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94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干石斛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ial Neuropathy,DPN)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0003]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争议,包括氧化应激学说、多元醇通路学说,糖基化终产物学说、蛋白激酶C通路学说,氨基己糖途径学说、营养因子学说、离子通道损伤学说等等。它远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应该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近来,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大观点:代谢因素和血管因素,而实际上许多研究证实代谢因素和血管因素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多样,并且病情往往反复,所以治疗周期很难统一。一般认为,当疼痛开始影响日常活动时是治疗开始的时机,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而非达到具体药物剂量。以下原则可供参考:首先,鉴于治疗措施往往不能完全解除症状,所以应当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使患者对疗效有适度预期;其次,药物剂量必须个体化,多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再次,剂量调整时需要平衡副作用发生风险;最后,尽管有研究支持联合用药以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然而一般认为应当避免多药联合应用
[0004]西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方法首先要关注糖尿病的控制,大型研究已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并防止其进一步进展恶化,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注意注意血脂、血压等达标,还要控制吸烟等。其次就是抗氧化药物:α

硫辛酸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也是目前较临床常用一种抗氧化剂。还有改善神经营养药物
‑‑‑
甲钴胺为蛋氨酸合成酶辅酶,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其他还有改善神经微循环药物:主要有血管扩张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己酮可可碱;最后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恢复Na+

K+

ATP酶活性,减少山梨醇和果糖在周围神经组织的沉积,可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
[0007]干石斛10

50份,牛膝10

40份,鸡血藤15

45份,络石藤15

45份,钩藤15

45份,川芎10

40份,当归10

40份,酒地龙10

30份,红花10

30份。
[0008]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经水煎煮过滤得到的煎煮液通过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备而成。
[0009]所述的中药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汤剂、口服液、膏剂、颗粒剂、胶囊剂。
[00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0011]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中的材料详细情况如下:
[0013]干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茎,归胃、肾经。干石斛性微寒,味甘,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筋骨痿软。
[0014]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归肝、肾经。牛膝散瘀血,消痈肿,主要用于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0015]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等的藤茎,归肝、肾经。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主要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0016]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归心、肝、肾经。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要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0017]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归肝、心包经。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主要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
[0018]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归肝、胆、心包。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9]当归为伞科形植物当归的根,主产于甘肃。味甘、辛,性温,趋向沉降,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凡血虚、血瘀有寒之证均宜。常用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及肠燥便秘。
[0020]地龙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和威廉环毛蚓、通谷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等的全体,归肝、脾、膀胱经。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主要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0021]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归心、肝经。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要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22]其中鸡血藤为君活血通络;川芎、络石藤、当归为臣。川芎活血祛风,血中气药,助君药以活血;络石藤凉血通络;当归养血活血;三药共助鸡血藤活血止痛之功。干石斛滋阴生津,牛膝补肾通经,红花活血通经,钩藤清热平肝,四药同为佐药,助君臣通络止痛,滋阴生津而无通散之虞。地龙为使,通络止痛,使药到病所。九药共奏活血通络、祛风除痹之功。
[0023]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从中医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活血通络为大法,兼有祛风止痛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证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糖痹通络组方(即本申请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工艺研究
[0027]实验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络石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结果认为,糖痹通络组方水煎煮正交优选各因素水平,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提取效果没有显著性影响,考虑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同时结合临床常规煎煮方法,优选的工艺为:加10倍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0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干石斛10

50份,牛膝10

40份,鸡血藤15

45份,络石藤15

45份,钩藤15

45份,川芎10

40份,当归10

40份,酒地龙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江毅周希乔王丽娟吴磊周静波周晓雯徐巍龙俞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