实现的对压花辊的加热还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因为由流体在内部供应的热量必须在它到达外表面(亦即,用于处理纤维素材料层的工作表面)之前加热整个辊。
[0010]此外,具有再循环流体的加热系统对于操作者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它们通常在从加热锅炉通向压花辊的管道中被加压。其中一个管道的破裂或热流体从其中一个管道的泄
漏或者仅仅与这些管道的接触都会对操作者造成严重的烧伤。因此,需要改进加热技术,特别是压花辊的加热技术,亦即,需要采用更节能的、更快速地加热辊的、并且对于需要使用带有加热辊的压花机器工作的操作者来说更安全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通过压花

层压装置以及用于对压花

层压装置中的压花辊进行电磁加热的方法实现这些以及其它目的,所述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在下文中将更明显。
[0012]在示出所述方法、装置以及通过其获得的产品的各种实施例的特征之前,应当提供一些定义。
[0013]在本文中,术语“压花”涉及纤维素结构(比如层或多层片材)的一部分的、垂直于它所在的平面的永久变形过程,通过所述永久变形过程,所述纤维素结构永久地变形,从而形成从所述纤维素结构所在的正常平面(例如,在在多层材料上进行压花的情况下,所述层或多层幅材材料所在的平面)凸出的突起或隆起。
[0014]压花装置通常指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在至少一个层上进行压花工艺并且如果必要的话,通过层压将两个或更多个层结合至彼此,例如使用被施加至这些层中的至少一个层、优选地被施加至形成于一个或多个层上的至少一些压花突起的顶部表面的胶水。
[0015]所述压花滚筒的“外表面”指包括压花突起的前表面、压花突起的侧面以及向外凸出有所述压花突起的辊所在的平面的表面的整个区域。
[001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改进的带有加热的辊的压花装置,所述压花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更特别地,获得一种带有辊的装置,所述辊通过用于均匀地加热所述辊的外表面的电磁感应加热。
[0017]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获得一种带有辊的加热系统的压花装置,所述加热系统是高效的、快速地达到所述压花辊的外部温度并且使所述压花辊的外部温度快速地冷却,以便减少机器的停机时间,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系统而言是具有较小的总体尺寸且经济的系统。在实践中,通过主要加热所述压花辊的外表面、亦即所述辊的对所述幅材材料进行压花的工作部分,防止加热整个辊的能量浪费。仅仅使用使所述辊的最小工作部分达到所需的温度所需的能量,并且供应维持所期望的温度所需的能量。
[001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压花装置,所述压花装置包括用于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路径,与第一压花辊共同作用的第一压力辊沿着所述第一路径限定用于所述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压花辊隙。所述第一压花辊包括压花突起。所述压花装置还包括至少第一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在外部与所述第一压花辊相关联,以主要加热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连接至第一发生器装置,以为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供应电磁感应电流,所述电磁感应电流适于生成指向所述第一压花辊的电磁通量,并且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操作频率使得在所述第一压花辊上生成涡电流,以便主要沿循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的轮廓。
[0019]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形成一种压花装置,其中所述涡电流仅仅沿着或主要沿循所述第一压花辊的所述突起。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操作频率的范围在500Hz至100kHz之间、优选地在1kHz至100kHz之间、甚至更优选地在5kHz至100kHz之间、更优选地在10kHz至60kHz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的压花装置具有涡电流,以便具有等于最大功率密度值
的至少30%的最小功率密度值,在从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开始测量的厚度内检测所述最小值,所述厚度等于至少0.6mm、优选地至少0.4mm。换句话说,至少70%的电流密度包括于等于至少0.7mm、优选地0.5mm的厚度内。
[0020]优选地,所述方法可以包含机器停止步骤,所述机器停止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使所述第一压力辊远离所述第一压花辊运动;2)保持所述第一感应加热的压花辊低速旋转;3)为所述感应装置供电,以便将所述压花辊的温度保持在给定的压花操作温度附近的范围内。
[0021]一般而言,机器停止被限定为机器(亦即,压花装置)由于安全原因(例如由于故障、纸层的断裂、或者维修)而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花装置,包括:

用于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路径;

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压力辊,所述第一压力辊与第一压花辊共同作用,所述第一压花辊和所述第一压力辊限定用于所述第一层幅材材料的第一压花辊隙,所述第一压花辊包括压花突起;

用于第二层幅材材料的第二路径,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压力辊,所述第二压力辊与第二压花辊共同作用,所述第二压花辊和所述第二压力辊限定用于所述第二层幅材材料的第二压花辊隙,

所述第一层幅材材料和第二层幅材材料的至少一个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压花辊或第二压花辊共同作用,所述联接装置和所述第一压花辊或第二压花辊限定层压辊隙,所述联接装置为一个辊或一系列同轴辊,

至少第一电磁感应装置,所述至少第一电磁感应装置在外部与所述第一压花辊相关联,以加热所述第一压花辊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连接至第一发生器装置,以为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供应电磁感应电流,所述电磁感应电流适于生成指向所述第一压花辊的电磁通量,并且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操作频率使得在所述第一压花辊上生成涡电流,以便主要沿循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的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电流仅仅或主要沿循所述第一压花辊的所述压花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所述操作频率的范围在500Hz至100kHz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所述操作频率的范围在1kHz至100kHz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所述操作频率的范围在5kHz至100kHz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所述操作频率的范围在10kHz至60kHz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电流可选地具有:

等于最大功率密度值的至少30%的最小功率密度值,在从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开始测量的厚度内检测所述最小功率密度值,所述厚度等于至少0.6mm;

在从所述第一压花辊的外表面开始测量的厚度内的至少60%的电流密度,所述厚度等于至少0.6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等于至少0.4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电磁通量集中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与所述至少第一电磁感应装置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压花辊的温度;

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信地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发生器,从而改变所述电磁感应电流的所述操作频率和/或强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感应装置和第二电磁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压花辊和/或第二压花辊相关联。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压花辊和第二压花辊相关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装置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压花辊和所述第二压花辊的温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信地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科尔伯纸巾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