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3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包括反光膜本体,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基层、反光层和耐候层,反光层和耐候层之间设有渐变层,所述渐变层包括由下至上叠设的氧化硅层和氧化钛层,所述反光膜本体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所述氧化钛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其解决了现有反光膜颜色单一问题,丰富反光膜的色彩。丰富反光膜的色彩。丰富反光膜的色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渐变式反光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光膜
,尤其涉及一种渐变式反光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玻璃微珠结构反光技术的反光材料产品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成熟技术产品时,但其颜色均较为单一,而单调的反光色彩,已然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因此多彩丰富的反光技术,变幻反射色光的高端技术是生活发展、技术创新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渐变式反光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包括反光膜本体,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基层、反光层和耐候层,反光层和耐候层之间设有渐变层,所述渐变层包括由下至上叠设的氧化硅层和氧化钛层,所述反光膜本体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所述氧化钛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
[0005]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氧化硅层的折射率为1.2

1.6。
[0006]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氧化钛层的折射率为2.0

2.5。
[0007]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反光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彩色金属化合物反射层和微棱镜树脂层。
[0008]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彩色金属化合物反射层为七彩镭射金粉混合荧光粉粒的反射层。
[0009]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基层为ABS薄膜。
[0010]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耐候层为具有防老化填料以及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的树脂层。<br/>[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渐变层,所述渐变层由氧化钛层与氧化硅层组成,由于氧化钛层与氧化硅层的组合对光的干涉效果明显,丰富本技术反光膜的的光学色彩;进一步,氧化硅层的折射率为1.2

1.6,氧化钛层的折射率为2.0

2.5,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本技术反光层的反光效果;本技术采用七彩镭射金粉混合荧光粉形成反射层,进一步丰富了本技术反光膜的色彩,使其能够反射出似彩虹效果的彩色反射光,同时,荧光粉使本技术在白天使用时,荧光颗粒受到光线照射,使得夜间使用时,荧光颗粒将持续发亮,荧光颗粒发出的微光被微棱镜树脂层反射增亮,解决夜间无灯光反光膜不能发光的问题,耐候层为具有防老化填料以及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的树脂层,大大延长了本技术反光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标:
[0014]1、基层;2、反光层;21、反射层;211、七彩镭射金粉;212、荧光粉粒;22、微棱镜树脂层;3、渐变层;31、氧化硅层;32、氧化钛层;4、耐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包括反光膜本体,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基层1、反光层2、渐变层3和耐候层4,其中,所述基层1为ABS薄膜,所述反光层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彩色金属化合物反射层21和微棱镜树脂层22,所述彩色金属化合物反射层21为七彩镭射金粉211混合荧光粉粒212的反射层21,所述渐变层3包括由下至上叠设的氧化硅层31和氧化钛层32,所述反光膜本体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氧化硅层31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所述氧化钛层32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所述耐候层4为具有防老化填料以及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的树脂层。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硅层31的折射率为1.2

1.6,优选为1.0

1.3,所述氧化钛层32的折射率为2.0

2.5,优选为1.0

1.3,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本技术反光层2的反光效果。
[0018]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微棱镜树脂层22也可以采用常见的玻璃微珠树脂层替代。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渐变层3,所述渐变层3由氧化钛层32与氧化硅层31组成,由于氧化钛层32与氧化硅层31的组合对光的干涉效果明显,丰富本技术反光膜的的光学色彩;本技术采用七彩镭射金粉211混合荧光粉形成反射层21,进一步丰富了本技术反光膜的色彩,使其能够反射出似彩虹效果的彩色反射光,同时,荧光粉使本技术在白天使用时,荧光颗粒受到光线照射,使得夜间使用时,荧光颗粒将持续发亮,荧光颗粒发出的微光被微棱镜树脂层22反射增亮,解决夜间无灯光反光膜不能发光的问题,耐候层4为具有防老化填料以及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的树脂层,大大延长了本技术反光膜的使用寿命。
[0020]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包括反光膜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基层、反光层和耐候层,反光层和耐候层之间设有渐变层,所述渐变层包括由下至上叠设的氧化硅层和氧化钛层,所述反光膜本体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所述氧化钛层的厚度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式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层的折射率为1.2

1.6。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志群杨乾娟伍隆军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夜航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