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志雄专利>正文

弧形云母材料面板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96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适应弧底锅加热的弧形面板电磁炉的外型,并公开了以云母作为电磁炉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以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代替一般电磁炉反馈线圈电路,使电磁炉面板不易破裂,提高电磁炉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炉面板型状、材料以及电磁炉内部电路设计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弧形云母材料面板,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磁炉。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电磁炉的面板是平面的,缺点是只适应平底锅的使用;电磁炉的面板采用微晶玻璃材料制造的,其缺点是造价高,比较脆弱,与电磁炉外壳粘比较困难;电磁炉的内部线路采用反馈线圈,缺点是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安装时如果把极性插反,会烧坏电磁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电磁炉存在的缺点,研制一种弧形云母材料面板,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的电磁炉。弧形的面板可以适应各种型状底面的锅,云母材料的面板不易破裂,与电磁炉的外壳粘结容易,造价低;电磁炉内部电路,设计一种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代替反馈线圈,使加工工艺简化,不会烧坏电磁炉,提高电磁炉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用云母材料经过热压处理后制成弧形电磁炉面板,把电磁炉内部的电路中的反馈线圈撤掉,并且在原电路基础上增加一组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微分电路和降压电路,取出同步脉冲,达到频率同步自动跟踪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弧形云母材料面板和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有效地解决了一般电磁炉上述的缺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采用云母材料经加热加压工艺处理后制成中心呈凹曲弧形11的云母材料面板12,在表面喷涂玻璃、陶瓷、釉材料或氟塑料形成喷涂层,使云母材料面板12美观、光滑、绝缘、耐磨损。在云母材料面板12的上面,安装2至10条支承座13。在电磁炉外壳10的内部的电路,采用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其工作原理如附图2集电极8输出的高压脉冲经电阻1、电阻2分压后,产生幅度合适的脉冲,脉冲经电容3、电阻4耦合输出双极性脉冲,提高了原脉冲的过零点。双极性脉冲经电容6、电阻7分压偏置后,产生对称的同步脉冲,并送HCF-100进行同步跟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是按附图1的电路联接电阻和电容,其中由电阻4、电阻5、电阻7和电容6组成的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中,电阻4为5.1至50K,电阻5为0.2至10K,电阻7为5.1至100K,电容6为0.01至1u。权利要求1.弧形云母材料面板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磁炉,其特征是上述的弧形云母材料面板是采用云母材料经加热加压工艺处理后制成中心呈凹曲弧形11的云母材料面板12,在表面喷涂玻璃、陶瓷、釉材料或氟塑料喷涂层,在电磁炉外壳10的内部的电路,采用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集电极8输出的高压脉冲经电阻1、电阻2分压后,产生幅度合适的脉冲,脉冲经电容3、电阻4耦合输出双极性脉冲,双极性脉冲经电容6、电阻7分压偏置后,产生对称的同步脉冲,并送HCF-100进行同步跟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适应弧底锅加热的弧形面板电磁炉的外型,并公开了以云母作为电磁炉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以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代替一般电磁炉反馈线圈电路,使电磁炉面板不易破裂,提高电磁炉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24C7/02GK1187102SQ9612212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邓志雄 申请人:邓志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弧形云母材料面板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磁炉,其特征是上述的弧形云母材料面板是采用云母材料经加热加压工艺处理后制成中心呈凹曲弧形11的云母材料面板12,在表面喷涂玻璃、陶瓷、釉材料或氟塑料喷涂层,在电磁炉外壳10的内部的电路,采用阻容式频率自动跟踪电路,集电极8输出的高压脉冲经电阻1、电阻2分压后,产生幅度合适的脉冲,脉冲经电容3、电阻4耦合输出双极性脉冲,双极性脉冲经电容6、电阻7分压偏置后,产生对称的同步脉冲,并送HCF-100进行同步跟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邓志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