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结构及粉体气流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19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结构,涉及气流混合机领域,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通道;阀芯,所述阀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通道,所述阀芯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芯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头部,所述支撑头部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粉体气流混合机。该阀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好,该粉体气流混合机应用了该阀结构后在气流混合及卸料的过程中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卸料的过程中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卸料的过程中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结构及粉体气流混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气流混合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结构及粉体气流混合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粉体混合领域中,需要多种粉体混合时,需要用到气流混合机使得多种粉体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气流混合机工作原理具体为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压缩空气喷射机构喷射出压缩空气,以压缩空气为动能,压缩空气进入混合仓内后压力得到快速释放从而带动粉体翻腾的原理,使粉体实现高均匀度的混合目的,其结构简单,混合效率高。现有的气流混合机的出料口一般设置在底部,在出料口处会设置有能够开启和关闭出料口的阀,但是,现有的气流混合机设置在出料口上的阀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结构,该阀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好。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阀结构,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通道;阀芯,所述阀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通道,所述阀芯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芯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头部,所述支撑头部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均贯穿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在需要打开所述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从而推动所述阀芯朝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阀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气道排出;在需要关闭所述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二气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从而推动所述阀芯朝着靠近所述阀座的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阀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气道排出。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内层夹套和阀芯底盖,所述内层夹套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所述内层夹套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容纳空间贯穿所述阀芯本体,所述阀芯底盖能够堵住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阀芯底盖伸入至容纳空间中。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层夹套的上方内壁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阀通道后,所述支撑头部的顶部与所述凸起抵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底盖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阀芯开启所述阀通道后,所述支撑头部的底部与所述阀芯底盖抵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固定所述阀芯底盖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横向长度,所述阀芯底盖包括盖本体和盖帽,所述盖
本体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盖本体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盖帽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阀芯还包括阀芯底垫,所述阀芯底垫设置在阀芯的底部,所述阀芯底垫能够封住所述阀芯底盖,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阀芯底垫。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波纹密封管,所述波纹密封管能够密封所述支撑杆和所述阀芯底垫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阀芯底垫与所述阀芯底盖的间隙。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密封圈,当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阀通道时,所述密封圈能够密封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的间隙。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设置,所述阀通道上设置有直径由上之下逐渐缩小的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密封圈相匹配。
[001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气流混合机。
[0015]一种粉体气流混合机,包括仓体、压缩空气喷射机构以及如上述的阀结构,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机构能够向仓体内部喷射气体,所述仓体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阀结构设置在出料口上,所述阀结构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阀结构通过设置有支撑杆,利用支撑头部将阀芯的容纳空间分隔成相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在需要打开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第一气道将进入第一腔体中,从而推动阀芯朝着远离阀座的方向移动以打开阀通道,与此同时,第二腔体内中的空气会通过第二气体通道排出;在需要关闭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第二气道进入第二腔体中,从而推动阀芯朝着靠近阀座的方向移动以关闭阀通道,与此同时是,第一腔体中的空气会通过第一气体通道排出;在上述结构的配合作用下,本技术的阀结构在打开和关闭阀通道的过程中,外部气体推动阀芯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的空气会通过对应的气道排除而减小阀芯移动的阻力;因此,本技术的阀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好。本技术的粉体气流混合机通过设置有阀结构,使得粉体气流混合机在气流混合及卸料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打开阀通道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1中B的放大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芯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粉体气流混合机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阀芯;2、阀座;3、支撑杆;4、阀通道;5、容纳空间;6、支撑头部;7、支撑杆本体;8、第一腔体;9、第二腔体;10、第一气道;11、第二气道;12、阀芯本体;13、内层夹套;14、阀芯底盖;15、夹套本体;16、夹套安装帽;17、凸起;18、凹槽;19、安装空间;20、盖本体;21、盖帽;22、阀芯底垫;23、波纹密封管;24、密封圈;25、环槽;26、仓体;27、压缩空气喷射机构;28、压缩空气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图1

7对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26]如图1

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阀结构,该阀结构包括阀芯1、阀座2和支撑杆3,阀座2上设置有阀通道4,阀芯1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通道4,阀芯1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5,支撑杆3的一端设置在阀座2上,支撑杆3的另一端贯穿阀芯1的底部并伸入至容纳空间5内,该阀结构在打开和关闭阀通道4的过程中稳定性好。
[0027]支撑杆3包括支撑头部6和支撑杆本体7,支撑头部6与支撑杆本体7连接,支撑头部6设置在支撑杆本体7的顶部,支撑头部6将容纳空间5分隔为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在支撑头部6的分隔作用下互不连通,第二腔体9环绕支撑杆本体7;支撑杆3上设置有第一气道10和第二气道11,第一气道10和第二气道11均贯穿支撑杆3,第一气道10与第一腔体8连通,第二气道11与第二腔体9连通,当第一气道10通入气体时,第二气道11排出气体;当第二气道11通入气体时,第一气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阀通道;阀芯,所述阀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通道,所述阀芯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芯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头部,所述支撑头部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均贯穿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在需要打开所述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从而推动所述阀芯朝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阀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气道排出;在需要关闭所述阀通道时,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二气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从而推动所述阀芯朝着靠近所述阀座的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阀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气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内层夹套和阀芯底盖,所述内层夹套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所述内层夹套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容纳空间贯穿所述阀芯本体,所述阀芯底盖能够堵住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阀芯底盖伸入至容纳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夹套的上方内壁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阀通道后,所述支撑头部的顶部与所述凸起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底盖靠近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青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宏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