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72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减速器包括:箱体;差速器齿轮、输入齿轮和副轴齿轮,差速器齿轮、输入齿轮和副轴齿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箱体内,副轴齿轮分别与输入齿轮和发动机齿轮啮合,副轴齿轮的连接轴上套设有副轴轴承,连接轴通过副轴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箱体;导油支架,导油支架安装于箱体内,导油支架构造导油通道,导油通道的入口朝向由差速器搅起的润滑油的飞溅方向,导油通道的出口朝向副轴轴承,导油通道的入口边缘处构造有向上延伸的挡油部,挡油部位于入口的朝向润滑油的飞溅方向,用于止挡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回流至箱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具有副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好、零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减速器通过包括差速器齿轮、驱动电机齿轮、发动机齿轮和副轴齿轮,差速器齿轮、驱动电机齿轮、发动机齿轮和副轴齿轮可旋转地安装于箱体内,副轴齿轮分别与差速器齿轮、驱动电机齿轮和发动机齿轮啮合,副轴齿轮的连接轴上套设有副轴轴承,差速器齿轮会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搅起而飞溅到副轴轴承,以实现对副轴轴承的润滑,但是由于差速器齿轮的直径大于副轴齿轮的直径,差速器齿轮的转速小于副轴齿轮的转速,差速器齿轮搅起而飞溅的润滑油难以充分润滑副轴轴承,副轴轴承会有润滑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速器,该减速器具有副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好、零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减速器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减速器,包括:箱体;差速器齿轮、输入齿轮和副轴齿轮,所述差速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副轴齿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副轴齿轮分别与所述差速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上套设有副轴轴承,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副轴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导油支架,所述导油支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导油支架构造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朝向由所述差速器搅起的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所述导油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副轴轴承,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边缘处构造有向上延伸的挡油部,所述挡油部位于所述入口的朝向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用于止挡所述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从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回流至所述箱体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具有副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好、零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油部构造有卸油口,所述导油通道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所述卸油口回流至所述箱体内。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油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轴向设置,所述卸油口位于所述挡油部的远离所述副轴轴承的一端。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油支架包括:导油板,所述导油通道形成于所述导油板朝向所述润滑油飞溅方向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形成于所述导油板的朝向所述润滑油飞溅方向的一侧上,所述导油通道的出口形成于所述导油板的朝向所述副轴轴承的一侧上;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连接于所述导油板的背向所述副轴轴承的一侧,
以止挡所述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流出。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油板包括:斜板部,所述斜板部位于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径向一侧,所述斜板部由下至上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方向倾斜延伸;弧形板部,所述弧形板部与所述斜板部相连,所述弧形板部构造成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方向凸出的弧形;平板部,所述平板部连接于所述弧形板部,所述平板部从所述弧形板部向背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侧挡板分别与所述斜板部、所述弧形板部和所述平板部相连。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斜板部和所述弧形板部向远离所述侧挡板的方向逐渐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倾斜设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油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距离向所述差速器齿轮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油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导油板和所述侧挡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板连位于所述导油板和所述侧挡板的上方,所述导油支架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箱体。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板构造有折耳,所述箱体的内壁构造有安装凸台,所述折耳安装于所述安装凸台。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内壁构造有导油腔,所述导油腔的内壁构造有导油孔,所述导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导油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油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轴轴承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导油支架的下端位于所述差速器齿轮的最高点和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之间。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入齿轮为多个且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发动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齿轮和所述发动机齿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副轴齿轮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齿轮和所述发动机齿轮啮合。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减速器。
[00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减速器,具有副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好、零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的导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的导油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的导油支架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减速器1、
[0029]箱体100、安装凸台101、导油腔102、导油孔103、差速器齿轮110、驱动电机齿轮120、发动机齿轮130、副轴齿轮140、连接轴141、
[0030]导油支架200、挡油部201、卸油口202、导油板210、斜板部211、弧形板部212、平板部213、侧挡板220、放油口221、安装板230、折耳231、出口240、导油通道250、入口26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差速器齿轮、输入齿轮和副轴齿轮,所述差速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副轴齿轮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副轴齿轮分别与所述差速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上套设有副轴轴承,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副轴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导油支架,所述导油支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导油支架构造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朝向由所述差速器搅起的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所述导油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副轴轴承,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边缘处构造向上延伸的挡油部,所述挡油部位于所述入口的朝向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用于止挡所述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从所述润滑油的飞溅方向回流至所述箱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部构造有卸油口,所述导油通道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所述卸油口回流至所述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轴向设置,所述卸油口位于所述挡油部的远离所述副轴轴承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支架包括:导油板,所述导油通道形成于所述导油板朝向所述润滑油飞溅方向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形成于所述导油板的朝向所述润滑油飞溅方向的一侧上,所述导油通道的出口形成于所述导油板的朝向所述副轴轴承的一侧上;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连接于所述导油板的背向所述副轴轴承的一侧上,以止挡所述导油通道内的润滑油流出,其中,所述挡油部形成于所述导油板的朝向所述润滑油飞溅方向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包括:斜板部,所述斜板部位于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径向一侧,所述斜板部由下至上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方向倾斜延伸;弧形板部,所述弧形板部与所述斜板部相连,所述弧形板部构造成向所述副轴齿轮的连接轴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丽曾钧潘炳成霍嫣然邵众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