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222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将载荷摆成所要求的状态或位置的起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用于穿过楼板吊装需翻身的待吊装构件,被穿过的楼板记作开洞楼板,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包括设置在开洞楼板上方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吊索沿开洞楼板上的施工洞延伸到下方的楼层的楼板上并可拆卸地固定在待吊装构件上端,待吊装构件下端垫有位置调整小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待吊装构件下端垫一个位置调整小车,并在翻身起吊过程中使吊索保持竖直状态,在翻身起吊时待吊装构件下端平移而吊索不平移,从而使得整个起吊过程施工洞只需容纳下待吊装构件的最大横截面即可,无需为吊索的平移留空间,明显缩小了施工洞所需要的尺寸。施工洞所需要的尺寸。施工洞所需要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将载荷摆成所要求的状态或位置的起重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吊装细长构件的施工场景。这些细长构件在地面摆放时是平躺的,而在安装时需要调成其他姿态(比如电线杆,平放在地上,但是起吊后需要调成竖直的),因此这些构架在起吊时需要同时进行翻身。
[0003]绝大部分翻身起吊过程是将平躺的细长构件调整成竖直状态后吊到安装位置,吊装的时候吊索绑在细长构件上端,而细长构件下端支在地上作为支点,逐渐增大细长构件与地面的夹角到90度。这也就意味着吊索在起吊过程中存在倾斜沿水平方向的平移。在开阔环境中吊索倾斜或平移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是在需要穿过楼板上的施工洞的跨层吊装过程中,吊索倾斜或平移就需要在楼板上开一个很长很大的施工洞,成本很高(施工洞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补上,补洞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支满堂脚手架或者吊模的方式安装模板,洞越大则补洞越难且成本越高),且所受限制很大(因为有些楼板内存在暗梁或者下面有梁,如果开施工洞的时候需要经过这些梁,则不能开施工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需要穿过楼板进行翻身吊装时,由于吊索需倾斜/平移,导致需开很长的施工洞,成本高且受限严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用于穿过楼板吊装需翻身的待吊装构件,被穿过的楼板记作开洞楼板,所述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包括设置在开洞楼板上方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吊索沿开洞楼板上的施工洞延伸到下方的楼层的楼板上并可拆卸地固定在待吊装构件上端,待吊装构件下端垫有位置调整小车。
[0007]进一步,所述吊索在待吊装构件起吊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
[0008]进一步,所述待吊装构件在吊装到位后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记作干涉范围,所述施工洞的边沿围绕干涉范围一周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待吊装构件为异形钢柱,每个待吊装构件上设置两根吊索,两根吊索下端分别安装在待吊装构件顶部左右两侧。
[0010]进一步,所述开洞楼板上方的楼板底部带有钢梁,所述施工洞开设在钢梁下方,所述起重设备为滑轮安装在施工洞正上方的钢梁上的手拉葫芦。
[0011]进一步,所述吊索上涂抹有用于避免吊索卡在施工洞边沿上的润滑剂。
[0012]进一步,所述位置调整小车为底部带有万向车轮的小车或倒扣的万向球台。
[0013]本技术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
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在待吊装构件下端垫一个位置调整小车,并在翻身起吊过程中使吊索保持竖直状态,在翻身起吊时待吊装构件下端平移而吊索不平移或倾斜,从而使得整个起吊过程施工洞只需容纳下待吊装构件的最大横截面即可,施工洞无需为吊索的平移或倾斜留空间,明显缩小了施工洞所需要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含了三个处于不同状态的待吊装构件,从左到右分别为已翻身完成、吊装正在进行、以及吊装刚开始;
[0016]图中,1

待吊装构件,2

吊索,3

开洞楼板,31

施工洞,4

位置调整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用于穿过楼板吊装需翻身的待吊装构件1,被穿过的楼板记作开洞楼板3,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包括设置在开洞楼板3上方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吊索2沿开洞楼板3上的施工洞31延伸到下方的楼层的楼板上并可拆卸地固定在待吊装构件1上端,待吊装构件1下端垫有位置调整小车4。
[0018]这里的吊索2在待吊装构件1起吊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不倾斜,且上端固定,不平移。确保其在吊装过程中仅仅上下移动,在水平面内扫过的面积近乎为0,以此减少施工洞31所需的大小。
[0019]待吊装构件1在吊装到位后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记作干涉范围,施工洞31的边沿围绕干涉范围一周设置,也就是说,这里的施工洞31仅比待吊装构件1的最大横截面稍微大一圈。
[0020]待吊装构件1为异形钢柱,每个待吊装构件1上设置两根吊索2,两根吊索2下端分别安装在待吊装构件1顶部左右两侧。具体可以绑在上面,也可以用吊钩勾在待吊装构件1上的吊耳上。
[0021]这里之所以需要设置两根吊索2,是因为只采用一根吊索2的话,在吊装过程中待吊装构件1可能会出现旋转,这对于常规的钢柱而言不造成困难,但这里的施工洞31都是比待吊装构件1一周稍大一圈的小洞。对于异型钢柱而言,如果出现旋转,则待吊装构件1会卡在施工洞31上。
[0022]开洞楼板3上方的楼板底部带有钢梁,施工洞31开设在钢梁下方,起重设备为滑轮安装在施工洞31正上方的钢梁上的手拉葫芦。待吊装构件1一般为钢柱,而需要安装钢柱的位置一般上方都有钢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钢梁作为受力点。本实施例中,钢钢钢梁上焊接有带有吊耳的钢牛腿,而手拉葫芦挂在吊耳上。
[0023]吊索2上涂抹有用于避免吊索2卡在施工洞31边沿上的润滑剂。在吊装过程中很难避免掉锁与施工洞31边缘发生磕碰,而施工洞31通过暴力破拆(借助风镐或切割机)而成,边沿并不平整,磕碰时可能会使吊索2被卡在施工洞31边沿的混凝土毛刺上。涂润滑剂可避免这一点,热化剂可以选择润滑油、润滑脂或者石蜡。
[0024]位置调整小车4为底部带有万向车轮的小车或倒扣的万向球台,从而方便在待吊
装构件1完成翻身后微调位置。万向球台包括一个板以及多个镶嵌在板上的万向球,通常情况下万向球是朝上的,这里让它朝下放当轮子用,比万向轮更顺滑。
[0025]本技术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在待吊装构件1下端垫位置调整小车4,上端安装吊索2;
[0027]步骤二:上拉吊索2并同时推动位置调整小车4,使待吊装构件1翻身并被吊起。
[00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用于穿过楼板吊装需翻身的待吊装构件(1),被穿过的楼板记作开洞楼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包括设置在开洞楼板(3)上方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吊索(2)沿开洞楼板(3)上的施工洞(31)延伸到下方的楼层的楼板上并可拆卸地固定在待吊装构件(1)上端,待吊装构件(1)下端垫有位置调整小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2)在待吊装构件(1)起吊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小所需施工洞尺寸的跨层翻身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吊装构件(1)在吊装到位后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记作干涉范围,所述施工洞(31)的边沿围绕干涉范围一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磊陈硕晖刘庆伟兰春光候雪丽张晓迎沈敏雪祁鑫崔博涵李康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