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51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固设在码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经横向滑轨滑接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纵向两端均经齿条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一T形杆上端固连有纵向延伸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内底部经纵向滑轨滑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横向两端均经齿条也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二T形杆远离第一T形杆一端穿出移动壳体并铰接有转动钢臂,所述转动钢臂另一端铰接有电吸盘,该电吸盘外端面沿其周部固设有缓冲橡胶圈,所述转动钢臂其铰接轴两端也设有耗能组件,该装置后期维护方便、可变阻尼,且便于船只安全靠岸,可在不同海上天气情况下稳定船身。可在不同海上天气情况下稳定船身。可在不同海上天气情况下稳定船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型船舶侧向靠泊一般是先由拖轮顶推,再通过缆绳系在码头的缆桩上,但目前大多数码头仅设置充气橡胶轮胎或橡胶球来达到缓冲作用,并且缆绳固定船只的作用有限,一方面,容易导致船只反复撞击橡胶缓冲物导致船身的损伤;另一方面,若遭遇大风大浪天气,船身晃动幅度较大,不利于货物装卸以及船只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后期维护方便、可变阻尼、便于船只安全靠岸、在不同海上天气情况下稳定船身等优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包括固设在码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经横向滑轨滑接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纵向两端均经齿条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一T形杆上端固连有纵向延伸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内底部经纵向滑轨滑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横向两端均经齿条也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二T形杆远离第一T形杆一端穿出移动壳体并铰接有转动钢臂,所述转动钢臂另一端铰接有电吸盘,该电吸盘外端面沿其周部固设有缓冲橡胶圈,所述转动钢臂其铰接轴两端也设有耗能组件。
[0005]进一步的,所述耗能组件包括外环、内环、内球铰支座、外球铰支座、耗能金属棒,所述内球铰支座间隔均布在外环内壁,所述外球铰支座间隔均布在内环外壁且与内球铰支座一一对应,所述耗能金属棒于外球铰支座与内球铰支座之间且两端均经球铰与外球铰支座、内球铰支座连接,所述内环中心连接有轴向延伸的传动杆,该传动杆内端均经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单个外环、内环、内球铰支座、外球铰支座、耗能金属棒组成一个耗能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环沿其外壁间隔开设有密齿,所述壳体与移动壳体外壁均开设有配合密齿嵌入的齿槽,所述内环中心开设有齿状卡槽,所述传动杆近外端处固设有与齿状卡槽配合插接的齿状卡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移动壳体内底部均固设有以利支撑传动杆的传动杆支撑座,该传动杆支撑座内均经轴承与传动杆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组件对称设置在耗能组件两侧,其包括配重块、配重齿轮以及配重连轴,所述配重连轴贯穿壳体与移动壳体侧壁,配重连轴内端连接配重齿轮并经其与齿条啮合联动,配重连轴外端连接配重块,所述配重连杆均沿壳体、移动壳体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组,并沿靠近耗能组件一端至远离耗能组件一端方向设置转动惯量依次增大的配重块。
[0009]进一步的,第一T形杆与第二T形杆结构一致,均包括竖直段与水平段,其水平段对
称设置在竖直段两侧,且水平段中段内凹,并于内凹部上表面设置齿条以配合耗能组件转动,所述水平段两端均外凸并于外凸部经齿条与配重组件配合对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外壳底部经第二横向滑轨横向滑移,该第二横向滑轨固设在码头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钢臂两端经铰接座分别与第二T形杆、电吸盘铰接,该铰接座两端均设有耗能组件。
[0012]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S1:船只侧向靠泊时,船只外壁首先接触缓冲橡胶圈,缓冲橡胶圈被压缩,继而船只经电吸盘吸附;S2:船只被吸附后,由转动刚臂带动两对耗能组件适应Z轴的晃动;S3:移动壳体可沿预设在码头的第二横向滑轨横向滑移,由第二T形杆和第一T形杆的耗能组件缓冲船只沿Y轴和X轴的位移,由转动惯量由小到大排列的配重块吸收耗能组件内部耗能金属棒被拉伸后反馈回来的多余弹性势能,与配重块相互配合以起到耗能复位作用,以适应船只沿X轴和Y轴不规则的晃动。
[0013]进一步的,靠近T形杆中部质量与半径较小的配重块转动惯量较小,当装置初启动时不影响耗能环转动;位于T形杆两端质量与半径较大的配重块转动惯量较大,能有效吸收耗能环往中部复位时的弹性势能,进而达到稳定的力学响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耗能环外置,便于后期更换和维护;2)外部设置有转动惯量由小到大排列的配重块替代传统阻尼器,吸收耗能环多余的能量以达到稳定响应;3)构造简单可靠,不易损坏;4)配重块外置,方便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调整配重进而达到调整阻尼的效果;5)船舶靠岸时能更安全的保护船体;6)船只停靠之后,在较为恶劣的海上天气下也能维持船只稳定,有利于船身安全;7)前端设置转动刚臂,可同时适应XYZ三轴的船只晃动;8)刚臂端部设有电吸盘与缓冲橡胶圈,在稳固吸附船身的同时减少外壁的撞击;9)内部无阻尼器,无漏液风险;10)装置一体性强,现场装配方便快捷。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形杆的构造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耗能环拆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

码头,2

壳体,3

横向滑轨,4

第一T形杆,5

齿条,6

耗能组件,7

配重组件,8

移动壳体,9

纵向滑轨,10

第二T形杆,11

转动钢臂,12

电吸盘,13

缓冲橡胶圈,14

外环,15

内环,16

内球铰支座,17

外球铰支座,18

耗能金属棒,19

球铰,20

传动杆,21

齿轮,22

密齿,23

齿槽,24

齿状卡槽,25

传动杆支撑座,26

配重块,27

配重齿轮,28

配重连轴,29

第二横向滑轨,30

铰接座,31

下臂,32

上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9]如图1~6所示,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包括固设在码头1上的壳体2,所述壳体内经横向滑轨3滑接有第一T形杆4,所述第一T形杆纵向两端均经齿条5连接有耗能组件6及配重组件7,所述第一T形杆上端固连有纵向延伸的移动壳体8,所述移动壳体内底部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在码头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经横向滑轨滑接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纵向两端均经齿条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一T形杆上端固连有纵向延伸的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内底部经纵向滑轨滑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横向两端均经齿条也连接有耗能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第二T形杆远离第一T形杆一端穿出移动壳体并铰接有转动钢臂,所述转动钢臂另一端铰接有电吸盘,该电吸盘外端面沿其周部固设有缓冲橡胶圈,所述转动钢臂其铰接轴两端也设有耗能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组件包括外环、内环、内球铰支座、外球铰支座、耗能金属棒,所述内球铰支座间隔均布在外环内壁,所述外球铰支座间隔均布在内环外壁且与内球铰支座一一对应,所述耗能金属棒于外球铰支座与内球铰支座之间且两端均经球铰与外球铰支座、内球铰支座连接,所述内环中心连接有轴向延伸的传动杆,该传动杆内端均经齿轮与齿条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沿其外壁间隔开设有密齿,所述壳体与移动壳体外壁均开设有配合密齿嵌入的齿槽,所述内环中心开设有齿状卡槽,所述传动杆近外端处固设有与齿状卡槽配合插接的齿状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移动壳体内底部均固设有以利支撑传动杆的传动杆支撑座,该传动杆支撑座内均经轴承与传动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缓冲及三维停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对称设置在耗能组件两侧,其包括配重块、配重齿轮以及配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廖天鱼赖志超邓硕黄俊文姜一鹏张治齐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