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机构及分体式锁具,分体式锁具包括把手机构,把手机构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连接柱和顶丝,连接柱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两组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的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预先安装在一起的把手、挡盖和联动组件,连接柱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个挡盖上,挡盖的边缘具有设有第二螺纹孔的第一折边;底座,设于两组把手组件之间,底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第一螺钉穿设于第一安装通孔内,第二螺钉穿设于第二安装通孔内并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另一个挡盖盖设于底座上,顶丝连接于该挡盖上的第二螺纹孔内并抵接于底座上。上述结构无需将预先安装在挡盖上的把手和联动组件拆卸下来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机构及分体式锁具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
,特别涉及一种把手机构及分体式锁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分体式锁具的把手虽然也可以换向安装,但是由于前、后把手的挡盖是不可以内外互换的,而分体式锁具在出厂时已经预先将把手和联动组件安装在挡盖上了,因此,当把手的方向与实际的安装方向不符时,用户需要先将已预先安装在挡盖上的把手和联动组件拆卸下来,随后将把手以方轴的轴线为转动中心线转动180
°
,最后重新将把手和联动组件安装在挡盖上,但是,大部分用户家里并没有专用的拆装工具,增加了拆装的难度,而且很容易因操作不当而损坏锁具,另外,为了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有些分体式锁具的把手的握持部设计成弯曲状,若按照上述的方式对把手进行换向,则会降低用户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把手机构,无需将预先安装在挡盖上的把手和联动组件拆卸下来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把手机构的分体式锁具。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连接柱和顶丝,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两组相对设置的把手组件,两组所述把手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和挡盖,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挡盖上,所述挡盖上对应所述把手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挡盖上,所述挡盖的边缘具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两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并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在门体上,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另一个所述挡盖盖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顶丝螺纹连接于该挡盖上的第二螺纹孔内并抵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中一组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底座设置在门体的内侧,另一组所述把手组件设置在门体的外侧,安装时,首先将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门体外侧的所述挡盖上,随后将所述连接柱插入门体上的安装孔内,同时,将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并使所述第二螺钉插入门体上的安装孔内,驱使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连接柱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对位后拧紧所述第二螺钉,随后将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并固定在门体上,以将所述底座固定在门体的内侧,从而将设置在门体外侧的所述把手组件固定在门体外侧,随后将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挡盖盖设于所述底座上,最后将所述顶丝螺纹连接
于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挡盖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并抵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以将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把手组件固定在门体内侧,由于两组所述把手组件的结构相同,当所述把手的方向与实际的安装方向不符时,将两组所述把手组件互换安装位置重新安装即可,使得上述的把手机构无需将预先安装在所述挡盖上的把手和联动组件拆卸下来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以使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均呈扩口状。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套筒的侧部设置有开口,以使所述导向套筒的横截面呈C形。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孔处设置有第一增厚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边缘具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的外侧对应所述顶丝设置有限位凹位。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折边对应所述限位凹位处设置有第二增厚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盖背向所述把手的一侧对应所述连接柱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纹孔内的螺纹连接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挡盖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折边上对应所述连接块设置有避让缺口。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分体式锁具,其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把手机构。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体式锁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中一组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底座设置在门体的内侧,另一组所述把手组件设置在门体的外侧,安装时,首先将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门体外侧的所述挡盖上,随后将所述连接柱插入门体上的安装孔内,同时,将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并使所述第二螺钉插入门体上的安装孔内,驱使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连接柱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对位后拧紧所述第二螺钉,随后将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并固定在门体上,以将所述底座固定在门体的内侧,从而将设置在门体外侧的所述把手组件固定在门体外侧,随后将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挡盖盖设于所述底座上,最后将所述顶丝螺纹连接于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挡盖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并抵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以将设置在门体内侧的所述把手组件固定在门体内侧,由于两组所述把手组件的结构相同,当所述把手的方向与实际的安装方向不符时,将两组所述把手组件互换安装位置重新安装即可,使得上述的把手机构无需将预先安装在所述挡盖上的把手和联动组件拆卸下来也可实现把手的换向。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是图1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8是图6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第一螺钉100、第二螺钉200、连接柱300、第一螺纹孔310、螺纹连接部320、顶丝400、把手500、挡盖600、第一折边610、第二螺纹孔611、第一增厚部620、连接块630、第三螺纹孔631、底座700、第二折边710、限位凹位711、避让缺口712、第二增厚部720、导向套筒800、导向斜面810、开口8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钉(100)、第二螺钉(200)、连接柱(300)和顶丝(400),所述连接柱(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0);两组相对设置的把手组件,两组所述把手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500)和挡盖(600),所述把手(500)设置于所述挡盖(600)上,所述挡盖(600)上对应所述把手(500)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连接柱(300)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挡盖(600)上,所述挡盖(600)的边缘具有第一折边(610),所述第一折边(610)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611);底座(700),所述底座(700)设置于两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所述底座(7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螺钉(100)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并用于将所述底座(700)固定在门体上,所述第二螺钉(200)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10),另一个所述挡盖(600)盖设于所述底座(700)上,所述顶丝(400)螺纹连接于该挡盖(600)上的第二螺纹孔(611)内并抵接于所述底座(700)的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筒(800),所述导向套筒(800)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300)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8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杰,张学勤,陈鸿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