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萃取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49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萃取管,属于分析化学及临床检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座体、帽体和出液装置,内管的顶部安装在座体内,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置有堵塞头或密封贴;外管的顶部安装在座体内,外管非接触的、套装在内管外部;帽体安装在顶连接孔内,帽体上安装有出液装置,出液装置为胶头或柱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在内管、外管放置不同溶液,待萃取的液体进入内管后、与内管预装的萃取液混合,上层萃取液能够在出液装置推动下从排液孔中单独排出并与外管中预装的反应液或反应固态物质混合并进行氧化、或还原等操作,该结构能够方便的排出上层萃取液,并进行二级反应,非常适合尿皮质醇的萃取工作。醇的萃取工作。醇的萃取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萃取管


[0001]本技术属于分析化学及临床检验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萃取管。

技术介绍

[0002]血液中的皮质类固醇会与类固醇结合蛋白结合,仅有10 %为游离状态且能发挥生物学功能。尿皮质醇(Cor)是血游离的皮质醇经肾小球过滤而来,其含量与血液中发挥生理功能的游离皮质醇浓度及其变化成正相关。24 h尿皮质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 UFC)相对不受昼夜节律变化影响,更能精准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是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最可靠指标。
[0003]虽然UFC检测技术最先进的是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

MS/MS)(Ceccato F, Boscaro M. Cushing's Syndrom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J].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16, 23(3):209

215),但该方法的设备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要求高,维护成本高。质谱仪是高精密仪器,在实验室使用时要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职员才能操作质谱仪。整体检测速度慢,而且功能复杂,影响分析工作的效率,不适合进行大标本量的检测且尚未广泛使用及验证(Luo A, El Gierari ETM, Nally LM, et al. Clinical utility of an ultrasensitive urinary free cortisol assay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Steroids, 2019, 146:65

9.)。
[0004]虽有观点认为二甲氯烷萃取

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检测尿皮质醇受萃取、复溶等步骤干扰,应逐渐用LC

MS/MS替代;但主流实验室还以该方法为主,关键是它仍然保持成本低、通量高、重复性好等诸多优点(Yatscoff RW, Chapelsky L, Morrish D.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 automated cortisol assay on the ACS:180[J]. Clin Biochem,1996, 29(4):315

9. DOI: 10.1016/0009

9120(96)00036

7)。可使用检测其他内分泌激素项目的多功能免疫发光分析仪,无需为其单独另购仪器。但需要提前对尿标本进行萃取,且这一过程暂未实现全自动化,萃取过程需要多种试管配合使用,现有采血管、离心管、取尿管、萃取试管等均为单管结构,无法方便的转移特定高度的萃取层,常常由于操作不当,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萃取管,该装置能够在内管、外管放置不同溶液或反应固体粉末物质,待萃取的液体进入内管后、与内管预装的萃取液混合,上层萃取液能够在出液装置推动下从排液孔中单独排出并与外管中预装的反应液或固体粉末物质混合并进行氧化、或还原等操作,该结构简单、新颖,能够方便的排出上层萃取液,并进行二级反应,非常适合尿皮质醇的萃取工作。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一种新型萃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座体、帽体和出液装置,其中:所述
座体为圆柱结构,座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顶连接孔和底连接孔;所述内管的顶部安装在顶连接孔的下侧,所述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上安装有堵塞头、密封贴或拉环盖;所述外管的顶部安装在底连接孔内,外管非接触的、套装在内管外部;所述帽体的下侧安装在顶连接孔的上侧,帽体的上侧安装有出液装置,所述出液装置为胶头或柱塞。
[0008]优选的,所述座体的顶部外侧边缘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用于安装罩体。
[0009]优选的,所述底连接孔底部设置有内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座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内标示线,所述内标示线包括1.0m标线和1.5ml标线。
[0012]优选的,所述内管的顶部设置有内螺纹口,所述内螺纹口与顶连接孔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阻逆环,所述阻逆环位于排液孔的下侧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外管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口,所述外螺纹口与底连接孔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标示线,所述外标示线包括0.2m标线和0.6ml标线。
[0016]优选的,所述帽体为空心结构,帽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顶连接孔用的螺纹头,帽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出液装置用的连接管,所述螺纹头上套装有底密封圈。
[0017]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萃取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装置能够在内管、外管放置不同溶液,例如:内管内预装萃取液,外管内预装反应液或固体粉末反应物质。
[0019](2)该装置的帽体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座体上,方便待萃取的液体进入内管内部。
[0020](3)该装置的内管上设置有排液孔,排液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排液孔通过堵塞头或密封贴密封,当混合均匀、萃取分层后,打开排液孔、并通过挤压胶头或推动柱塞使特定高度的萃取层进入到外管内进行二次反应或操作。
[0021](4)该内管内设置有阻逆环,阻逆环设置在排液孔的底部,阻逆环能够有效防止内管倾斜时,阻逆环以下的液体从排液孔中侧漏而出。
[0022](5)该装置的内管、外管以及帽体和罩体都采用了拆装方案与座体连接,方便萃取操作。此外,内管、外管还设置有体积标示线,进一步确保准确操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座体内部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座体外部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胶头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的柱塞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的内管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的阻逆环结构示意图;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萃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外管(2)、座体(3)、帽体(4)和出液装置(5),其中:所述座体(3)为圆柱结构,座体(3)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顶连接孔(301)和底连接孔(302);所述内管(1)的顶部安装在顶连接孔(301)的下侧,所述内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101),所述排液孔(101)上安装有堵塞头(105)、密封贴(106)或拉环盖(107);所述外管(2)的顶部安装在底连接孔(302)内,外管(2)非接触的、套装在内管(1)外部;所述帽体(4)的下侧安装在顶连接孔(301)的上侧,帽体(4)的上侧安装有出液装置(5),所述出液装置(5)为胶头(501)或柱塞(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的顶部外侧边缘设置有环槽(303),所述环槽(303)用于安装罩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孔(302)底部设置有内密封圈(3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槽(3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