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60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及连接于下水口之下的下水腔,下水腔中容置有集渣篮,下水腔的底部开有供水排走或回流的出水口,下水腔底部设置有围绕该出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腔,导流腔中设置有能在水流冲击下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旋转的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水腔的底部设置了导流腔,在清洗过程中,经集渣篮过滤后的水均需要经导流腔输出,进入导流腔的水冲击叶轮而形成漩涡,该漩涡可带动集渣篮旋转,残渣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集渣篮底部与侧部的衔接处,避免了残渣堵塞集渣篮底部,从而提高了排水及回水效率;同时,不断旋转的集渣篮可被水流不断冲击,实现自清洁而保持集渣篮的洁净度。洁净度。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洗碗机可水槽能切换使用的结构。例如,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111462798.8《一种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在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了回水口及回水管道,在需要将水槽本体作为洗碗机使用时,下水腔作为回水腔使用,下水腔中的水经回水管道、回水口回流至喷淋臂喷出,在需要将水槽本体作为普通水槽使用时,下水腔中的水直接排至下水管中,便于在洗碗机与普通水槽之间切换使用,使用方便;并且,相对于现有的普通水槽来说,本技术水槽本体内的改动仅开设了回水口,整体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喷淋臂与回水口的插配式连接方便操作。
[0003]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结构虽然使用比较方便,但是由于其将下水腔底部设置排水口或连接回水管道的吸水口,而集渣篮直接容置在下水腔中,在排水过程中,残渣会在集渣篮底面上积累,堵塞集渣篮的底部排水区域,降低了排水及回水效率;并且,残渣粘附在集渣篮底部也很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避免残渣在集渣篮底部积累从而提高排水及回水效率、保持集渣篮洁净度的清洗机。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及连接于下水口之下的下水腔,所述下水腔中容置有集渣篮,所述下水腔的底部开有供水排走或回流的出水口,所述下水腔底部设置有围绕该出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中设置有能在水流冲击下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旋转的叶轮。
[0007]优选地,所述导流腔的侧壁开有靠近其底部、用于与下水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以及供水回流至水槽本体中的吸水口,所述叶轮能转动地约束在导流腔的底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经集渣篮过滤后的水需要先流经导流腔及叶轮才会进入排水口及吸水口,即所有下排的水均会冲击叶轮而在导流腔中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转动,积累在集渣篮中的残渣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被甩至集渣篮底部与侧部的衔接处,从而避免将集渣篮的底壁堵塞,保持较好的回水及排水效率。
[0008]优选地,所述导流腔的下部成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排水口及吸水口靠近导流腔的底部间隔布置,并且,所述排水口与吸水口均对应叶轮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锥形结构对水流进行汇聚,与叶轮配合更加容易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位于中心的轴及在该轴的外周壁上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叶片,所述叶片的上端靠近集渣篮的底壁布置。
[0010]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导流腔的内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柱,相应的,所述叶轮的轴的底
壁开有能与该限位柱相插配连接的插接口。优选地,所述限位柱为扁平状结构,所述插接口与该限位柱结构相匹配,所述限位柱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凸卡,相应的,所述轴的侧壁上开有对应凸卡布置且与插接口相连通的缺口。
[0011]优选地,所述集渣篮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凸圈,相应的,所述下水腔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托第一凸圈且与第一凸圈在周向上转动配合的第二凸圈。该结构一方面将集渣篮支撑在下水腔中,另一方面减小集渣篮的转动摩擦力,提高集渣篮的转动顺畅性。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凸圈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能减小其与第一凸圈接触面积的凸点。该结构可降低摩擦,进一步提高集渣篮的转动顺畅性。
[0013]本技术的清洗机还包括:
[0014]回水管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开有位于下水口旁侧的回水口,所述回水管道设于水槽本体外且用于将下水腔的吸水口与回水口相连通;
[0015]封盖,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回水口处,用于将回水口打开或关闭;
[0016]弹性件,使所述封盖始终保持向上移动从而将回水口关闭的趋势;
[0017]喷淋臂,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水槽本体中且对应回水口布置,在所述喷淋臂与回水口相插配连接状态下,所述封盖被喷淋臂抵压至回水管道中从而使喷淋臂与回水口相连通,在所述喷淋臂脱离回水口状态下,所述封盖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将回水口关闭。
[0018]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将水槽本体作为洗碗机使用时,下水腔作为回水腔使用,下水腔中的水经回水管道、回水口回流至喷淋臂喷出,在需要将水槽本体作为普通水槽使用时,下水腔中的水直接排至下水管中,便于在洗碗机与普通水槽之间切换使用,使用方便;并且,相对于现有的普通水槽来说,本技术水槽本体内的改动仅开设了回水口,整体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喷淋臂与回水口的插配式连接方便操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下水腔的底部设置了导流腔,并将排水及回水的入口均与导流腔相连通,在清洗过程中,经集渣篮过滤后的水均需要经导流腔输出,进入导流腔的水冲击叶轮而形成漩涡,该漩涡可带动集渣篮旋转,残渣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集渣篮底部与侧部的衔接处,避免了残渣堵塞集渣篮底部,从而提高了排水及回水效率;同时,不断旋转的集渣篮可被水流不断冲击,实现自清洁而保持集渣篮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底部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隐藏集渣篮及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1,水槽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水
口11及连接于下水口11之下的下水腔12,下水腔12中容置有集渣篮2。
[0027]下水腔12的底部开有供水排走或回流的出水口121,下水腔12底部设置有围绕该出水口121向下延伸的导流腔122,导流腔122中设置有能在水流冲击下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2旋转的叶轮3。
[0028]导流腔122的侧壁开有靠近其底部、用于与下水管相连接的排水口123以及供水回流至水槽本体1中的吸水口124,叶轮3能转动地约束在导流腔122的底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经集渣篮2过滤后的水需要先流经导流腔122及叶轮3才会进入排水口123及吸水口124,即所有下排的水均会冲击叶轮3而在导流腔122中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2转动,积累在集渣篮2中的残渣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被甩至集渣篮2底部与侧部的衔接处,从而避免将集渣篮2的底壁堵塞,保持较好的回水及排水效率。
[0029]导流腔122的下部成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125,排水口123及吸水口124靠近导流腔122的底部间隔布置,并且,排水口123与吸水口124均对应叶轮3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锥形结构125对水流进行汇聚,与叶轮3配合更加容易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2转动。
[0030]叶轮3包括位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1),所述水槽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11)及连接于下水口(11)之下的下水腔(12),所述下水腔(12)中容置有集渣篮(2),所述下水腔的底部开有供水排走或回流的出水口(1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腔底部设置有围绕该出水口(121)向下延伸的导流腔(122),所述导流腔(122)中设置有能在水流冲击下形成漩涡从而带动集渣篮(2)旋转的叶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22)的侧壁开有靠近其底部、用于与下水管相连接的排水口(123)以及供水回流至水槽本体(1)中的吸水口(124),所述叶轮(3)能转动地约束在导流腔(122)的底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22)的下部成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125),所述排水口(123)及吸水口(124)靠近导流腔(122)的底部间隔布置,并且,所述排水口(123)与吸水口(124)均对应叶轮(3)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包括位于中心的轴(31)及在该轴(31)的外周壁上沿轴向螺旋延伸的叶片(32),所述叶片(32)的上端靠近集渣篮(2)的底壁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2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限位柱(126),相应的,所述叶轮(3)的轴(31)的底壁开有能与该限位柱(126)相插配连接的插接口(3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艳黄兆钱孔祥奎朱灯光项宏波顾洪良史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