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9803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叶烘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Y2001身份薄、水分多、变黄快、干燥慢的烘烤特性,将烘烤工艺细分为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变黄中后期、变黄后期、定色前期、定色中前期、定色中后期、定色后期、干筋前期、干筋后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变黄期,保持干球38℃、湿球37℃稳温阶段,确保烤房内足够湿度使烟叶快速变黄,待上棚烟叶全部变黄后,适时升温至40℃进行微排湿;定色期,可保持湿球温度37℃不变,升温至定色前期,增加烤房持续排湿能力;干筋期,在68℃停留较长时间确保主脉干燥,实现烤后烟叶烤后产量、香气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叶烘烤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烟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是烤烟。我国是世界上烤烟产量最大的国家,种植规模基本稳定在1500万亩左右,每年的初烤烟叶就有200余万吨。优质的烤烟品种是烟草行业的核心和基础,对烟叶的农艺性状、产量质量、风格特色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及烟农的经济效益。豫中烟区近30年来一直将中烟100作为主栽品种,但随着繁殖代数增加和长期种植连作,该品种典型性下降、抗病性变差,烤后烟叶浓香型风格不突出,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因此,引进并筛选适合本地的兼顾产量质量的烤烟新品种,增强可用品种的多样性,是缓解或解决目前品种退化的有效途径。
[0003]烤烟新品系Y2001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烟共同培育而成的,主要针对提高根部病害抗性和品质的选育目标,以中烟 100品种的诱变突变体为材料,进行腺毛形态及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定向选育出的高分泌型改良稳定品系。该品系田间生长整齐,株式筒形,叶形长椭圆,可收叶22片左右,亩产值极显著高于中烟100;抗黑胫病、根结线虫病,TMV、CMV和气候斑点病轻;烤后原烟多橘黄色,光泽强,油份有,组织疏松,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突出,回甜感好。
[0004]Y2001的烘烤特性与中烟100不同,其烟叶具有身份薄、水分多的特点,在烘烤过程中变黄速度快、程度高,但脱水时间长、干燥慢。但目前对Y2001多使用常规的“三段式”烘烤工艺,该工艺在一些关键的工艺指标上,无法适应Y2001的烘烤特性,导致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不高,有机酸、香气物质成分总量不高,上中等烟比例、均价较低,导致烟叶的烤后产量、香气质量和经济效益远未发挥出品种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及应用,该烘烤方法通过研究Y2001身份薄、水分多、变黄快、干燥慢的烘烤特性,利用热泵烤房在烟叶变黄、排湿时间和湿球温度控制上进行创新,以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采用热泵烤房,对Y2001烤烟品种在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筋期进行操作步骤如下:1)变黄前期:在热泵烤房内将烟叶装满炕后,在3

4h内提升干球温度为35

36℃,保持干湿球同步为35

36℃,然后烘烤2

3h;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保湿,且保持干湿球同步温度为35

36℃,变黄前期为烟叶烘烤提供适应状态,以旨在确保烟叶在相对
湿度为90%以上的烤房内酝酿发汗。
[0007]2)变黄中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38℃,湿球温度36.5

37℃,控制干湿差在1

1.5℃,然后烘烤30h至高温层烟叶达到7

8成黄;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保湿,利用高湿球温度促使烟叶充分发汗变黄。若烤制的烟叶含水量较大,要适当延长烘烤时间。
[0008]常规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在变黄中期时,一般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本专利技术中变黄中期采用高湿球温度即高湿球为37℃,比36℃高一度,以促使烟叶充分发汗变黄。
[0009]3)变黄中后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0℃,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3℃,然后烘烤26h至高温层烟叶达到黄片青筋,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排湿,使烟叶变黄的同时发软,防止出现硬变黄现象。
[0010]相比于传统三段式烘烤的变黄期,本专利技术中的变黄中后期略微提升了湿球温度,是为了确保烤房内足够湿度使烟叶充分变黄,待上棚烟叶全部变黄后,适时升温至40℃进行微排湿。
[0011]4)变黄后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2℃,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5℃,然后烘烤8

