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92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包括沉降池;除杂池,设置于所述沉降池下方,并与所述沉降池连通;第一除杂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以对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进行清除;第二除杂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除杂组件的下方,以对污水中的沉淀类杂质进行清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能够在污水沉降时,有效的将各类垃圾及时清理出去,避免垃圾伴随淤泥一起沉淀在底部,而造成后期区分不便的问题。而造成后期区分不便的问题。而造成后期区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降池用除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降池是应用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水的自然沉降或混凝沉降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降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降池和垂直沉降池,沉降效果决定于沉降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降效果,减少用地面积。
[0003]现有的市政污水沉降池大多为自然沉降,污水中的杂质在沉降池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在沉降池内沉降,此类方式过于浪费时间,沉淀速率较慢,由于污水中会掺杂各类的垃圾,在污水沉降时,污水中的各类垃圾会伴随淤泥一起沉淀在沉降池底部,导致后期区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包括:
[0007]沉降池;
[0008]除杂池,设置于所述沉降池下方,并与所述沉降池连通;
[0009]第一除杂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以对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进行清除;
[0010]第二除杂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除杂组件的下方,以对污水中的沉淀类杂质进行清除。
[0011]本技术提出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包括沉降池、除杂池、第一除杂组件和第二除杂组件。污水由沉淀池既进入并进行沉淀,随后进入到除杂池。除杂池内设置第一除杂组件和第二除杂组件。其中,第一除杂组件能够对漂浮类的杂质(例如,漂浮类垃圾等)进行过滤并清除,完成污水的第一重处理。随后,第二除杂组件能够对沉淀类的杂质(例如,砂石等)进行过滤并清除,完成污水的第二重处理。本技术提出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能够在污水沉降时,有效的将各类垃圾及时清理出去,避免垃圾伴随淤泥一起沉淀在底部,而造成后期区分不便的问题。
[0012]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除杂组件包括:
[0014]第一过滤板,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
[0015]第一排污口,形成于所述除杂池一侧;
[0016]第一推动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将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由第一排污口推出。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除杂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一排污口和第一推动装置。第一过滤板对污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使其停留在第一过滤板上,随后通过第一推动装置进行残留的漂浮类杂质从第一排污口推出,完成污水除杂的过程。整个过程简单且高效,便于实施。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板倾斜设置。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过滤板倾斜设置,能够保证杂质由于自重,自发的向着第一排污口处运动,减少第一推动装置的推出量,从而加快除杂效率以及除杂质量。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除杂组件包括:
[0021]第二过滤板,设置于所述除杂池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
[0022]第二排污口,形成于所述除杂池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
[0023]第二推动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将污水中的沉淀类杂质由第二排污口推出。
[0024]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除杂组件包括第二过滤板、第二排污口和第二推动装置。第二过滤板对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掉污水中的沉淀类杂质,使其停留在第二过滤板上,随后通过第二推动装置进行残留的沉淀类杂质从第二排污口推出,完成污水除杂的过程。整个过程简单且高效,便于实施。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过滤板倾斜设置。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二过滤板倾斜设置,能够保证杂质由于自重,自发的向着第二排污口处运动,减少第二推动装置的推出量,从而加快除杂效率以及除杂质量。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推动装置、所述第二推动装置通过滑动件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滑动连接。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推动装置和过滤网的滑动连接方式。两者通过滑动件连接,从而保证推动的平滑性,避免推动装置卡壳。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件包括:
[0030]滑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第二过滤板;
[0031]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推动装置,且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32]在本技术方案中,滑动件包括滑槽和滑块。将滑槽设置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而将滑块设置在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上,由于滑槽和滑块的滑动配合,实现了推动装置的滑动连接,提高推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00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推动装置为伸缩杆的结构。
[0034]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可以为伸缩杆的形式,通过伸出运动对杂质进行清除,通过收回运动复位,避免影响过滤效果。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降池底部开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除杂池连通。
[0036]在本技术方案中,污水由出水管进入到除杂池内。
[00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杂池开设有排水管。
[0038]在本技术方案中,完成各项处理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
[003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
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1]图1是本技术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的结构图。
[0042]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3]101、沉降池;102、除杂池;103、第一除杂组件;1031、第一过滤板;1032、第一排污口;1033、第一推动装置;104、第二除杂组件;1041、第二过滤板;1042、第二排污口;1043、第二推动装置;105、滑槽;106、滑块; 107、出水管;10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6]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
[004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池(101);除杂池(102),设置于所述沉降池(101)下方,并与所述沉降池(101)连通;第一除杂组件(103),设置于所述除杂池(102)内,以对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进行清除;第二除杂组件(104),设置于所述除杂池(102)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除杂组件(103)的下方,以对污水中的沉淀类杂质进行清除;所述第一除杂组件(103)包括:第一过滤板(1031),设置于所述除杂池(102)内;第一排污口(1032),形成于所述除杂池(102)一侧;第一推动装置(103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031),以将污水中的漂浮类杂质由第一排污口(1032)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031)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降池用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杂组件(104)包括:第二过滤板(1041),设置于所述除杂池(102)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第二排污口(1042),形成于所述除杂池(102)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第二推动装置(1043),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林何仕涛赵中华周吉日朱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