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40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属于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三路正反相的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每路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的1脚并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后与电源相连,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脉冲变压器的10脚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后与S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电机的调压软起动场所。所。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属于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路中使用的软起动装置,主要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功率元件,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度,控制输出交流电压的大小来实现电机的调压软起动目的,在控制过程中,精确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就成为软起动的关键,而目前使用的三相晶闸管驱动一般为单相驱动,该类型驱动电路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且各模块元器件在电路板上布置零散,因此有必要针对三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结构的改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包括三路正反相的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每路正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KCB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
[0005]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0脚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后与正相S接口相连;
[0006]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6脚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后与正相G接口相连;
[0007]每路反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KCB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
[0008]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0脚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后与反相S接口相连;
[0009]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6脚依次并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后与反相G接口相连;
[0010]所述主板接口集成在驱动板上,驱动板上设置的控制器根据同步变压器的调整信号向脉冲变压器KCB发送同步信号。
[0011]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型号为KMB518;
[0012]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1N5819;
[0013]所述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规格为15V/1W;
[0014]所述第一、第二电阻的规格为100N/1W。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对现有三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结构进行改进,设置脉冲变压器将三相反并联的晶闸管驱动电路集成到一起,使整个控制电路布局紧凑且能够提高控制准确率,本技术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脉冲集成驱动板的设计,既能有效的接收驱动信号,及时的导通相应的晶闸管,又可以使驱动电路板布局紧凑,实际使用时方便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包括三路正反相的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每路正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KCB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
[0019]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0脚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后与正相S接口相连;
[0020]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6脚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后与正相G接口相连;
[0021]每路反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KCB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
[0022]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0脚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后与反相S接口相连;
[0023]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6脚依次并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后与反相G接口相连;
[0024]所述主板接口集成在驱动板上,驱动板上设置的控制器根据同步变压器的调整信号向脉冲变压器KCB发送同步信号。
[0025]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1N5819;
[0026]所述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规格为15V/1W;
[0027]所述第一、第二电阻的规格为100N/1W。
[0028]本技术提供基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脉冲集成驱动电路,具体使用集成驱动板接收控制器根据同步变压器调整的同步信号,通过向脉冲变压器KCB发送导通指令来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度,从而控制输出的交流电压大小,以实现对电机的调压软起动目的,控制电路中使用的脉冲变压器KCB型号为KMB518,电路中设置的电阻电容起到滤波作用。
[0029]关于本技术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技术提出的技术
问题,本技术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相互间连接方式以及,由上述技术特征带来的常规使用方法、可预期技术效果,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专利、期刊论文、技术手册、技术词典、教科书中已公开内容,如本申请使用到的脉冲变压器其内部的具体结构、控制原理、使用方法等,或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调压软起动控制电路,包括三路正反相的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路正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并接脉冲变压器KCB的5脚后与主板接口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0脚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后与正相S接口相连;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6脚依次并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后与正相G接口相连;每路反相晶闸管驱动控制电路中均设置有脉冲变压器KCB,所述脉冲变压器KCB的1脚并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后与VDD电源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王建华陈磊马龙王彦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惠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