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82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包括桩套主体,桩套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凸环座,该凸环座向套外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座,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半封闭隔层将桩套主体的内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下沉桩的上端套装于下容纳腔内,上沉桩的下端套装于上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桩套主体的中部应力集中的位置设置凸环座,凸环座的厚度明显大于桩套主体的壁厚,从而在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厚度变大的凸环座来提高应力集中位置的强度,达到较高的抗剪力度目的。达到较高的抗剪力度目的。达到较高的抗剪力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沉桩施工辅助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河道边坡进行压桩施工过程中,吊臂末端携带大吨位电锤,电锤底部通过夹具夹持沉桩,使沉桩被吊起呈竖立状,将沉桩的下端压入河道边坡指定位置处。
[0003]对于河道边坡跨度大且马道宽度有限时,大型压桩机仅能位于边坡上部道路行走施工,由于吊臂伸出距离较长,不易吊装较长的沉桩,需要多个沉桩依次沿某一特定下桩点位连续下桩。然而,滑床顶面附近(即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顶端)往往会因桩体施工震动而引起松动或损伤,而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顶端附近地层往往承受较大的桩体侧向挤压推力,因而易造成该部位地层水平承载力难以抗衡桩体挤压推力。由于河道边坡土层厚度深,单沉桩难以实现抗滑坡效果,为了达到地层抗剪力限制要求,常不得不提高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深度,以适当减小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顶端对地层的挤压推力,通常需要将多个沉桩依次压入同一下桩点位。由于相邻沉桩位于土层中虽然首尾对接,但并没有被直接固定为一体,从而不具有抗剪能力。当边坡底层出现滑坡时,位于相邻沉桩对接处没有抗剪力度,不能有效发挥沉桩应用目的。
[0004]另一方面,上下沉桩对接时,位于较长吊臂远端的沉桩,向下移动时,后续沉桩难以瞄准原沉桩施工点位,容易出现错位和偏斜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多个沉桩同时对接压入单桩位时,上下相邻沉桩之间不具有抗剪能力的问题,以及相邻沉桩下桩时,后续沉桩不易与原沉桩精准对接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包括桩套主体,桩套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凸环座,该凸环座向套外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座,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半封闭隔层将桩套主体的内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下沉桩的上端套装于下容纳腔内,上沉桩的下端套装于上容纳腔内。
[0007]在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均布有轴向筋条。
[0008]在所述轴向筋条上靠近桩套主体根部设置有筋条定位孔,同时,在于筋条穿孔同一水平面对应的桩套主体上有环槽孔,在所有筋条定位孔和环槽孔内套装有环形的绳箍。
[0009]在所述桩套主体的内壁交替分布有凹槽和凸棱,且在每个凹槽内填充有弹性压片,各弹性压片被焊接或锚固于相应凹槽内壁上。
[0010]在所述轴向筋条上靠近桩套主体根部设置有筋条定位孔,在所有筋条定位孔内套装有环形的绳箍,该绳箍套固在桩套主体外侧壁。
[0011]所述绳箍是在一根钢丝绳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有拉紧扣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桩套主体的中部应力集中的位置设置凸环座,凸环座的厚度明显大于桩套主体的壁厚,从而在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厚度变大的凸环座来提高应力集中位置的强度,达到较高的抗剪力度目的。
[0013]2.凸环座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从而使得上沉桩与下沉桩套装的初期,利用半封闭隔层能够约束两者的套装位置,防止桩套主体滑动。
[0014]3.在桩套主体侧壁有环槽孔时,绳箍8能够透过环槽孔7后紧固在沉桩外圆周表面。进而使得沉桩与桩套主体之间具有紧密套装关系和防脱落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之一。
[0016]图2是图1桩套的剖面结构图。
[0017]图3是第二种桩套的外观图。
[0018]图4是图3的A

