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TEC专利>正文

电源装置和放电灯点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93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高次谐波成分,并且峰值因数得到改善的电源电压和放电灯点灯装置。工频交流电源e连接有全波整流电路1,连接有电容较大的第一电容器C1、二极管D1和电容较小的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2连接有充电用电容器C3、电感器L1和二极管D2的局部平滑电路。并且连接有逆变器变压器Tr1初级绕组Tr1a及第一谐振电容器C4的并联谐振电路4和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晶体管Q1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谐振电容器C5。逆变器变压器Tr1次级绕组Tr1b连接有荧光灯FL的灯丝FL1和FL2,这些灯丝FL1、FL2连接有启动用电容器C6。(*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和放电灯点灯装置。以往,作为这种放电灯点灯装置,知道有例如日本特开平5-211774号公报记载的构成。该特开平5-211774号公报记载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全波整流电路与工频交流电源连接,该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端子与谐振电容器及逆变器变压器所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和晶体管串联联接,构成逆变器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与包含充电用电容器、电感器及第一二极管的串联电路、电感器以及在第一二极管与晶体管之间连接的第二二极管在内的局部平滑电路连接,逆变器变压器与荧光灯连接。这样,便对晶体管进行高频开关动作,在逆变器变压器上感应高频交流电压,由高频交流电流使荧光灯高频点灯。具体来说,晶体管在全波整流电路电压较高区间导通时,由全波整流电路、充电用电容器、电感器、第二二极管、晶体管和全波整流器对充电用电容器充电。晶体管截止时,电感器的磁能通过第二二极管续流。电感器一旦释放出磁能,第二二极管便截止,晶体管电压加在第二二极管上。这时,充电用电容器按照晶体管导通截止之比充电得到比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低的电压。输入电压比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压低时,充电用电容器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电感器向逆变器电路释放充电能量,向逆变器电路提供近乎直流的电压,改善功率因数,提高至0.9左右。但该特开平5-211774号公报记载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由于充电用电容器和局部平滑电路等输出的电压不足,因而峰值因数有些问题。晶体管在对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区间截止时,通过电感器对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电流,当晶体管截止时,靠电感器磁能的作用,在电感器、第二二极管、谐振电容器和充电用电容器中流过电流,因而逆变器电路振荡能量以及其他能量便输入谐振电容器。第二二极管导通期间的第一二极管电压,为晶体管电压,电感器上还加上减去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压的值的电压,因此有必须提高各个元件的耐压,而难以小型化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手段;并联连接在该整流手段输出端子上的第一电容器;以正极串联连接在该第一电容器一端的二极管;通过该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具有电感元件和充电用电容器,与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向该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局部平滑电路;具有含有第一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和与该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局部平滑电路并联连接,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逆变器电路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高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提供输入电流,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低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局部平滑电路提供输入电流,通过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使并联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容器产生谐振动作,减小高次谐波,同时使谐振电流流入第二电容器,提高高频输出的峰值因数。本专利技术包括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与该第一电容器连接的整流手段;与该整流手段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具有电感元件和充电用电容器,与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向该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局部平滑电路;具有含有第一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和与该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局部平滑电路并联连接,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逆变器电路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高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提供输入电流,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低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局部平滑电路提供输入电流,通过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使并联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容器产生谐振动作,减小高次谐波,同时使谐振电流流入第二电容器,提高高频输出的峰值因数。本专利技术包括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手段;并联连接在该整流手段输出端子上的第一电容器;与该第一电容器连接的二极管;与该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具有电感元件和充电用电容器,通过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向该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所述第二电容器和二极管与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局部平滑电路;具有含有第一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和与该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局部平滑电路并联连接,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逆变器电路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高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提供输入电流,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低于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平时,由局部平滑电路提供输入电流,通过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使并联谐振电路和第二谐振电容器产生谐振动作,减小高次谐波,同时使谐振电流流入第二电容器,提高高频输出的峰值因数。由于包括一根据整流手段输出电平使二极管短路的短路手段,因而通过使谐振点变化,来减轻加在开关元件上的负担。而且,包括使第二电容器电容可变的电容可变手段,因而使得第二电容器电容适宜,在第二电容器电压较低的状态下使电压值下降为0,进一步减小高次谐波。此外,第一谐振电容器和第二谐振电容器电容基本相等,因而使波形得到进一步改善。本专利技术包括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手段;具有含有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和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以及一局部平滑电路,具有电感器,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充电的充电用电容器和按该充电用电容器放电电流极性连接的第一二极管所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感器和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开关元件之间、按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极性连接的第二二极管,和与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和电感器并联连接、其极性为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充电时所述电感器所贮存的磁能流过所述充电用电容器这种极性的第三二极管。充电用电容器及电感器的串联电路通过第三二极管向电感器充电的电压返回至充电用电容器,当开关元件在充电用电容器充电期间截止的时候,电感器磁能经电感器、第三二极管和充电用电容器这一路径对充电用电容器进一步充电,第二二极管所流的电流仅仅在充电期间开关元件导通区间流过,当开关元件截止时,开关元件所产生的电压全部加在第二二极管上,可减小第一二极管和电感器上所加的电压,使耐压下降,达到小型化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手段;并联连接在该整流手段输出端子上的第一电容器;以正极串联连接在该第一电容器一端的二极管;通过该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具有含有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和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以及一局部平滑电路,具有电感器,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充电的充电用电容器和按该充电用电容器放电电流极性连接的第一二极管所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感器和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开关元件之间、按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极性连接的第二二极管,和与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和电感器并联连接、其极性为所述充电用电容器充电时所述电感器所贮存的磁能流过所述充电用电容器这种极性的第三二极管。逆变器电路当整流手段输出电平高于充电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手段; 并联连接在该整流手段输出端子上的第一电容器; 以正极串联连接在该第一电容器一端的二极管; 通过该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 具有电感元件和充电用电容器,与以比所述整流手段输出的最大瞬时电压值低的电压向该充电用电容器充电的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局部平滑电路; 具有含有第一谐振电容器和谐振电感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与该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和与该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的第二谐振电容器,与所述局部平滑电路并联连接,通过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产生高频电压的逆变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正洋平冈敏行久保田洋武田哲史山本一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TEC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