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73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架、发动机、悬置组件和爆破组件;发动机通过悬置组件与车架连接;爆破组件包括爆破物、控制器和传感器,爆破物设置于悬置组件;控制器用于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爆破物爆破,以使悬置组件断裂。当传感器一旦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器可当即控制爆破物将悬置组件爆破断裂,从而使发动机脱离车架,使得发动机快速从车架上脱落,在车架变形弯曲时不会随车架后移,避免了发动机侵占前排乘坐空间的问题。避免了发动机侵占前排乘坐空间的问题。避免了发动机侵占前排乘坐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当汽车前部受到剧烈碰撞时,汽车前部发动机舱的车身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形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以便减小车内乘员受到的伤害。
[0003]然而,发动机舱车身结构发生较大变形后,也会导致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随着车身变形而后移。在较大的撞击力作用下,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往往会后移撞击前围板,因此侵占了前排乘坐空间,使得前排驾乘人员的腿部受到挤压,造成严重伤害,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撞车后对驾乘人员的施救。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车企在进行安全性能设计时,会考虑将发动机与车身纵梁连接的发动机悬置中的金属支撑部分设计为可被动断裂的结构,使得剧烈碰撞时发动机能够从车身上脱离,不随车身变形后移。但是,受实际材料的强度和制造工艺精度影响,这种设计非常难以把握,效果较差。结构设计的偏强一点,实际零件碰撞需要断裂的时候往往不能断裂;结构设计的偏弱一点,在汽车受到一些正常的冲击时又容易出现断裂;很难两全其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将发动机与车架主动断开,且可同时兼顾两者连接强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发动机、悬置组件和爆破组件;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悬置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爆破组件包括爆破物、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爆破物设置于所述悬置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所述爆破物爆破,以使所述悬置组件断裂。
[0008]在上述车辆中,当传感器一旦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器可当即控制爆破物将悬置组件爆破断裂,从而使发动机脱离车架,使得发动机快速从车架上脱落,在车架变形弯曲时不会随车架后移,避免了发动机侵占前排乘坐空间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发动机与车架的主动断裂,既能保证悬置组件支撑发动机的正常强度要求,又可在需要的时候自主爆破断裂,解决了以往两者不可兼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9]可选地,所述悬置组件包括托臂、弹性缓冲部件和壳体,所述托臂通过所述弹性缓冲部件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爆破物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托臂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爆破物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子壳,所述托臂通过所述弹性缓冲部件支撑于所述主壳的内壁;所述子壳固定于所述主壳的外壁,以围成所述容纳腔。
[0012]可选地,所述主壳和所述子壳一体铸造成型。
[0013]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并与所述爆破物抵接。
[0014]可选地,所述爆破组件还包括信号接插件,所述爆破物具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信号接插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束与所述信号接插件信号连接;所述挡板避让开所述信号接插件。
[0015]可选地,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子板,所述第一子板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内壁,所述第一子板具有接插件窗口,所述信号接插件通过所述接插件窗口贯穿所述第一子板。
[0016]可选地,所述挡板还包括第二子板,所述第二子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子板朝向所述爆破物的一侧,且环绕所述接插件窗口,并与所述爆破物抵接。
[0017]可选地,所述爆破物外包裹有塑胶,所述塑胶填充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爆破物之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出一些技术方案中发动机的悬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悬置组件100的结构装配图;
[0020]图3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悬置组件100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4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22]图5表示出图2所示结构中爆炸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表示出图2所示结构中挡板12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分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6]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有清楚的理解,下面对其应用场景进行简要介绍。
[0027]图1表示出一些技术方案中发动机的悬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些技术中,悬置组件主要包括4部分:
[0028]托臂03,其作用是连接发动机与悬置主簧02,具体可以为金属支架;
[0029]悬置主簧02,其含有橡胶或其它减振材料,作用是衰减发动机通过托臂03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
[0030]外壳体01,其作用是连接车架纵梁与悬置主簧02,进而可以固定发动机在车架上
的位置,可以采用金属支架;
[0031]外壳体01设计两处薄弱结构041和042,薄弱结构041和042的壳壁较薄且设有镂空,其作用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向车后方相对移动过程中能够迅速的断裂,使发动机不继续跟随车架纵梁变形后移。
[0032]但是,由于外壳体01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不是恒定的,当某批次外壳体01的材料机械性能较高时,该批次生产的零件在车辆碰撞时则很可能不会断裂,发动机继续跟随车架纵梁变形移动;而当某批次的外壳体01材料机械性能较低时,该批次生产的零件则有可能在正常驾驶中出现冲击断裂,影响车辆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事故。或者,当某批次生产的外壳体01壁厚较大时,该次生产的外壳体01则在车辆碰撞时则很可能不会断裂,发动机继续跟随车架纵梁变形移动;当某批次生产的外壳体01壁厚较小时,该次生产的外壳体01则有可能正常驾驶中出现冲击断裂。难以精确把握发动机外壳体01断裂的工况和时机,无法实现发动机悬置的强度要求和碰撞可断裂要求的共同需求。
[003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
[0034]图2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悬置组件100的结构装配图,图3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悬置组件100的结构爆炸图,图4表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控制原理示意图,请结合图2、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架、发动机、悬置组件100和爆破组件4;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发动机、悬置组件和爆破组件;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悬置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爆破组件包括爆破物、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爆破物设置于所述悬置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所述爆破物爆破,以使所述悬置组件断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组件包括托臂、弹性缓冲部件和壳体,所述托臂通过所述弹性缓冲部件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爆破物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托臂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爆破物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子壳,所述托臂通过所述弹性缓冲部件支撑于所述主壳的内壁;所述子壳固定于所述主壳的外壁,以围成所述容纳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和所述子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恒韩全友郭梦梦唐广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