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0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用于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使用,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上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器,所述稳定杆的上端与换热内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稳定杆上设置稳定机构、并在稳定杆的下端设置导向器,稳定杆的上端与换热内管连接,换热内管通过稳定机构、导向器、稳定杆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地管内换热内管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避免换热内管与地管摩擦而造成的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热能利用
,用于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使用,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对中深层地热能(取热不去水)的利用,主要是采用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技术,其采用同心管循环取热方式,需要将换热内管安装于密闭的外管中。现有的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大都是采用一定长度的铁棒直接安装在换热内管的前端,来克服换热内管内阻力影响,以确保换热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需在注满换热介质的地管内进行安装,换热内管会受到较大的介质上浮力作用、同时因地热孔孔眼为具有一定曲率的空间轨迹,造成换热内管管柱会与地管内壁间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很容易造成换热内管的损坏;并且,当换热内管自重不足于克服以上阻力影响,换热内管则无法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影响整个供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换热内管稳定性能差和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上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器,所述稳定杆的上端与换热内管连接。
[0005]所述稳定机构为滚轮扶正器、螺旋式滚轮扶正器中的任一一种,所述滚轮扶正器上的滚珠采用防腐材料制成。
[0006]所述导向器采用圆柱形稳定柱,所述圆柱形稳定柱的下端设置有圆弧。
[0007]所述防腐材料为熟料材料。
[0008]所述稳定杆采用双层金属材质构成。
[0009]所述双层金属材质为铜芯和刚性材料组成。
[0010]所述稳定杆为多段。
[0011]所述稳定机构为多个。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通过在稳定杆上设置稳定机构、并在稳定杆的下端设置导向器,稳定杆的上端与换热内管连接,换热内管通过稳定机构、导向器、稳定杆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地管内换热内管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避免换热内管与地管摩擦而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稳定机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装置与地管和换热内管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1稳定杆、2导向器、3稳定机构、4换热内管、5地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包括稳定杆1,所述稳定杆1上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稳定杆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器2,所述稳定杆1的上端与换热内管4连接;使用时,将地管5埋设地热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凿的地热井内,再将换热内管插入地管4内,稳定机构3的外壁与地管5的内部接触,换热内管4通过稳定机构3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换热内管4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稳定机构3能够避免换热内管4与地管5内壁的摩擦造成的损坏。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稳定机构3采用多段,每段之间采用分别通过锁扣进行软性链接;稳定机构3为滚轮扶正器、螺旋式滚轮扶正器中的任一一种,滚轮扶正器采用濮阳中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滚轮扶正器;实际安装时,稳定杆1采用双层金属材质构成,双层金属材质为铜芯和刚性材料组成,位于前端稳定杆1材质主要为普通金属材质,最下部稳定杆1采用双层金属材质构成,用于增加高导热率,也就是采用内铜芯内层和外刚性材料制成;稳定杆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器2,导向器2采用圆柱形稳定柱,圆柱形稳定柱下端设置有圆弧,稳定杆1的下端与圆柱形稳定柱的上端焊接连接,方便下放换热内管4;稳定杆1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机构3,且上下设置并留有间距,滚轮扶正器上的滚珠采用防腐材料制成,考虑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前端装置会与地管5的金属内壁间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造成地管腐蚀损害;换热内管4通过稳定机构3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地管5内换热内管4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稳定机构3能够避免换热内管4与地管5内壁的摩擦造成的损坏。
[0021]如图3所示,使用时,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装置上使用的稳定杆1为多段分体式组合连接,段数根据配重需求设置,一般为2

5段,每段长度可根据井眼轨迹情况进行耦合性设置,一般为2

6米,每段之间采用锁扣进行软性链接方式连接,位于前端装置上部分的稳定杆1采样普通金属材质,位于前端装置下部分的稳定杆1采样双层金属材质构成,用于增加高导热率;将地管5埋设地热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凿的地热井内,再将换热内管4插入地管5内,稳定机构3的外壁上滚珠与地管5的内部接触,滑动连接避免摩擦造成的损坏;同时导向器2采用圆锥形,便于放置换热内管4;换热内管4通过稳定机构3、导向器2、稳定杆1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内管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换热内管4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
置。
[0022]本技术通过在稳定杆1上设置稳定机构3、并在稳定杆1的下端设置导向器2,稳定杆1的上端与换热内管4连接,换热内管4通过稳定机构3的重力牵拉下落的方式来克服孔介质上浮力作用影响,以确保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并可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设置在地管5内换热内管4的导热循环,保证换热内管4正常安装至预定位置,同时避免换热内管4与地管5摩擦而造成的损坏。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1),所述稳定杆(1)上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稳定杆(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器(2),所述稳定杆(1)的上端与换热内管(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3)为滚轮扶正器、螺旋式滚轮扶正器中的任一一种,所述滚轮扶正器上的滚珠采用防腐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中深层地热地埋管换热内管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2)采用圆柱形稳定柱,所述圆柱形稳定柱的下端设置有圆弧。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超胡盼盼高凯白博康保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