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1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电路原理设计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解决了目前的变压节能电路节能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包括A相、B相和C相,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A相电芯和A相次级线圈,B相包括B相初级线圈、B相电芯和B相次级线圈,C相包括C相初级线圈、C相电芯和C相次级线圈,A相次级线圈、B相次级线圈和C相次级线圈均分体设置,A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B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B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C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C相次级线圈中间段替换为A相次级线圈的中间段。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以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滤波节能的目的。滤波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电路原理设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能源紧缺以及因能源过度消耗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能源需求与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0003]电能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能源供给。随着电网负荷越来越大、全国用电量飞速增长,大量电能在无形之中损耗与浪费;根据市场调研与分析可知,目前电能浪费的主要因素是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污染严重以及电压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中国能否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能源供应的充足,而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因此节电节能显得非常重要,节电节能已经成为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
[0004]节电节能技术和节电设备的研发在国外已经发展了40多年。传统节电技术主要有电抗器节能、滤波器节能、稳压调压节能、变频器节能等多种节电技术,主要应用的领域局限于小负载的灯光照明以及部分动力节能,发展得较好的就是大功率空调、风机、水泵的高压变频技术和大温差蓄冷技术,这些技术确实也取得了较高的节电率,但由于他们的局限性和局部节能的情况,必将逐步被系统型节能技术所取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变压节能电路因具有结构局限导致节能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以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包括A相、B相和C相,所述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A相电芯和A相次级线圈,所述B相包括B相初级线圈、B相电芯和B相次级线圈,C相包括C相初级线圈、C相电芯和C相次级线圈,所述A相次级线圈、B相次级线圈和C相次级线圈均为分体设置,所述A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A相次级线圈、第二A相次级线圈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所述B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B相次级线圈、第二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所述C相次级线圈包括第一C相次级线圈、第二C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
[0008]所述第一A相次级线圈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B相次级线圈连通;所述第一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C相次级线圈连通;所述第一C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之间通过所述第二A相次级线圈连通。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相Z型自耦调零调压滤波节能电路”中采用Z型的电路连接方式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把每一相线圈都分成多个线圈,并可通
过单片机智能控制及外部电路完成节能设备需要的组合和接法,以稳定输出电压、均衡三相电源、消除杂波干扰,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相、B相和C相的初级线圈上设置端点

和端点

,所述A相、B相和C相的次级线圈上分别设置端点

、端点

、端点

、端点

、端点

、和端点

,且端点

和端点

均设置在第一A相次级线圈、第一B相次级线圈和第一C相次级线圈上,端点

、端点

、端点

、和端点

均设置在所述第三A相次级线圈、第三B相次级线圈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上,所述A相、B相和C相上的端点

与端点

分别短接,且A相、B相和C相上的端点

或端点

或端点

或端点

之间短接并接零N。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输入为3Φ4W线电压AC400V条件下,且需要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70V时,将A/B/C三相7

6短接,同时将三相线圈尾端抽头端点

短接并接零N即可。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输入为3Φ4W线电压AC400V条件下,且需要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75V时,将A/B/C三相7

6短接,同时将三相线圈尾端抽头端点

短接并接零N即可。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输入为3Φ4W线电压AC400V条件下,且需要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80V时,将A/B/C三相7

6短接,同时将三相线圈尾端抽头端点

短接并接零N即可。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输入为3Φ4W线电压AC400V条件下,且需要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85V时,将A/B/C三相7

6短接,同时将三相线圈尾端抽头端点

短接并接零N即可。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三相Z型自耦调零调压滤波节能电路”中采用Z型的电路连接方式打破了传统变压器各相之间相互独立的接法,把每一相线圈都分成多个线圈,并可通过单片机智能控制及外部电路完成节能设备需要的组合和接法,以稳定输出电压、均衡三相电源、消除杂波干扰,达到稳压、滤波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中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70V时电路接线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75V时电路接线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中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80V时电路接线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中输出为3Φ4W线电压AC385V时电路接线图。
[0021]附图标记:1、A相初级线圈;2、A相电芯;3、A相次级线圈;3

1、第一A相次级线圈;3

2、第二A相次级线圈;3

3、第三A相次级线圈;4、B相初级线圈;5、B相电芯;6、B相次级线圈;6

1、第一B相次级线圈;6

2、第二B相次级线圈;6

3、第三B相次级线圈;7、C相初级线圈;8、C相电芯;9、C相次级线圈;9

1、第一C相次级线圈;9

2、第二C相次级线圈;9

3、第三C相次级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
方式不仅限于此。
[0023]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结合图1所示,包括A相、B相和C相,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1、A相电芯2和A相次级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包括A相、B相和C相,所述A相包括A相初级线圈(1)、A相电芯(2)和A相次级线圈(3),所述B相包括B相初级线圈(4)、B相电芯(5)和B相次级线圈(6),C相包括C相初级线圈(7)、C相电芯(8)和C相次级线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次级线圈(3)、B相次级线圈(6)和C相次级线圈(9)均为分体设置,所述A相次级线圈(3)包括第一A相次级线圈(3

1)、第二A相次级线圈(3

2)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3

3);所述B相次级线圈(6)包括第一B相次级线圈(6

1)、第二B相次级线圈(6

2)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6

3);所述C相次级线圈(9)包括第一C相次级线圈(9

1)、第二C相次级线圈(9

2)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9

3);所述第一A相次级线圈(3

1)和第三A相次级线圈(3

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B相次级线圈(6

2)连通;所述第一B相次级线圈(6

1)和第三B相次级线圈(6

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C相次级线圈(9

2)连通;所述第一C相次级线圈(9

1)和第三C相次级线圈(9

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A相次级线圈(3

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Z型自耦调零变压滤波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相和C相的初级线圈上设置端点

和端点

,所述A相、B相和C相的次级线圈上分别设置端点

、端点

、端点

、端点

、端点

、和端点

,且端点

和端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金鳌郑奕庆陆雯彬卓泽禄张海江包家顺类成民柯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稳压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