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19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涉及人工湿地建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层方形阵、第二方形阵、第三方形阵、第四方形阵和顶层方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在安置时堆砌平整紧密,保证水生动物避险场所的外观质量,同时为湿地中的水生动物在遇险时提供避险栖息场所,且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入水后,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成分,保证湿地中水生动物的正常繁殖,通过安置水生动物避险场所,可为水生动物提供安全保障,进而为调整水生动物群落结构、调整水生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奠定基础,能够较好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捕食关系来控制湿地中藻类以及其他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指引该地区构建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健康运行。化系统健康运行。化系统健康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生动物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水生动物一般是在物种进化中未曾脱离水中生活的水生动物,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0003]但是人工湿地中可以作为水生动物的栖息场所较少,另外湿地中的水生动物在遇险(被捕食)时,难以快速找到避险场所,进而无法为湿地中的水生动物提供安全保障,不利于人工湿地区域的污水净化系统健康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人工湿地中可以作为水生动物的栖息场所较少,另外湿地中的水生动物在遇险(被捕食)时,难以快速找到避险场所,进而无法为湿地中的水生动物提供安全保障,不利于人工湿地区域的污水净化系统健康运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包括底层方形阵、第二方形阵、第三方形阵、第四方形阵和顶层方形体,所述底层方形阵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一组成,所述第二方形阵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二组成,所述第三方形阵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三组成,所述第四方形阵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四组成,所述顶层方形体包括六角砖体五,且所述六角砖体五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五,所述底层方形阵、第二方形阵、第三方形阵、第四方形阵和顶层方形体由下往上依次堆筑。
[0006]优选的,所述六角砖体一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一,所述六角砖体二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二。
[0007]优选的,所述六角砖体三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三,且所述六角砖体四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四。
[0008]优选的,所述六角砖体二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一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六角砖体三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二的顶部中心处。
[0009]优选的,所述六角砖体四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三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六角砖体五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四的顶部中心处。
[0010]优选的,所述六角砖体一、六角砖体二、六角砖体三、六角砖体四和六角砖体五大小相同,且所述六角砖体一、六角砖体二、六角砖体三、六角砖体四和六角砖体五均由无沙
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六角砖体一、六角砖体二、六角砖体三、六角砖体四和六角砖体五是由无沙混凝土浇筑成的大小一致的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在人工湿地中,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在安置时堆砌平整紧密,保证水生动物避险场所的外观质量,堆放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从而形成类似礁石的塔型结构,可为湿地中的水生动物在遇险时提供避险栖息场所,且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入水后,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成分,保证湿地中水生动物的正常繁殖;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安置水生动物避险场所,可为水生动物提供安全保障,进而为调整水生动物群落结构、调整水生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奠定基础,能够较好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捕食关系来控制湿地中藻类以及其他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指引该地区构建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健康运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叠放正视立面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叠放侧视剖面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顶层方形体的俯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的顶层方形体的正视剖面图。
[0021]图例说明:1、底层方形阵;11、六角砖体一;12、缺口一;2、第二方形阵;21、六角砖体二;22、缺口二;3、第三方形阵;31、六角砖体三;32、缺口三;4、第四方形阵;41、六角砖体四;42、缺口四;5、顶层方形体;51、六角砖体五;52、缺口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实施例1,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包括底层方形阵1、第二方形阵2、第三方形阵3、第四方形阵4和顶层方形体5,底层方形阵1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一11组成,第二方形阵2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二21组成,第三方形阵3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三31组成,第四方形阵4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四41组成,顶层方形体5包括六角砖体五51,且六角砖体五5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五52,底层方形阵1、第二方形阵2、第三方形阵3、第四方形阵4和顶层方形体5由下往上依次堆筑,六角砖体一11、六角砖体二21、六角砖体三31、六角砖体四41和六角砖体五
51是由无沙混凝土浇筑成的大小一致的六边形半开孔空心砖,且符合该装置设计时规定的类型和标准,部件外观形貌清晰、线条较为直顺、不可存在裂纹,表面平整、无蜂窝、颜色一致。
[0025]如图1

5所示,六角砖体一1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一12,六角砖体二2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二22,六角砖体一11放入水后,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成分,保证湿地中水生动物的正常繁殖。
[0026]如图1

5所示,六角砖体三3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三32,且六角砖体四4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四42,缺口三32和缺口四42大小相同,且可以为鱼苗提供避险栖息场所。
[0027]如图1

5所示,六角砖体二21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一11的顶部中心处,六角砖体三31设置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二21的顶部中心处,底层方形阵1铺设好后,按照要求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一11的顶部中心处铺设第二方形阵2,第二方形阵2铺设好后,按照要求在相邻四个六角砖体二21的顶部中心处铺设第三方形阵3。
[0028]如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方形阵(1)、第二方形阵(2)、第三方形阵(3)、第四方形阵(4)和顶层方形体(5),所述底层方形阵(1)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一(11)组成,所述第二方形阵(2)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二(21)组成,所述第三方形阵(3)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三(31)组成,所述第四方形阵(4)由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六角砖体四(41)组成,所述顶层方形体(5)包括六角砖体五(51),且所述六角砖体五(5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五(52),所述底层方形阵(1)、第二方形阵(2)、第三方形阵(3)、第四方形阵(4)和顶层方形体(5)由下往上依次堆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砖体一(1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一(12),所述六角砖体二(2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六个缺口二(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动物避险栖息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征史晓涛张琼方申柱杜海峰贾贤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