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控主板结构,包括工控主板本体,该工控主板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凸柱、第二限位凸柱、第三限位凸柱、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挂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控主板在安装或加工过程中,达到可软体定位防护和扩大了可接触面积方面拿起的使用效果,特别是达到限位后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位后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位后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控主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控主板结构,属于工控主板
技术介绍
[0002]工控主板是指工业控制用的电路板,其结构包括工控主板本体,工控主板本体包含左侧、前侧和右侧,现有技术中,工控主板一般为硬性结构,在安装或加工过程中,达不到可软体定位防护和扩大了可接触面积方面拿起的使用效果,特别是达不到限位后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工控主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控主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控主板结构,包括工控主板本体,工控主板本体包含左侧、前侧、右侧和后侧,该工控主板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凸柱、第二限位凸柱、第三限位凸柱、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的另一端设置与第二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的一端设置与第三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的另一端设置与第四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四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挂环孔与第一限位凸柱挂接连接,第一橡胶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挂环孔与第二限位凸柱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挂环孔与第三限位凸柱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限位挂环孔与第四限位凸柱挂接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柱、第二限位凸柱、第三限位凸柱和第四限位凸柱分别与工控主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柱、第二限位凸柱、第三限位凸柱和第四限位凸柱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控主板在安装或加工过程中,达到可软体定位防护和扩大了可接触面积方面拿起的使用效果,特别是达到限位后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12]图3为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与图1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的左视示意图。
[0014]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控主板结构,包括工控主板本体1,工控主板本体1包含左侧、前侧、右侧和后侧,该工控主板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凸柱2、第二限位凸柱3、第三限位凸柱4、第四限位凸柱5、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工控主板本体1的左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限位凸柱2,工控主板本体1的右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凸柱3,工控主板本体1的左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限位凸柱4,工控主板本体1的右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四限位凸柱5,第一橡胶带6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限位凸柱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6的另一端设置与第二限位凸柱3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7的一端设置与第三限位凸柱4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7的另一端设置与第四限位凸柱5相配合的第四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6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挂环孔与第一限位凸柱2挂接连接,第一橡胶带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挂环孔与第二限位凸柱3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7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挂环孔与第三限位凸柱4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限位挂环孔与第四限位凸柱5挂接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柱2、第二限位凸柱3、第三限位凸柱4和第四限位凸柱5分别与工控主板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进行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限位凸柱2、第二限位凸柱3、第三限位凸柱4和第四限位凸柱5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所述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0018]在使用的时候,本技术未具体说明的部分都可作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例如工控主板本体1可理解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按摩设备可用的工控主板,例如可以是品牌为捷多邦,型号为PCB的电路板,包括的工控主板本体1,工控主板本体1包含左侧、前侧和右侧,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在现有技术这一基础上采用第一限位凸柱2、第二限位凸柱3、第三限位凸柱4、第四限位凸柱5、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如图1和图2所示,工控主板本体1的左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限位凸柱2,工控主板本体1的右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凸柱3,工控主板本体1的左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限位凸柱4,工控主板本体1的右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四限位凸柱5,第一橡胶带6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限位凸柱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6的另一端设置与第二限位凸柱3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7的一端设置与第三限位凸柱4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7的另一端设置与第四限位凸柱5相配合的第四限位挂环孔,采用此种
方式,第一橡胶带6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挂环孔与第一限位凸柱2挂接连接,第一橡胶带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挂环孔与第二限位凸柱3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7的一端通过第三限位挂环孔与第三限位凸柱4挂接连接,第二橡胶带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限位挂环孔与第四限位凸柱5挂接连接,达到可在工控主板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定位设置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进行防护的使用效果,同时,如图4所示,在扩展防护的状态下,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具有凸出限位板本体上板面的部分,达到对工控主板侧部进行延伸的使用效果,以及,如图4所示,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分别距离工控主板本体1的背面由一定距离,达到形成台阶的使用效果,进而实现通过延伸长度和台阶组合的方式例如在用户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与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接触相向用力捏动拿起工控主板本体1时,一方面通过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扩大了上下可接触的面积,另一方面手指上的肉有一部分可能陷入图4的台阶A部位,达到限位后更加方便拿起的使用效果,同时在不需要采用这一方案时候,可取卸下第一橡胶带6和第二橡胶带7,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控主板结构,包括工控主板本体,工控主板本体包含左侧、前侧、右侧和后侧,其特征在于:该工控主板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凸柱、第二限位凸柱、第三限位凸柱、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二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左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限位凸柱,工控主板本体的右侧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置第四限位凸柱,第一橡胶带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挂环孔,第一橡胶带的另一端设置与第二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的一端设置与第三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挂环孔,第二橡胶带的另一端设置与第四限位凸柱相配合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触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