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56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包括外针机构、内针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稀释机构;外针机构活动套设于内针机构的外部,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外针机构上,用于控制外针机构做旋转运动;稀释机构包括设于外针机构上的稀释液滴入通道,用于外针机构内壁和内针机构内外壁的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构思巧妙,自带穿刺,微量吸液,具有自动稀释功能,配合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可在野外、救护车、临床上等现场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测;可实现内针和外针的内外壁旋转自清洁,有效避免堵孔。有效避免堵孔。有效避免堵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穿刺吸针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特定蛋白分析仪或电解质分析仪等全血检测设备的一种微量穿刺吸针。

技术介绍

[0002]血液检测在临床检验中是必不可缺的,在临床中血液检测是医院检验科不可缺少的急诊检查项目,是临床抢救和监护危重患者的的重要生化指标。市面上现有的穿刺吸针是在静脉输液针和注射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针尖和带孔针管组成,用于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近年来穿刺吸针逐渐应用到医疗器械领域,代替传统的样本针进行穿刺吸液,实现全血管直接上机,无需开盖即可穿刺取样,避免了样本制备过程中由于开盖带来的气溶胶风险。但是现有的穿刺吸针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不能实现微量采血,且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堵针的问题只能通过拆卸后手动进行浸泡和疏通,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日益广泛开展的野战、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中,现场快速精准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后续急救医疗单位的有效救治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因此,开发一款能够进行微量快速检测且不容易堵针的样本针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微量穿刺吸针。该一种微量穿刺吸针能够进行微量快速检测且不容易堵针。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包括外针机构、内针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稀释机构;外针机构活动套设于内针机构的外部,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外针机构上,用于控制外针机构做旋转运动;稀释机构包括设于外针机构上的稀释液滴入通道,用于外针机构内壁和内针机构内外壁的清洗。
[0006]作为优化,外针机构包括外针杆和T型接头,外针杆上端连接T型接头,稀释液滴入通道设于T型接头上,用于稀释液滴入外针杆内腔,外针杆下端设有环槽和穿刺部,环槽内设有吸液孔Ⅰ。
[0007]作为优化,外针杆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40

1.51mm,内径为1.25mm。
[0008]作为优化,内针机构包括内针杆,内针杆为一端盲孔的中通结构,内针杆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一内针杆段和沿横向设置的第二内针杆段;第一内针杆段前端设有吸液孔Ⅱ,用于穿刺后吸液;第一内针杆段的针壁上设有带单向膜的长条孔,用于稀释液的单向进入;第二内针杆段连接测量室。
[0009]作为优化,内针杆的长度为145mm,外径为1.05mm,内径为0.95mm。
[0010]作为优化,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安装座和连杆,微型电机安装于
微型电机安装座上,微型电机的微型电机轴与连杆相连,连杆安装于外针机构上,微型电机安装座固设于内针机构上。
[0011]作为优化,稀释液滴入通道呈L型。
[0012]作为优化,包括硅胶垫圈,硅胶垫圈设于外针机构和内针机构上、下连通接口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设计科学、构思巧妙,自带穿刺,微量吸液,具有自动稀释功能,配合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可在野外、救护车、临床上等现场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测;可实现内针和外针的内外壁旋转自清洁,有效避免堵孔。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微量穿刺吸针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微量穿刺吸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一种微量穿刺吸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一种微量穿刺吸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一种微量穿刺吸针的外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一种微量穿刺吸针的内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为内针机构、1.1为第二内针杆段、1.2为第一内针杆段、1.3为长条孔、1.4为单向膜、1.5为吸液孔Ⅱ、2为旋转驱动机构、2.1为微型电机、2.2为微型电机安装座、2.2.1为安装孔、2.3为连杆、3为稀释机构、3.1为稀释液滴入通道、4为外针机构、4.1为T型接头、4.2为外针杆、4.3为环槽、4.4为吸液孔Ⅰ、4.5为穿刺部、5为硅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
[0025]参考图1

图5,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包括外针机构4、内针机构1、旋转驱动机构2和稀释机构3;外针机构4活动套设于内针机构1的外部,旋转驱动机构2安装于外针机构4上,用于控制外针机构4做旋转运动;稀释机构3包括设于外针机构4上的稀释液滴入通道3.1,用于外针机构4内壁和内针机构1内外壁的清洗。外针机构4包括外针杆4.2和T型接头4.1,外针杆4.2上端连接T型接头4.1,稀释液滴入通道设于T型接头4.1上,用于稀释液滴入外针杆4.2内腔,外针杆4.2下端设有环槽4.3和穿刺部4.5,环槽4.3内设4个吸液孔Ⅰ4.4。内针机
构1包括内针杆,内针杆为一端盲孔的中通结构,内针杆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一内针杆段1.2和沿横向设置的第二内针杆段1.1;第一内针杆段1.2前端设有4个吸液孔Ⅱ1.5,用于穿刺后吸液;第一内针杆段1.2的针壁上设有带单向膜1.4的长条孔1.3,用于稀释液的单向进入;第二内针杆段1.1连接测量室。如此设计,通过上述外针机构4、内针机构1、旋转驱动机构2和稀释机构3的设计,自带穿刺,微量吸液,具有自动稀释功能,配合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可在野外、救护车、临床上等现场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测;另外,可实现内针和外针的内外壁旋转自清洁,有效避免堵孔。
[0026]参考图3,外针杆4.2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40

1.51mm,内径为1.25mm。如此设计,便于加工和安装、且使用效果较好。
[0027]参考图5,内针杆的长度为145mm,外径为1.05mm,内径为0.95mm。如此设计,便于加工和安装、且使用效果较好。
[0028]参考图1

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针机构(4)、内针机构(1)、旋转驱动机构(2)和稀释机构(3);所述外针机构(4)活动套设于所述内针机构(1)的外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安装于所述外针机构(4)上,用于控制所述外针机构(4)做旋转运动;所述稀释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外针机构(4)上的稀释液滴入通道(3.1),用于外针机构(4)内壁和内针机构(1)内外壁的清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机构(4)包括外针杆(4.2)和T型接头(4.1),所述外针杆(4.2)上端连接T型接头(4.1),所述稀释液滴入通道设于所述T型接头(4.1)上,用于稀释液滴入所述外针杆(4.2)内腔,所述外针杆(4.2)下端设有环槽(4.3)和穿刺部(4.5),所述环槽(4.3)内设有吸液孔Ⅰ(4.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杆(4.2)的长度为100mm,外径为1.40

1.51mm,内径为1.25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量穿刺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机构(1)包括内针杆,所述内针杆为一端盲孔的中通结构,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涵崔学坤温英利付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