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96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8
本申请涉及化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套接在沉降槽周围的保温夹套、水循环装置和尾气回收装置,保温夹套内设有热水管;尾气回收装置包括烟管和与烟管连通的水气换热器,烟管的入气端通入黄磷尾气,烟管的出气管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出水管和回水管,出水管与水气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水气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夹套热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热水管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接。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保温措施热水加热效率低,影响系统水平衡的问题。影响系统水平衡的问题。影响系统水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磷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磷泥,为提高磷资源利用率,通常会将磷泥回收提取黄磷。在黄磷生产装置后系统中沉降槽是整个装置的关键设备,主要功能为沉降系统喷淋污水中的泥磷,并对其沉降后的泥磷中黄磷进行再次回收。因现有的沉降槽无保温系统,导致磷泥的回收效果不佳,需要增加保温措施。
[0003]国内化工行业的保温措施主要以夹套热水、槽内蒸汽保温为主;其中夹套热水的水源主要使用蒸汽对热水加热,热转换效率低,导致黄磷装置整体保温能力不足;若采用槽内蒸汽进行保温,蒸汽液化凝结会导致系统水平衡正增长,不利于生产。因此,需要对现有保温措施进行改进,解决热水加热效率低,影响系统水平衡的问题,并用于沉降槽的保温,从而提高磷泥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解决现有保温措施热水加热效率低,影响系统水平衡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套接在沉降槽周围的保温夹套、水循环装置和尾气回收装置,保温夹套内设有热水管;尾气回收装置包括烟管和与烟管连通的水气换热器,烟管的入气端通入黄磷尾气,烟管的出气管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出水管和回水管,出水管与水气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水气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夹套热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热水管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接。
[0006]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黄磷生产过程的高温尾气对循环水进行升温,并将升温的热水用于对沉降槽进行保温,从而提高磷泥的回收效率;采用此方案进行保温,无需向沉降槽内通入蒸汽,从而不会对系统水平衡产生影响;黄磷尾气温度约为1500℃远高于蒸汽的温度110

250℃,热水加热效率高,同时实现了黄磷尾气回收利用,通过本装置使得黄磷尾气消耗量增加24%。
[0007]进一步,所述水气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一级换热器位于二级换热器与废气处理装置之间,一级换热器与二级换热器之间连接有升温管,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内水先经过一级换热器进行一次升温,然后通过升温管进入二级换热器内进行二次升温。黄磷尾气的高温烟气先与二级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后降温后的尾气与一级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降温,实现黄磷尾气的梯级利用,提高尾气热量的利用率;循环水通过二次升温提高了升温换热效率。
[0008]进一步,所述水气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重叠设有多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气腔和水腔,气腔与水腔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通过将水腔、气腔设置为凹凸结构可增加
换热面积,提高水气换热效率。
[0009]进一步,所述烟管的入气端与水气换热器之间设有滤网,滤网倾斜设置在烟管内且与烟管内壁可拆卸连接,滤网下方的烟管开口且设有回收盒,回收盒与烟管滑动连接。在黄磷尾气中存在部分小颗粒黄磷随着烟气排出至烟管,通过滤网阻挡烟气中的黄磷颗粒,被滤网阻挡的颗粒可顺着滤网落入回收盒内进行回收,同时可通过滤网阻挡烟气中的杂物颗粒。
[0010]进一步,所述保温夹套内还设有蒸汽管道和温度传感器,蒸汽管道外接有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显示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连接。通过显示器观察夹套内温度,当热水保温温度不满足需求时,可打开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蒸汽管道内,从而提高保温温度。
[0011]进一步,所述热水管与蒸汽管道为相互交叠的S型。通过设置为S型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
[0013]图2为水气换热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保温夹套1、热水管11、蒸汽管12、蒸汽发生器13、烟管2、滤网21、回收盒22、一级换热器31、二级换热器32、水腔33、气腔34、出水管41、升温管42、回水管43、水泵44。
[0016]实施例1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套接在沉降槽周围的保温夹套1、水循环装置和尾气回收装置,保温夹套1内设有热水管11;尾气回收装置包括烟管2和与烟管2连通的水气换热器,烟管2的入气端通入黄磷尾气,烟管2的出气管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出水管41和回水管43,出水管41与水气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水气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夹套1热水管11的入水口连接,热水管11的出水口与回水管43连接。
[0017]水气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31和二级换热器32,一级换热器31位于二级换热器32与废气处理装置之间,一级换热器31与二级换热器32之间连接有升温管42,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41内水先经过一级换热器31进行一次升温,然后通过升温管42进入二级换热器32内进行二次升温;当一级换热与二级换热器32之间存在高度落差时,在升温管42连接水泵44,用于将水从一级换热器31提升至二级换热器32。
[0018]如图2所示,水气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重叠设有多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气腔34和水腔33,气腔34与水腔33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通过将水腔33、气腔34设置为凹凸结构可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水气换热效率。如图1所示,循环水流动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呈90
°
交叉。
[0019]循环水从水箱经过出水管41进入一级换热器31进行一次升温换热,升温后的循环水经过升温管42后进入二级换热器32进行二次升温,二次升温后循环水进入夹套1的热水管11内,然后循环水经过热水管11的出水口进入水箱的回水管43,然后进入水箱内;黄磷尾气的高温烟气先与二级换热器32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后降温后的尾气与一级换热器31进
行二次换热降温,实现黄磷尾气的梯级利用,提高尾气热量的利用率;循环水通过二次升温提高了升温换热效率。
[0020]通过黄磷生产过程的高温尾气对循环水进行升温,并将升温的热水用于对沉降槽进行保温,从而提高磷泥的回收效率;采用此方案进行保温,无需向沉降槽内通入蒸汽,从而不会对系统水平衡产生影响;黄磷尾气温度约为1500℃远高于蒸汽的温度110

250℃,热水加热效率高,同时实现了黄磷尾气回收利用,通过本装置使得黄磷尾气消耗量增加24%。
[0021]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烟管2的入气端与水气换热器之间设有滤网21,滤网21倾斜设置在烟管2内且与烟管2内壁可拆卸连接,滤网21下方的烟管2开口且设有回收盒22,回收盒22与烟管2滑动连接。在黄磷尾气中存在部分小颗粒黄磷随着烟气排出至烟管2,通过滤网21阻挡烟气中的黄磷颗粒,被滤网21阻挡的颗粒可顺着滤网21落入回收盒22内进行回收,同时可通过滤网21阻挡烟气中的杂物颗粒。
[0022]保温夹套1内还设有蒸汽管12道和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在沉降槽周围的保温夹套、水循环装置和尾气回收装置,保温夹套内设有热水管;尾气回收装置包括烟管和与烟管连通的水气换热器,烟管的入气端通入黄磷尾气,烟管的出气管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出水管和回水管,出水管与水气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水气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夹套热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热水管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泥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和二级换热器,一级换热器位于二级换热器与废气处理装置之间,一级换热器与二级换热器之间连接有升温管,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内水先经过一级换热器进行一次升温,然后通过升温管进入二级换热器内进行二次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初王权顶段仕东何润林蒋成义祝萌韦国祖罗文龙丁大祥甘元超李坤李洪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瓮福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