10h至高温层烟叶勾尖卷边,该步骤中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排湿,排除烟叶多余水分,使烟叶发软凋萎、勾尖卷边。
[0012]由此:本专利技术中,变黄期控制湿球温度在37℃左右,通过逐步提高干球温度使烟叶完成充分变黄、适时凋萎,同时给予适当时长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充分分解,降低定色期压力。
[0013]相比于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本专利技术将烘烤阶段细分为变黄前期、变黄中期、变黄中后期及变黄后期,就是为了使烟叶升温过程更为平滑,一步一步、阶梯式的完成烘烤任务。本专利技术略微提升了湿球温度,保证烤房内足够湿度使烟叶充分变黄,随后一步步升温干燥。
[0014]本专利技术在变黄期使烟叶完成充分变黄、适时凋萎,同时给予适当时长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充分分解,减少了定色期一部分烘烤工作,进而降低定色期烘烤压力。
[0015]5)定色前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4℃,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7℃,然后烘烤10

12h至高温层烟叶支脉变黄,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旨在利用上下棚层温差“黄烟等青烟”,使低温层烟叶的叶片达勾尖状态。
[0016]相比于传统三段式烘烤时干球温度以1

2℃/h升温,本专利技术定色前期的升温速度为0.5℃/h,该升温速率使烘烤升温过程更加平稳,不会出现断崖式的升温曲线,是为了使烟叶升温过程更为平滑,一步一步、阶梯式的完成烘烤任务。
[0017]6)定色中前期:将干球温度以1

1.5℃/h升至46

48℃,湿球温度36.5

37℃,控制干湿差在9.5

11℃,然后烘烤18h至高温层烟叶半干,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旨在通过快速排湿使烟叶顺利定色,逐步缩小叶面和叶背的色差。
[0018]7)定色中后期:将干球温度以1

1.5℃/h升至50℃,湿球温度38℃,控制干湿差在12℃,然后烘烤2

4h至高温层烟叶全干,达到“小卷筒”状态,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旨在进一步降低烤房内相对湿度,使高温层叶片全干、低温层叶片半干。
[0019]相比于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本专利技术将烘烤阶段细分为定色中前期、定色中后期,就是为了使烟叶升温过程更为平滑,一步一步、阶梯式的完成烘烤任务。
[0020]8)定色后期:将干球温度以1℃/h升至54℃,湿球温度39℃,控制干湿差在15℃,然后烘烤12

14h至高温层烟叶呈“大卷筒”状态,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旨在使高温层烟叶充分干燥,低温层“小卷筒”状态。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定色期通过逐步拉开干湿差来快速排除烟叶水分,使烤房内湿度迅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Y2001烤烟品种烘烤质量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1)变黄前期:在热泵烤房内将烟叶装满炕后,在3

4h内提升干球温度为35

36℃,保持干湿球同步为35

36℃,然后烘烤2

3h,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保湿;2)变黄中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38℃,湿球温度36.5

37℃,控制干湿差在1

1.5℃,然后烘烤30h至高温层烟叶达到7

8成黄,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保湿;3)变黄中后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0℃,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3℃,然后烘烤26h至高温层烟叶达到黄片青筋,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排湿;4)变黄后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2℃,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5℃,然后烘烤8

10h至高温层烟叶勾尖卷边,该步骤中风门运行模式为低速排湿;5)定色前期:将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4℃,湿球温度37℃,控制干湿差在7℃,然后烘烤10

12h至高温层烟叶支脉变黄,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6)定色中前期:将干球温度以1

1.5℃/h升至46

48℃,湿球温度36.5

37℃,控制干湿差在9.5

11℃,然后烘烤18h至高温层烟叶半干,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7)定色中后期:将干球温度以1

1.5℃/h升至50℃,湿球温度38℃,控制干湿差在12℃,然后烘烤2

4h至高温层烟叶全干,达到“小卷筒”状态,该步骤中设置风门运行模式为高速排湿;8)定色后期:将干球温度以1℃/h升至54℃,湿球温度39℃,控制干湿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楠李俊营王明鑫王晓强阴广宇张迪许跃奇张富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烟草公司平顶山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