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92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量子点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包括:量子点基层,其包括胶水和均布在胶水内的若干量子点体;扩散层,涂布在量子点基层的一面;其中所述扩散层包括扩散胶层和均布在扩散胶层的若干扩散粒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通过设置量子点基层和扩散层,有效降低膜片的厚度,节约LCD背光模组空间,经量子点体的折射和扩散粒子的扩散,具有较佳的透光性和较好的扩散效果。较好的扩散效果。较好的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


[0001]本技术属于量子点光学膜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轻薄、省电、高清晰度成为各个厂家的研发热点,产品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量子点技术逐渐被应用到LCD背光模组上面。
[0003]现有的量子点膜片一般是多层进行复合,膜片比较厚,制成的光扩散结构与现在轻薄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且由于扩散板较厚,与导光层组成光学结构时,透光性差,影响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解决以往量子点光扩散膜的膜片较厚导致透光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包括:
[0006]量子点基层,其包括胶水和均布在胶水内的若干量子点体;
[0007]扩散层,涂布在量子点基层的一面;其中
[0008]所述扩散层包括扩散胶层和均布在扩散胶层的若干扩散粒子。
[0009]进一步,所述量子点体包括量子点和包裹在量子点外侧的壳体。
[0010]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包裹在内壳外侧的外壳;
[0011]所述内壳包裹在量子点的外侧。
[0012]进一步,所述内壳和外壳均为硫化锌层和或硫化镉层。
[0013]进一步,所述扩散层还包括若干扩散微球;
[0014]所述扩散微球和扩散粒子均匀分布于扩散胶层;
[0015]所述扩散微球的粒径小于扩散粒子的粒径。
[0016]进一步,所述量子点为能吸收蓝光的量子点。
[0017]进一步,所述胶水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类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通过设置量子点基层和扩散层,有效降低膜片的厚度,节约LCD背光模组空间,经量子点体的折射和扩散粒子的扩散,具有较佳的透光性和较好的扩散效果。
[0019]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量子点基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量子点基层1、胶水11、量子点体12、量子点121、壳体122、内壳1221、外壳1222;
[0026]扩散层2、扩散胶层21、扩散粒子22、扩散微球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包括:量子点基层1和扩散层2;其中,量子点基层1包括胶水11和均布在胶水11内的若干量子点体12;扩散层2涂布在量子点基层1的一面;扩散层2包括扩散胶层21和均布在扩散胶层21的若干扩散粒子22。通过设置量子点基层1和扩散层2,有效降低膜片的厚度,节约LCD背光模组空间,经量子点体12的折射和扩散粒子22的扩散,具有较佳的透光性和较好的扩散效果。
[003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量子点体12包括量子点121和包裹在量子点外侧的壳体122。该壳体122由高折射率的材质制备。通过壳体122包裹量子点121,提高膜片的折射率,以使膜片具有较佳的透光性,且有效保证了量子点基层1的致密性能。
[003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122包括内壳1221和包裹在内壳1221外侧的外壳1222;内壳1221包裹在量子点121的外侧。内壳1221和外壳1222均由高折射率的材质制备。通过内壳1221和外壳1222对量子点121进行双层包裹设计,有效提高膜片的折射率,增加膜片的透光性。
[003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内壳1221和外壳1222均为硫化锌层和或硫化镉层。内壳122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硫化锌层,或硫化镉层,或硫化锌层和硫化镉层的混合物;外壳122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硫化锌层,或硫化镉层,或硫化锌层和硫化镉层的混合物;从而有效提高膜片的折射率,增加膜片的透光性。
[0033]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扩散层2还包括若干扩散微球23;扩散微球23和扩散粒子22均匀分布于扩散胶层21;扩散微球23的粒径小于扩散粒子22的粒径。通过设置不同粒径的扩散微球23和扩散粒子22,以产生不同的折射率,能够对光路造成不均匀的折射效果,有效增强了对光路的扩散性能。
[003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量子点121为能吸收蓝光的量子点,可吸收过滤蓝光,避免有害的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减少人体对照明源的不适感。
[003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胶水11可以但不限于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类胶,也可以是亚克力胶水。
[0036]综上所述使用本技术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通过设置量子点基层和扩散层,有效降低膜片的厚度,节约LCD背光模组空间,经量子点体的折射和扩散粒子的扩散,具有较佳的透光性和较好的扩散效果。
[0037]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点基层,其包括胶水和均布在胶水内的若干量子点体;扩散层,涂布在量子点基层的一面;其中所述扩散层包括扩散胶层和均布在扩散胶层的若干扩散粒子;所述量子点体包括量子点和包裹在量子点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包裹在内壳外侧的外壳;所述内壳包裹在量子点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高透光性的LCD背光模组用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外壳均为硫化锌层和或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文张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智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