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62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包括设于孔巾中间区域的贴合区,设于孔巾四个角的固定部,贴合区与固定部之间为隔离区;所述贴合区中间为第一穿刺区,贴合区外围为环形的缓冲区,缓冲区正面最外围设有环形的提示条;所述第一穿刺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由内而外的依次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穿刺区,第一穿刺区、穿刺区以及缓冲区之间均通过撕裂线连接;所述贴合区的缓冲区以及固定部的背面均设有无菌的贴条;整张孔巾设置为透明材质,而所述提示条为非透明材质。透过透明材质的无菌孔巾,可快速的区分消毒区和未消毒区,可有效的防止有菌的未消毒区污染无菌的消毒区,并且位置固定不位移的孔巾不会干扰医师的手术操作,有利于提供手术的成功率。供手术的成功率。供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

技术介绍

[0002]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常见的操作,通常选取L3

4椎间隙作为首选穿刺点,随后在背部相应位置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环形消毒约15cm,随后使用无菌孔巾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覆盖,从而形成供医师进行操作的无菌区域。
[0003]传统腰椎穿刺无菌孔巾存在如下的不足:
[0004]1.由于传统孔巾仅通过四个边角的窄小贴条与患者皮肤或衣物粘贴,粘贴面小且性能差,容易造成孔巾移位和脱落。且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牵扯到无菌孔巾,也容易导致孔巾移位,甚至发生脱落。
[0005]2.由于传统孔巾固定性差,特别是孔巾中央区域与皮肤没有任何固定措施,造成其容易在患者背部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不仅不利于医师的穿刺操作,也易造成未消毒的有菌区与已消毒的无菌区交叉接触造成污染。
[0006]3.由于传统孔巾上的孔洞较小且无法上下、左右调节,遇到首选的第一穿刺点失败需要调整穿刺点位置的时候,无法通过移动孔巾暴露相应区域的皮肤,强行移动孔巾则容易造成污染。
[0007]4.由于传统孔巾在铺巾操作过程中无法观察到患者背部情况,造成操作者无法准确定位观察穿刺点情况。
[0008]5.由于穿刺前已消毒皮肤颜色与周围未消毒皮肤颜色十分接近,加上传统非透明无菌孔巾的遮盖,造成操作过程中无法观察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操作过程中进行重新定位时,操作者指尖容易接触有菌区,且操作者无法察觉,造成穿刺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其可解决现有的缺陷,具有可准确粘贴固定孔巾,并孔巾穿刺区域可调整以适应多穿刺点的多次穿刺,且可避免操作中穿刺区污染的优点。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11]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包括设于孔巾中间区域的贴合区,设于孔巾四个角的固定部,贴合区与固定部之间为隔离区;所述贴合区中间为第一穿刺区,贴合区外围为环形的缓冲区,缓冲区正面最外围设有环形的提示条;所述第一穿刺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由内而外的依次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穿刺区,第一穿刺区、穿刺区以及缓冲区之间均通过撕裂线连接;
[0012]所述贴合区的缓冲区以及固定部的背面均设有无菌的贴条;
[0013]整张孔巾设置为透明材质,而所述提示条为非透明材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刺区为矩形区域,所述穿刺区为环设于第一穿刺区外围的
