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5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包括若干竖向且呈左右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圆管和若干层呈错位堆砌的陶土砖,其中:每一陶土砖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其上开设的结构孔套设于相邻的两支撑圆管上,且其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于支撑圆管上的底托件;底托件通过可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支撑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圆管和底托件将若干陶土砖按一定阵列呈镂空错位布置,且上下、左右相邻陶土砖的间距可通过可调节螺栓进行调节,形成间距可调且结构稳定的镂空幕墙结构,提升了幕墙的整体立面效果。的整体立面效果。的整体立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越来越严格,陶土砖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饰面材料,在国内得到了人们的推广和认可,陶土砖幕墙结合了陶制品的特征,将现代幕墙技术融为一体,蕴含着几千年古老中国的传统陶文化,赋予了建筑物庄重而强烈的艺术美感,使传统原料与现代建筑巧妙完美的结合,产品本身具有极好的耐久性。
[0003]镂空砖墙因其大空隙通透的构造逐渐为人们所喜欢,镂空砖墙结构设计不仅完全不影响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而且将墙前后的景色联系在一起,为空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而现有的镂空幕墙受陶砖大小限制,其整体外形较为固定统一,层次感较差,无法在建筑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且因陶砖的重量大,多层堆砌后容易压碎底层的陶砖,影响幕墙的整体稳定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整体受力均匀、结构稳定且不受砌筑面积及高度限制的陶砖幕墙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镂空幕墙层次感较差,无法在建筑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及因陶砖的重量大,多层堆砌后容易压碎底层的陶砖,影响幕墙的整体稳定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陶砖幕墙结构。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包括若干竖向且呈左右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圆管和若干层呈错位堆砌的陶土砖,其中:每一所述陶土砖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其上开设的结构孔套设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撑圆管上,且其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圆管上的底托件;所述底托件通过可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管。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支撑圆管的左右两侧壁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可调节螺栓相配合。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结构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支撑圆管的直径,其长度为所述支撑圆管直径的1.2

2.5倍。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底托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嵌设于所述结构孔内并通过所述可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管。
[0011]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连接板为与所述支撑圆管的侧壁相贴合的弧形板,且其底部与所述底托件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可调节螺栓的一端将所述连接板锁紧固定于所述支撑圆管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结构孔的内壁相抵接。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可调节螺栓在同一所述
陶土砖两端的所述结构孔内呈左右对称布置。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底托件与其下方的所述陶土砖之间设置有硬质垫块,所述硬质垫块套设于所述支撑圆管外周。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所述支撑圆管采用热镀锌圆管,所述底托件和连接板采用聚酰胺塑料材质。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上,上下两错位布置的所述陶土砖之间的间隙为10

25mm,左右两同层布置的所述陶土砖之间的间隙为80

120mm。
[001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通过支撑圆管和底托件将若干陶土砖按一定阵列呈镂空错位布置,且上下、左右相邻陶土砖的间距可通过可调节螺栓进行调节,形成间距可调且结构稳定的镂空幕墙结构;根据支撑圆管上设置的安装孔,可调整底托件和可调节螺栓的连接点,实现上下层陶土砖的间距调整;以及根据陶土砖两端开设的结构孔,通过可调节螺栓调整对应两根支撑圆管的间距,实现左右陶土砖之间间距的调整,从而提升了幕墙的整体立面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中陶土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6]10

支撑圆管,11

安装孔;20

陶土砖,21

结构孔;30

底托件,31

连接板;40

可调节螺栓,50

硬质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竖直方向上陶土砖20层与层之间间距可调的陶砖幕墙结构,该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主要由若干支撑圆管10和若干陶土砖20搭接构成,若干支撑圆管10的下端呈间隔固定设置于地面上,若干陶土砖20呈错位堆砌在支撑圆管10,形成多层状的镂空幕墙结构。
[0030]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采用的陶土砖20为预制灰砖,尺寸为38mm*68mm*288mm,其两端分别设有结构孔21,该结构孔21为圆形孔。每一所述陶土砖2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其上开设的结构孔21套设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撑圆管10上。且在陶土砖20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圆管10上的底托件30,底托件30具有足够继续强度,能够完成支撑托起其上的陶土砖20。
[0031]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为实现该幕墙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底托件
30通过可调节螺栓4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管10,以将陶土砖20的重量通过底托件30转移到支撑圆管10上,降低对下层陶土砖20的压力。
[0032]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圆管10的左右两侧壁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与所述可调节螺栓40相配合。可调节螺栓40直接固定在底托件30的底部位置,上下调整陶土砖20在支撑圆管10上的位置,通过旋紧可调节螺栓40对准支撑圆管10上的安装孔11,从而将底托件30固定在支撑圆管10上。因陶土砖20直接设置在两端的底托件30上,两端的底托件30将陶土砖20的重量转移到两侧的支撑圆管10上,并对陶土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竖向且呈左右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圆管(10)和若干层呈错位堆砌的陶土砖(20),其中:每一所述陶土砖(2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其上开设的结构孔(21)套设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撑圆管(10)上,且其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圆管(10)上的底托件(30);所述底托件(30)通过可调节螺栓(4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管(10)的左右两侧壁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与所述可调节螺栓(40)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孔(21)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圆管(10)的直径,其长度为所述支撑圆管(10)直径的1.2

2.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件(30)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嵌设于所述结构孔(21)内并通过所述可调节螺栓(4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管(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距可调节式陶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王伟朝陈志华韦礼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安一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