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固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84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固定板,包括:连接板、固定地设于连接板顶面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固定地设于连接板底面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固定板为三层设计,第一固定板内的填充物在第一固定板抽真空后可聚集硬化并贴紧骨折部位,从而对骨折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第二固定板在充气后膨胀,可支撑固定骨折部位;连接板内的控温组件可调节医用固定板的温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连接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医用固定板对患者产生的压力,并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医护人员参考;蜂鸣报警器可在压力过高或过低时长鸣报警,提醒医护人员调整固定板状态。提醒医护人员调整固定板状态。提醒医护人员调整固定板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固定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固定板。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在目前的骨科诊疗过程中,常使用固定夹板压迫、固定或支撑患处,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时所使用的夹板大多为普通的条状木板,条状木板的固定需通过医生手工完成,医生的工作强度大,若医生的经验不足,还可能导致患处的二次伤害。
[0003]因此,亟需一种固定方便且卫生安全的医用固定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固定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医用固定板,包括:连接板、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顶面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底面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板;
[0007]其中,所述连接板顶面的第二端固定地设有魔术贴的母面,所述连接板底面的第一端固定地设有所述魔术贴的子面;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一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卡扣的插头,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二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所述卡扣的插座;所述连接板内固定地设有温控组件、压力传感器、储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温控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储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间均电性连接;
[0008]所述第一固定板为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内固定地设有若干均分档,所述均分档上设有气压通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气泵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第二固定板为密封空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气泵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侧壁上固定地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储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侧壁上固定地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储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开关按钮、调温按钮以及调压按钮。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侧壁上固定地设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储电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均分档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塑料微粒球。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面均设有抗菌涂层。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管以及所述第二通气管上均设有密封组件。
[0016]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的医用固定板为三层设计,第一固定板内的填充物在第一固定板抽真空后可聚集硬化并贴紧骨折部位,从而对骨折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第二固定板在充气后膨胀,可支撑固定骨折部位;连接板内的控温组件可调节医用固定板的温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连接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医用固定板对患者产生的压力,并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医护人员参考;蜂鸣报警器可在压力过高或过低时长鸣报警,提醒医护人员调整固定板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医用固定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板内部模块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1]连接板1;温控组件11;压力传感器12;储电模块13;控制模块14;第一固定板2;第一通气管21;第二固定板3;第二通气管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固定板,包括:连接板1、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1顶面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板2以及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1底面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板3;
[0027]其中,所述连接板1顶面的第二端固定地设有魔术贴的母面,所述连接板1底面的第一端固定地设有所述魔术贴的子面;所述连接板1的第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一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卡扣的插头,所述连接板1的第二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二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所述卡扣的插座;所述连接板1内固定地设有温控组件11、压力传感器12、储电模块13以及控制模块14;所述温控组件11、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储电模块13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4间均电性连接;
[0028]所述第一固定板2为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内固定地设有若干均分档,所述均分档上设有气压通路;所述均分档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塑料微粒球;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顶面设有抗菌涂层;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21,所述第一通气管21与气泵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21上设有密封组件;
[0029]所述第二固定板3为密封空腔;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底面设有抗菌涂层;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第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管31,所述第二通气管31与气泵可拆卸连接;所述
第二通气管31上设有密封组件。
[0030]所述连接板1的第一侧侧壁上固定地设有显示屏、控制按钮以及蜂鸣报警器,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钮以及所述蜂鸣报警器均与所述储电模块13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述控制按钮包括:开关按钮、调温按钮以及调压按钮。
[0031]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将所选的固定板包裹住患者的患处,并通过连接板上的魔术贴将固定板固定成环状,若魔术贴无法完成固定,则可通过连接板两端置物槽内的卡扣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气泵与所选用的固定板上的通气管连接,若选用的是第一固定板则进行抽气,若选用的是第二固定板则进行充气,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固定板对患处形成的压力值,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调整固定板的状态,同时可通过调压按钮设置压力报警范围,并通过调温按钮调整固定板的温度,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003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医用固定板为三层设计,第一固定板内的填充物在第一固定板抽真空后可聚集硬化并贴紧骨折部位,从而对骨折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第二固定板在充气后膨胀,可支撑固定骨折部位;连接板内的控温组件可调节医用固定板的温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连接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医用固定板对患者产生的压力,并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医护人员参考;蜂鸣报警器可在压力过高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1)顶面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板(2)以及固定地设于所述连接板(1)底面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板(3);其中,所述连接板(1)顶面的第二端固定地设有魔术贴的母面,所述连接板(1)底面的第一端固定地设有所述魔术贴的子面;所述连接板(1)的第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一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卡扣的插头,所述连接板(1)的第二端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置物槽,每个所述第二置物槽内均可伸缩地设有所述卡扣的插座;所述连接板(1)内固定地设有温控组件(11)、压力传感器(12)、储电模块(13)以及控制模块(14);所述温控组件(11)、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储电模块(13)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4)间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为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内固定地设有若干均分档,所述均分档上设有气压通路;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21),所述第一通气管(21)与气泵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为密封空腔;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第一侧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