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孔产品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生产中,因为镶针尺寸太细导致端部会受重力影响弯曲,进而造成微孔成型精度差的问题;其包括内部设置有动模仁的动模与内部设置有定模仁的定模,动模仁与定模仁在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的模腔,动模仁内设置有伸入模腔的镶针,定模仁靠近模腔的端面上嵌设有对接块,对接块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镶针尖端的孔洞,镶针的尖端形成弧形;弧形结构的镶针尖端,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镶针端部滑入孔洞内,带有孔洞的对接块相对于刀鞘,对镶针起到保护作用,也对镶针起到承托作用,使其在横向上保持笔直避免弯曲。上保持笔直避免弯曲。上保持笔直避免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微孔产品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成型带有微孔的产品,一般采用将针状镶件戳进模腔中,通过围绕镶件注塑成型,镶件抽出后原有位置就形成微孔。当微孔的尺寸足够小,例如1mm或更小时,对应的镶针端部的直径也不会超过1mm。由于注塑机或相应设备的布局不方便改动,因此本公司仍然采用常见的左右合模的生产方式,镶针也是横向放置,不过在生产时发现,由于镶针的尺寸太细,会在其端部受重力影响产生细微的弯曲,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生产的精度,模具在多次开模合模后,镶针的尖头也容易磨损,模具寿命短。因此在本背景下设计一款注塑模具来改变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生产中,因为镶针尺寸太细导致端部会受重力影响弯曲,进而造成微孔成型精度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内部设置有动模仁的动模与内部设置有定模仁的定模,所述动模仁与定模仁在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的模腔,所述动模仁内设置有伸入模腔的镶针,所述定模仁靠近模腔的端面上嵌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镶针尖端的孔洞,所述镶针的尖端形成弧形。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动模仁远离模腔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司筒,所述镶针嵌设于司筒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镶针包括底座、主体、成型端与伸出端,所述底座与司筒的端面贴合并与动模仁的端面齐平,所述主体设于司筒内部,所述成型端为伸入模腔内,所述伸出端伸入至孔洞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伸出端的端部为半球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模端部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通过流道连接于各模腔,所述流道的端部设置有分道,所述分道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从模腔的两侧接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动模与定模的四条边线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分别设置有对接的凹块与凸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模与定模仁内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由定模顶部穿入,随后弯折进入定模仁,在定模仁内向下方延伸,并弯折穿入定模内,最终从定模的底部穿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模腔设置有对称的四组,所述水道设置有对称的两组,所述水道设
于对接块的外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弧形结构的镶针尖端,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镶针端部滑入孔洞内,带有孔洞的对接块相对于刀鞘,对镶针起到保护作用,也对镶针起到承托作用,使其在横向上保持笔直避免弯曲;孔洞能防止镶针在无尖端束缚的情况下,多次合模开模造成镶针快速弯曲,进而降低了换针的频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镶针的伸出端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多次合模的碰撞刮擦下,相对经久耐磨,具有一定长度的伸出端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模具的外部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模腔处的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隐去动模与定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隐去动模仁后的其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模腔处的剖面图;
[0021]图6为图5中A处区域的放大图;
[0022]图7为镶针、司筒与产品的爆炸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动模仁;2、定模仁;3、镶针;31、底座;32、主体;33、成型端; 34、伸出端;4、对接块;5、司筒;6、浇口;7、流道;8、分道;9、凹块; 10、凸块;11、水道;12、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7]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
…
下”、“在
…
下面”、“下面的”、“在
…
之下”、“在
…
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
…
下面”和“在
…
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0028]如图1
‑
7所示,一种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12的注塑模具,包括内部设置有动模仁1的动模与内部设置有定模仁2的定模,动模仁1与定模仁2在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的模腔,动模仁1内设置有伸入模腔的镶针3,定模仁 2靠近模腔的端面上嵌设有对接块4,对接块4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镶针3 尖端的孔洞,镶针3的尖端形成弧形。
[0029]弧形结构的镶针3尖端,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镶针3端部滑入孔洞内,带有
孔洞的对接块4相对于刀鞘,对镶针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镶针3在无尖端束缚的情况下,多次合模开模造成镶针3快速弯曲,会大大提高换针的频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对接块4嵌设于定模仁2的端面上,可跟随不同镶针3随时更换,随着生产的进行,对接块4的孔洞处也会有磨损缺失,因此对接块4可设置为矩形结构,在磨损后可将方型的对接块4旋转90度或者180度,多次利用。
[0030]动模仁1远离模腔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司筒5,镶针3 嵌设于司筒5内。司筒5提高了装配精度,提高了耐磨性,定期更换司筒5 与镶针3也更为方便。镶针3包括底座31、主体32、成型端33与伸出端34,底座31与司筒5的端面贴合并与动模仁1的端面齐平,主体32设于司筒5 内部,成型端33为伸入模腔内,伸出端34伸入至孔洞内。底座31起到抵接固定的作用,主体32比微孔直径要略大,起到主体32支撑的作用,成型端33按照成型要求定型,本方案中重点在于镶针3的伸出端34,伸出端34 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多次合模的碰撞刮擦下,伸出端34会受磨损变短,具有一定长度的伸出端34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为了更方便的与孔洞对接,伸出端34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内部设置有动模仁的动模与内部设置有定模仁的定模,所述动模仁与定模仁在合模时形成用于成型的模腔,所述动模仁内设置有伸入模腔的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靠近模腔的端面上嵌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镶针尖端的孔洞,所述镶针的尖端形成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远离模腔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司筒,所述镶针嵌设于司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针包括底座、主体、成型端与伸出端,所述底座与司筒的端面贴合并与动模仁的端面齐平,所述主体设于司筒内部,所述成型端为伸入模腔内,所述伸出端伸入至孔洞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具有微孔的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星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零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