一个第二穿刺区。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刺区和第二穿刺区上邻近各自外围的撕裂线位置均设有突起,所述突起位于孔巾正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提示条正面设置为红色。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透过透明材质的无菌孔巾,可快速的区分消毒区和未消毒区,并准确的将第一穿刺区的穿刺中点定位于待穿刺点处,然后通过提示条确定贴合区的范围,而将贴合区的缓冲区贴合于消毒区内(即整个贴合区的范围都位于消毒区内),未消毒区则位于隔离区内,而四个固定部则固定于人体背部皮肤或衣物,保证孔巾的周边及中央区域均稳定的固定于人体不会随意移动。其次,固定好孔巾之后,将第一穿刺区沿撕裂线撕离患者背部的贴合区,以暴露出已消毒的待穿刺点区域,进行穿刺手术操作;而如果穿刺失败,则可以同样的方法撕掉其他穿刺区的撕裂线,以进行上一个、或者下一个穿刺点的穿刺。并且由于贴合区的缓冲区贴合固定于患者背部的消毒区,即使撕去第一穿刺区或其他穿刺区,仍然有缓冲区贴合固定于消毒区作为缓冲,使孔巾不会在患者背部而移动或掉落,可有效的防止有菌的未消毒区污染无菌的消毒区,并且位置固定不位移的孔巾不会干扰医师的手术操作,有利于提供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孔巾100,贴合区10,固定部20,隔离区30,第一穿刺区1,第二穿刺区2,缓冲区3,贴条4,提示条31,撕裂线11,突起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的实施例,包括设于孔巾100中间区域的贴合区10,设于孔巾100四个角的固定部20,贴合区10与固定部20之间为隔离区30。
[0025]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所述贴合区10中间为第一穿刺区1,环绕第一穿刺区1由内而外的依次设有多个穿刺区,本实施例中包括位于贴合区10中心区域的矩形的第一穿刺区1、环设于第一穿刺区1外围的环形的第二穿刺区2、环设于第二穿刺区2外围的环形的缓冲区3;贴合区10的外围,即缓冲区3正面外围设有环形的提示条31。
[0026]第一穿刺区1与第二穿刺区2之间通过撕裂线11连接,第二穿刺区2与缓冲区3之间同样通过撕裂线11连接,由此,可将第一穿刺区1和第二穿刺区2依需依次的撕离贴合区10。
[0027]并且,整张孔巾100都设置为透明材质,而提示条31为非透明材质,例如,可以是将提示条31正面设置为红色,以方便确定贴合区10的范围。
[0028]又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后视图,所述贴合区10的缓冲区3以及固定部20的背
面均设有无菌的高性能贴条4,即,粘性较高的贴条4;而贴条4上设有透明的保护膜,撕去保护膜后可将缓冲区3贴合固定于人体背部皮肤或衣物,而将四个固定部20贴合固定于人体或衣物上,以对孔巾100进行固定。
[0029]于实际腰椎穿刺术的手术过程中,会预先对患者背部待手术操作的一定区域范围进行消毒,待消毒后覆盖本实施例的孔巾100,以形成供医师操作的无菌区域。而使用本实施例的孔巾100时,首先,撕掉缓冲区3以及固定部20上的保护膜,透过透明材质的孔巾100,可快速的区分消毒区和未消毒区,并准确的将第一穿刺区1的穿刺中点定位于待穿刺点处,然后通过提示条31确定贴合区10的范围,而将贴合区10的缓冲区3贴合于消毒区内(即整个贴合区10的范围都位于消毒区内),未消毒区则位于隔离区30内,而四个固定部20则固定于人体背部,保证孔巾100的周边及中央区域均稳定的固定于人体不会随意移动。其次,固定好孔巾100之后,将第一穿刺区1沿撕裂线11撕离患者背部的贴合区10,以暴露出已消毒的待穿刺点区域,进行穿刺手术操作;而如果穿刺失败,则可以同样的方法撕掉第二穿刺区2,以进行上一个、或者下一个穿刺点的穿刺。并且由于贴合区10的缓冲区3贴合固定于患者背部的消毒区,即使撕去第一穿刺区1或第二穿刺区2,仍然有缓冲区3贴合固定于消毒区作为缓冲,使孔巾100不会在患者背部而移动或掉落,可有效的防止有菌的未消毒区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腰椎穿刺术操作孔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孔巾中间区域的贴合区,设于孔巾四个角的固定部,贴合区与固定部之间为隔离区;所述贴合区中间为第一穿刺区,贴合区外围为环形的缓冲区,缓冲区正面最外围设有环形的提示条;所述第一穿刺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由内而外的依次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穿刺区,第一穿刺区、穿刺区以及缓冲区之间均通过撕裂线连接;所述贴合区的缓冲区以及固定部的背面均设有无菌的贴条;整张孔巾设置为透明材质,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首跃阳清伟陈星宇曾建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