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86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位于基坑(1)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包括隔离墙(2)和回灌井(3),所述的回灌井(3)设于隔离墙(2)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减小地层中基坑土方开挖和坑内降水对临近敏感建筑物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资源日益紧张,交通拥挤问题日益显现,而大力发展地下空间资源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地下空间开发通常涉及到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行基坑开挖工程,由于开挖引起的卸载效应会改变地层土体初始应力和应变状态,容易导致周边敏感建筑物面临沉降过大、倾斜甚至倒塌等风险。此外,在富水砂性地层中进行基坑施工时,需面临地下水位高、砂层厚度大、粘聚力小以及渗透性强等特殊地质条件,不可避免地需进行坑内疏干降水和减压降水来保证施工的干燥条件及坑底稳定性,而在降水形成的漏斗影响范围内坑外地下水位将出现明显下降,周边敏感建筑物由于下方土体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发生固结沉降,这导致周边建筑物的差异沉降进一步增大。
[0003]目前针对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的保护问题,通常借鉴软土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隔离桩技术来减小基坑开挖产生的不利影响,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4]第一,隔离桩通常设置一定的桩间距,这导致隔离桩的整体性不足;当其应用在粘聚力较小的富水砂性地层时,由于砂土颗粒在坑内降水引起的的渗透力作用下易穿过隔离桩桩间空隙发生水土流失,所起的地层变形隔断效果不太理想;
[0005]第二,仅设置隔离桩无法解决坑内降水引起坑外敏感建筑物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的问题,其下方土体因有效应力增加会导致差异沉降进一步增大,危及建筑物安全。
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能同时减小地层中基坑土方开挖和坑内降水对临近敏感建筑物影响。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位于基坑和敏感建筑物之间,包括隔离墙和回灌井,所述的回灌井设于隔离墙和敏感建筑物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回灌井的数量为多个。
[0010]进一步地,多个回灌井沿平行于隔离墙的方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相邻回灌井之间的间距为4~8m。
[0012]进一步地,多个回灌井均匀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离墙为钢筋混凝土墙。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回灌井为非完整井。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非完整井采用桥式滤水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桥式滤水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实管、过滤段和沉淀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段长度不小于10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保护结构综合利用隔离墙和回灌井的优势,分别起到隔断地层变形和维持建筑物处地下水位的作用,能同时减小地层中基坑土方开挖和坑内降水对临近敏感建筑物影响,避免建筑物产生过大沉降或倾斜;
[0020](2)本技术回灌井可有效维持临近富水砂土基坑周边敏感建筑物处的地下水位,减小因土体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固结沉降,明显降低坑内降水带来的影响;
[0021](3)本技术隔离墙为钢筋混凝土材质,相较隔离桩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可有效避免富水砂性地层中砂土颗粒穿过隔离桩桩间空隙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明显隔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地层变形,从而减小富水砂土基坑开挖对临近敏感建筑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隔离墙和回灌井位置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隔离墙和回灌井立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回灌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
[0026]1.基坑,2.隔离墙,3.回灌井,4.敏感建筑物,5.敏感建筑物基础,6.粘性土,7.粘土球,8.中粗砂,3

1.实管,3

2.桥式过滤管,3

3.沉淀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8]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如图1和图2,位于基坑1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包括隔离墙2和回灌井3,回灌井3设于隔离墙2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
[0029]回灌井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回灌井3沿平行于隔离墙2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回灌井3之间的间距为4~8m,回灌压力为0.08MPa,单井回灌量不宜小于9.0m3/h。
[0030]隔离墙2为钢筋混凝土墙,墙体与敏感建筑物4之间的距离依据基坑1开挖深度、围护结构形式以及敏感建筑物基础5形式选择,基坑1挖深越深、围护形式支护效果越差以及敏感建筑物基础5承载力越小,则隔离墙2需离建筑物越近。
[0031]如图3,回灌井3为非完整井,非完整井采用桥式滤水管,桥式滤水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实管3

1、过滤段3

2和沉淀管3

3,回灌井3外径为650mm、内径为273mm,沉淀管长1000mm,过滤段长度不小于10m,具体取决于含水层分布情况,回灌井3回灌井外填料从上至下分别为粘性土6、粘土球7和中粗砂8,其中粘性土6和粘土球7起到封孔作用。
[0032]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的施工过程包括:
[0033]S1、隔离墙的长度、厚度、刚度以及设置范围等参数和地下水回灌井深度、过滤段长度等相关参数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在施工前进行确定。
[0034]S2、在基坑1开挖前,根据前期设计要求施作隔离墙2,具体包括:
[0035]S20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要求于基坑1与敏感建筑物4间的主动区土体确定导墙
和隔离墙施作位置;
[0036]S202、修筑导墙:施作导墙作为后续挖槽机的导向,容蓄泥浆并防止坑外地表土的坍塌;
[0037]S203、开挖槽段:挖槽前,应预先将隔离墙划分为若干施工槽段,通常槽段长度为3~7m,并且要保证挖槽过程中槽内始终充满泥浆;
[0038]S204、清底换浆:当槽段内开挖结束后,应进行槽段内的清底换浆,目的是为了清除残余在槽段底部的泥浆残渣,直到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0039]S205、吊放钢筋笼;
[0040]S206、施作接头:为保证富水砂性地层中隔离墙2的隔水性,建议选用工字钢接头形式;
[0041]S207、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导管底部需埋入混凝土面以下2~4m,不宜大于6m,并不得小于1m,严禁将导管底部提出混凝土面,此外,混凝土材料应依据设计要求;
[0042]S208、施作隔离墙2下一槽段,重复上述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位于基坑(1)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墙(2)和回灌井(3),所述的回灌井(3)设于隔离墙(2)和敏感建筑物(4)之间;所述的隔离墙(2)为钢筋混凝土墙;所述的回灌井(3)为非完整井,所述的非完整井采用桥式滤水管;所述的回灌井(3)外设置从上至下分别为粘性土(6)、粘土球(7)和中粗砂(8)的回灌井外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井(3)的数量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近富水砂土基坑敏感建筑物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回灌井(3)沿平行于隔离墙(2)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辉韩旭李卫华刘俊城谭勇施卫华景旭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