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机构及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95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料机构及磨削装置,包括:上料台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台位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台上的硅棒的长度。利用检测机构判断硅棒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硅棒长度调节尾架的尺寸及磨削机构的进给距离,保证硅棒均能够被磨削机构磨削加工。采用卧式工作台并在卧式工作台上设置磨削机构和移动机构的布局设计,设备的重心低,加工稳定性更好;上料台上设置检测机构来检测硅棒的长度,实现上料自动检测,节省上料周转时间。节省上料周转时间。节省上料周转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机构及磨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及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和开放,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光伏发电领域中,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棒后通过线锯切割而成,即线切割技术。
[0003]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开方加工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高速运动的金刚线对待加工工件(例如:硅棒、蓝宝石、或其他半导体硬脆材料)进行摩擦,切出方棒,从而达到切割目的。线切割技术与传统的刀锯片、砂轮片及内圆切割相比具有效率高、产能高等优点。但切割后的硅棒表面精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工磨削。
[0004]现有的硅棒切割磨削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光伏行业对硅片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立式双工位磨削设备分别进行粗磨和精磨,整机成本高,而且需要人工移动硅块放置在磨床上以对硅棒的待加工面进行磨削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人工进行下料,操作不方便、稳定性低且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由于人工操作会存在误差,造成硅块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及磨削装置,通过检测机构对硅棒进行检测以保证硅棒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台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台位于所述卧式加工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台上的硅棒的长度。利用检测机构判断硅棒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硅棒长度调节尾架的尺寸及磨削机构的进给距离,保证硅棒均能够被磨削机构磨削加工。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滑块和位移检测机构,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所述位移检测机构能够获取所述滑块的移动距离以获取所述硅棒的长度。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抵接在硅棒的端部,位移检测机构检测滑块的移动距离,并根据预设移动距离和实际移动距离的比较判断硅棒的长度。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位移检测机构包括拉线传感器,所述拉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拉线传感器的拉线连接于所述滑块上。通过获取滑块带动拉线被拉出的距离以获取硅棒的长度。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滑块进行移动。实现对硅棒长度的自动检测。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料台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硅棒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上,且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硅棒的移动方向,保证硅棒在被滑块带动的过程中,硅棒只能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并最终被滑块挤压在上料台上,从而确
保对硅棒的精确测量,同时保证硅棒可靠地放置在上料台上。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间距,部分所述硅棒位于所述间距内。通过对顶角的限制,从而避免硅棒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使得硅棒只能沿间距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硅棒与所述滚轮滚动配合。利用滚轮将硅棒移动时的移动方式调整为滚动移动,避免硅棒与支撑板相互摩擦而造成硅棒的损坏。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多个,且所有所述滚轮沿所述硅棒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有料检测机构,所述有料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有料检测机构能够获取所述上料台上的硅棒状态。利用有料检测机构判断上料台上是否存在硅棒而控制滑块的移动,实现自动检测硅棒长度的目的。
[0015]本技术另一方便提供一种磨削装置,包括上述的移动机构。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磨削装置为卧式双工位磨削装置或卧式多工位磨削装置。卧式工作台并在卧式工作台上设置磨削机构和移动机构的布局设计,设备的重心低,加工稳定性更好,整体成本低。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8]1)采用卧式工作台并在卧式工作台上设置磨削机构和移动机构的布局设计,设备的重心低,加工稳定性更好,整体成本低;
[0019]2)采用框架及抓取结构,可实现X、Y、Z三个自由度自由活动,使设备的兼容性更强,可以搭接多工位的加工磨削区。
[0020]3)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旋向相反的丝杠带动两个夹爪进行运动,当夹紧硅棒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伺服系统反馈出硅棒的尺寸规格,使设备的上料精度更高;
[0021]4)采用移动机构对硅棒进行移动,无需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程度;
[0022]5)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旋向相反的丝杠带动两个夹爪进行运动,当夹紧硅棒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的伺服系统反馈出硅棒的尺寸规格,使设备的上料精度更高;
[0023]6)上料台上设置检测机构来检测硅棒的长度,实现上料自动检测,节省上料周转时间;
[0024]7)采用可以移动的内轴以使第一磨削结构和第二磨削结构对硅棒进行切换磨削,在同一工位上完成粗、精磨,可以避免因不同工位的丝杠和导轨自身的精度造成的加工误差,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也节省工位转换时间;
[0025]8)利用挡板形成独立的磨削区域,可以避免因磨削加工造成的硅粉和水汽对轴承座上的轴承、进给机构等运动部件产生影响,保证磨削机构的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0026]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磨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抓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抓取机构的剖视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抓取机构的另一剖视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磨削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磨削机构及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磨削机构的剖视图;
[003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磨削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8]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9]标号说明:
[0040]1、卧式加工工作台;2、磨削机构;3、移动机构;10、硅棒;31、框架;32、安装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检测机构,所述上料台位于卧式加工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台上的硅棒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滑块和位移检测机构,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所述位移检测机构能够获取所述滑块的移动距离以获取所述硅棒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机构包括拉线传感器,所述拉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料台上,且所述拉线传感器的拉线连接于所述滑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滑块进行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硅棒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上,且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杰徐公志王硕张笑笑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