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驱动一个或多个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包括一个用以产生具有一固定频率矩形波电压的矩形波发生器,其输出端与一个电致发光(EL)元件及一个线圈串联连接,该线圈的感量设计得大于其谐振状态所呈现的电感量。只调整该线圈的电感量就可得出一个适合于EL元件的、预定的近似于正弦波的驱动电压,因此,即使EL元件随时间延续而发生变化,其端电压仍能被升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驱动一个或多个电致发光元件(electroluminescentelement,下文简称为“EL元件”)的一种驱动电路。在如图4所示的传统的EL元件驱动电路中,直流输入电压Vcc借助于晶体管Tr通断工作而施加在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上,然后被变换为较高的交流电压并施加在EL元件1上。变压器T的次级侧形成一个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包括次级绕组N2的电感和EL元件1的电容。施加在EL元件1上的电压和频率取决于EL元件1的电容。图4中的R1和R2是电阻器,C1和C2是电容器。上文提到的EL元件是容性负载,在设计变压器T时必须考虑EL元件的电容量。更具体地说,应根据EL元件1各自的幅射区来设计。这样的一种单独设计是必需的,或者说,用同一电压和频率来驱动是不可能的。此外,随时间延续,EL元件1的阻抗会因老化而加大,施加在EL元件上的电压和频率也需相应增高。这种传统的驱动电路的缺点是变压器必须根据作为负载的EL元件1的电容量来设计,这使驱动电路难以实现小型化;提高驱动频率会降低阻抗而增加功耗,这会增加EL元件的劣化。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EL元件寿命延长,而且体积小的EL元件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的EL元件驱动电路包括一个矩形波发生器,用以产生具有固定频率的矩形波电压,以及包括一个线圈,该线圈串联连接在该发生器的输出端与EL元件之间,该线圈的电感量设计得比它在谐振状态时呈现的电感量大一些。在本专利技术的EL元件驱动电路中,由于线圈3的电感量取值适当,因而在EL元件上施加了具有固定频率的电压。又由于线圈3的电感量设计得大于其在谐振状态时的电感量,因此在EL元件因随时间延续产生的变化而电容量减小时其端电压增加。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从矩形波发生器2的输出端看入的等效电路图;图3示出表示EL元件1的端电压Vc与线圈3的电感量L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图;图4示出一种传统的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以驱动EL元件的一种驱动电路。该电路包括作为负载的一个EL元件1;一个矩形波发生器2,其上施加一交流或直流的输入,用以产生具有固定频率f的矩形波电压;及一个线圈3,其电感量设计得大于其在谐振频率时的电感量,并且串联连接在该发生器2的输出端与EL元件1之间。在工作时,矩形波发生器2产生具有一固定频率f的电压,该频率与作为负载的EL元件1无关。如果发生器2的输出侧的线圈3设计得具有适当的电感量,则在EL元件1上施加了一个近似于矩形波的、具有一固定频率的驱动电压。于是,EL元件1能够稳定地发光。图2示出从矩形波发生器2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路图。对于所施加的固定频率矩形波输出电压来说,矩形波发生器2的输出侧可看作为一个RCL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包括具有电阻R的电阻器、具有电感L的线圈、以及具有电容C的电容器。为此,在谐振状态时EL元件1上的端电压Vc可由下式表示Vc=QE (式中Q=L/C/R]]>)通过适当地确定所产生的矩形波电压E的电平和线圈3的电感量,一个具有预定电平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压就会施加在EL元件1上。图3示出了表明EL元件1的端电压Vc与线圈3的电感量L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图。如图所示,Vc-L曲线在谐振点上有一个峰。EL元件1的特点是其电容量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减小。据此,在以一固定频率运行一段时间t以后,谐振条件L=1/ω2C(式中ω为角频率)提高,结果使Vc-L曲线向右移。为了在一固定频率条件下使EL元件1得到某一预定的端电压,就要使线圈3的电感量L为数值L1,数值L1大于谐振状态时的电感量L0。虽然EL元件1的电容量由于时间的延续而减小,但是端电压却从V1增长到较高的电压V2。作为对比,如果使线圈3的电感量L确定为比谐振电感量低的数值L2时,EL元件的端电压Vc减小了。其结论是,尽管EL元件1的各种条件例如它的辐射表面面积是变化的,但是只要调节输出线圈3的电感量就可在EL元件上施加一个适合于EL元件1的预定的近似于E弦波的驱动电压。尚且由于线圈3的电感量建立得比其谐据数值大,因而不管EL元件1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其端电压升高但频率依然不变,从而能使EL元件1延长寿命。与传统的EL元件1相对比,它再不需要为每个EL元件单独设计变压器,因而可以设计尺寸小的矩形波发生器2。再有,另一种安排,亦即多个各有一个线圈3和一个EL元件1相串联的电路相互并联连接也是可能的,以驱动多个EL元件1使得每个EL元件1都各以一个单独的电压来驱动,并且各自的开-关操作可独立地进行。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再需要为每个EL元件单独设计变压器,因而减小体积,而且不管EL元件随着时间延续发生变化,但其端电压升高而频率依然不变,因此可使EL元件延长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电致发光(EL)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波发生器(2),用以产生具有一固定频率的矩形波电压,及一个线圈(3),它串联连接在上述矩形波发生器(2)的输出端与EL元件(1)之间,所述的线圈(3)被设计得使其电感量比其谐振状态所呈现的电感量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多个各有一个线圈(3)和一个EL元件(1)相串联的电路相互并联连接。全文摘要用以驱动一个或多个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包括一个用以产生具有一固定频率矩形波电压的矩形波发生器,其输出端与一个电致发光(EL)元件及一个线圈串联连接,该线圈的电感量设计得大于其谐振状态所呈现的电感量。只调整该线圈的电感量就可得出一个适合于EL元件的、预定的近似于正弦波的驱动电压,因此,即使EL元件随时间延续而发生变化,其端电压仍能被升高。文档编号H05B33/08GK1063197SQ9111268公开日1992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望月林洋, 森喜重, 近藤文夫 申请人:斯坦利电气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发光(EL)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波发生器(2),用以产生具有一固定频率的矩形波电压,及一个线圈(3),它串联连接在上述矩形波发生器(2)的输出端与EL元件(1)之间,所述的线圈(3)被设计得使其电感量比其谐振状态所呈现的电感量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林洋,森喜重,近藤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利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