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7-氰基-5-(2-氧代丙基)吲哚啉-1-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78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以5

溴二氢吲哚为起始物料的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 西洛多辛(Silodosin)是日本Kissei制药公司专利技术的一种α

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肥大相关的症状。Kissei公司与DaiichiSankyo公司合作申请,已于2006年5月在日本获得上市批准,使用的商品名是Urief(R)。西洛多辛的化学名称为:2,3

二氢
‑1‑
(3

羟基丙基)
‑5‑
[(2R)
‑2‑
[2

[2

(2,2,2

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胺基]丙基]‑
1H

吲哚
‑7‑
甲酰胺,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3]目前已有多篇专利和文献(Robert C. Simon, Johann H. Sattler, Judith E. Farnberger, Christine S. Fuchs, Nina Richter, Ferdinand Zepeck, Wolfgang Kroutil*. Enzyma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he silodosin amine intermediate.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14), 25(3), 284

288,IN2014CH00724,CN108250086,IN2010MU02119,CN101585798,JP2001199956,WO2014060571)报道以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为关键中间体来制备西洛多辛,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可以通过不对称还原胺化、转氨酶等方法以高收率得到高光学纯度的化合物VII,其逆合成分析如下所示:
[0004]专利JP200199956公开了一种化合物VI的合成路线,该合成路线是以吲哚啉为起始物料,经氮烷基化、Vilsmeier

Haack甲酰化、Henry反应、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化合物5,再在吲哚啉的7位上醛基、肟化并脱水构建氰基,最后通过Nef反应得到化合物VI,该路线总收率仅为29. 95%,路线冗长,用到了硝基乙烷、双氧水等危险试剂,不宜于工业化生产。
[0005][0006]专利CN102675182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VI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仍然以吲哚啉为起始物料,经氮烷基化、Vilsmeier

Haack甲酰化、吲哚啉7位卤代得到化合物8,再经Henry反应、硝基还原得到化合物10,最后通过氰基取代得到化合物VI,该路线冗长,且用到了硝基乙烷等危险试剂和氰化剂剧毒品,不宜于工业化生产。
[0007][0008]综上所述,目前已报道的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路线较长,且用到了硝基乙烷等易爆试剂和氰化剂剧毒品,不宜于工业化生产,所以发展原料廉价易得,路线短,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具有迫切的需求和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5

溴二氢吲哚为起始物料的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起始物料廉价易得,路线短,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所述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如式VI所示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在溶剂的存在下,将5

溴二氢吲哚通过氮烷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步骤2:在溶剂的存在下,将化合物II通过Vilsmeier

Haack甲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步骤3:在溶剂的存在下,将化合物III通过肟化并脱水得到化合物IV;步骤4:在溶剂的存在下,将化合物IV通过Suzuki偶联或者Stille偶联得到化合物
V;步骤5:在溶剂的存在下,将化合物V通过Wacker氧化得到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步骤1具体为,在室温条件下,加入5

溴二氢吲哚、催化剂、缚酸剂和溶剂,再加入苯甲酸(3

溴丙基)酯,加热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
[0012]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选用碘化物或DMAP,所述碘化物为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步骤1中,所述缚酸剂选自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 碳酸钠、碳酸铯、碘化钾、碳酸氢钠、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2,6

二甲基吡啶、吡啶、二甲氨基吡啶、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步骤1中化合物I、缚酸剂以及苯甲酸(3

溴丙基)酯的摩尔比为1:(1~3):(1~2 )。
[0015]步骤1中的溶剂为乙腈、二氯甲烷、甲苯、DMF、DMSO、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在氮气保护下,将DMF或者将DMF溶于溶剂的溶液降温至0

5℃,滴加三氯氧磷,制得Vilsmeier盐的溶液,然后将其滴加到化合物II溶于溶剂的溶液中,加热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I,步骤2中的为溶剂乙腈、二氯甲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所述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为如式VI所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化合物I 5

溴二氢吲哚通过氮烷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步骤2:将化合物II通过Vilsmeier

Haack甲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步骤3:将化合物III通过肟化并脱水得到化合物IV;步骤4:将化合物IV通过Suzuki偶联或者Stille偶联得到化合物V;步骤5:将化合物V通过Wacker氧化得到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在室温条件下,加入5

溴二氢吲哚、催化剂、缚酸剂和溶剂,再加入苯甲酸(3

溴丙基)酯,加热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选用碘化物或DMAP,所述碘化物为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1中的缚酸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碘化钾、碳酸氢钠、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2,6

二甲基吡啶、吡啶、二甲氨基吡啶、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1中的化合物I、缚酸剂以及苯甲酸(3

溴丙基)酯的摩尔比为1:(1~3):(1~2),所述步骤1中的溶剂为乙腈、二氯甲烷、甲苯、DMF、DMSO、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在氮气保护下,将DMF或者将DMF溶于溶剂的溶液降温至0

5℃,滴加三氯氧磷,制得Vilsmeier盐的溶液,然后将其滴加到化合物II溶于溶剂的溶液中,加热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I,步骤2中的为溶剂乙腈、二氯甲烷、1,2

二氯乙烷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II和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 (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7

氰基
‑5‑
(2

氧代丙基)吲哚啉
‑1‑
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余长泉邱亚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桦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