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0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所述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包括芯杆及具有浇筑腔的模座,所述模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浇筑腔相通的浇筑口;所述模座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插入口,且凹槽的一侧与浇筑腔相通;所述芯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模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芯杆与凹槽的底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模座上的凹槽的底面设计为偏心结构,使芯杆插入凹槽后为偏心放置,浇筑硅胶成型后能够方便快捷的成型出偏心管,使机械手夹爪应用领域提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机械手末端设置夹爪,实现各种物品的抓取动作,以替代人工,实现智能化作业。因机械手的普及,需要其满足更多物品(如形状不规则或易碎的物品)的抓取。针对该类物品,一般将夹爪设计为柔性软体结构。
[0003]柔性软体结构的夹爪目前一般设计专用模具,再在模具内浇筑硅胶已成型所需产品。但目前针对偏心管的夹爪模具的设计还是一片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以能够实现偏心管夹爪的制造。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包括芯杆及具有浇筑腔的模座,所述模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浇筑腔相通的浇筑口;所述模座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插入口,且凹槽的一侧与浇筑腔相通;所述芯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模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芯杆与凹槽的底面接触。
[0006]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模座上的凹槽的底面设计为偏心结构,使芯杆插入凹槽后为偏心放置,浇筑硅胶成型后能够方便快捷的成型出偏心管,使机械手夹爪应用领域提高。
[0007]优选的,所述浇筑腔的内底面为圆弧面。
[0008]优选的,所述模座的底部为圆弧面或平面,所述模座的顶部为平面。
[0009]优选的,所述芯杆为圆杆或方杆。
[0010]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面为圆弧面或平面。
[0011]优选的,所述芯杆的外表面及浇筑腔的内表面均敷设一层脱模剂层。
[0012]优选的,所述芯杆中心线与浇筑腔的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芯杆中心线与所述模座顶面之间的距离。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一、通过将模座上的凹槽的底面设计为偏心结构,使芯杆插入凹槽后为偏心放置,浇筑硅胶成型后能够方便快捷的成型出偏心管,使机械手夹爪应用领域提高;
[0015]二、芯杆和模座为可拆卸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芯杆,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横截面剖且芯杆未与凹槽底面接触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芯杆;2、模座;3、浇筑腔;4、浇筑口;5、凹槽;51、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包括芯杆1、模座2、浇筑腔3、浇筑口4和凹槽5。
[0021]所述模座2内设有浇筑腔3,所述浇筑腔3的顶部为敞口并形成所述浇筑口4。所述模座2在浇筑腔3的两侧形成有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顶部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贯通所述模座2,且凹槽5竖向的一侧与浇筑腔相通,利用芯杆1插入。所述凹槽5的底面51(下端面)超过模座2横截面的中心点,即,所述芯杆1的中心线与浇筑腔3的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芯杆1的中心线与所述模座2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底面51的凹陷深度与实际加工偏心管的偏心距有关。所述模座2的底部为圆弧面或平面;为平面时,利于模具的放置;为圆弧面,增加模具外形美观。所述模座2的顶部(形成浇筑口4的一侧)为平面,所述浇筑腔3的内底面为圆弧面,以能够使偏心管形成一侧为圆弧面,另一侧为平面的结构。
[0022]所述芯杆1的两端分别自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模座2的凹槽5内,且所述芯杆1与凹槽5的底面51接触。所述芯杆1为圆杆或方杆,用于形成偏心管内的气道。当芯杆1置于凹槽5内后,使成型后的偏心管上的气道临近圆弧面设置。所述凹槽5的底面51为圆弧面或平面,以能够平稳放置芯杆1。
[0023]所述凹槽5除底面51外,其他各面与芯杆1间隙配合,能够方便将成型后的偏心管和芯杆1一同脱离模座。
[0024]为了方便后期脱模,所述芯杆1的外表面及浇筑腔3的内表面均敷设一层脱模剂层。
[0025]使用时,先在芯杆1和模座2的浇筑腔3的内壁涂抹一层脱模剂,再将芯杆1安装在所述模座2上;调好硅胶,自浇筑口4灌入浇筑腔3内,并使硅胶冒出浇筑口4一小段;用切刀齐平模座2的顶部端面将冒出的一小段硅胶切割,并保证硅胶外表面平整;静置一段时间后,自模座2内取出偏心管,再将芯杆1从偏心管内抽出,完成偏心管制作。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及具有浇筑腔的模座,所述模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浇筑腔相通的浇筑口;所述模座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插入口,且凹槽的一侧与浇筑腔相通;所述芯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模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芯杆与凹槽的底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腔的内底面为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软体机械手偏心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的底部为圆弧面或平面,所述模座的顶部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梦昕侯志刚胡斌关玉坤刘新杰卞新港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