A剖面图。
[0019]图5是第三种桩套的剖面图。
[0020]图6是图5中B

B剖面图。
[0021]图7是图5套装沉桩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中C

C剖面图。
[0023]图中标号:桩套主体1,上容纳腔2,下容纳腔3,凸环座4,轴向筋条5,筋条定位孔6,环槽孔7,绳箍8,凹槽9,凸棱10,弹性压片11,铆钉12,沉桩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一种如图1所示应用于多沉桩对接的抗剪桩套组件,该桩套组件适用于严苛条件下压桩施工,尤其适合于大跨度河道边坡如南水北调河道边坡的压桩施工。该状态组件主要针对目前多个沉桩同时对接压入单桩位时相邻沉桩之间不具有抗剪能力的问题,以及相邻沉桩下桩时后续沉桩不易与原沉桩精准对接的问题而设计。为解决该问题,采用一种如图2所示实例。
[0026]从图2可以看出,桩套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凸环座4,该凸环座4向套外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座,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半封闭隔层将桩套主体1的内腔分割为上容纳腔2和下容纳腔3,下沉桩的上端套装于下容纳腔3内,上沉桩的下端套装于上容纳腔2内。
[0027]显然凸环座4是上沉桩和下沉桩的分界线,即凸环座与上沉桩和下沉桩的对接缝位置对应。当上沉桩与下沉桩首端不同的侧向压力时,即承受剪力时,剪力应力主要集中在两者对接缝位置的桩套主体上,上述结构中由于凸环座的厚度明显大于桩套主体的壁厚,从而在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厚度变大的凸环座4来提高应力集中位置的强度,达到较高的抗剪力度目的。基于此,还可以进一步在环形支撑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均布有轴向筋条5,以提高桩套主体与凸环座之间的衔接程度,提高上下状对接缝位置的套装支撑强度。
[0028]凸环座4除了以上作用外,还具有分离上沉桩和下沉桩的功能。例如图2中,凸环座4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从而使得上沉桩与下沉桩套装的初期,利用半封闭隔层能够约束两者的套装位置,防止桩套主体滑动。
[0029]否则,在没有内延伸的半封闭隔层时,由于上沉桩承受大吨位电锤高频冲击作用,会导致桩套主体1因震动而下落,从而可能会出现仅套装在下沉桩外侧而不与上沉桩套接的问题。
[0030]图中可以看出,本封闭隔层的中部为镂空区,允许上沉桩被压入土层深处后能够与下沉桩直接对接,随着电锤连续不断冲击,最终上沉桩和下沉桩实现首尾对接。
[0031]上述凸环座向内延伸仅形成半封闭隔层而不形成全封闭隔层的目的,是防止因上沉桩在冲击作用下最终破坏权封闭隔层时,因破坏的不确定形,会影响整个撞他主体的强度。但采用板封闭隔层时,其中部为镂空区,边缘有均匀的厚度,允许半封闭隔层被破坏但不会被严重破坏,从而不会影响桩套主体1的结构强度。
[00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方案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如图3和图4所示的桩套件。本实施例主要目的是提高上沉桩、下沉桩与桩套主体之间的套固程度。显然,桩套主体用于提高上沉桩和下沉桩对接缝位置的抗剪能力,所以桩套主体与上下沉桩之间的套装紧固程度,会影响抗剪能力。当桩套主体与沉桩套装紧固程度越高,使得两者不会有松动间隙,则抗剪能力会提高。
[0033]基于该目的,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包括桩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桩套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凸环座(4),该凸环座(4)向套外延伸形成环形支撑座,向套内延伸形成半封闭隔层,半封闭隔层将桩套主体(1)的内腔分割为上容纳腔(2)和下容纳腔(3),下沉桩的上端套装于下容纳腔(3)内,上沉桩的下端套装于上容纳腔(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均布有轴向筋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严苛条件施工用抗剪桩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筋条(5)上靠近桩套主体根部设置有筋条定位孔(6),同时,在于筋条穿孔同一水平面对应的桩套主体(1)上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党吴庚宋书学罗小斌康静伟解林李卓棪李会军陈兵王曦蔡正乾刘鹏李志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渠首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