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器件以及隔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57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实施方式涉及绝缘器件以及隔离器。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具备:第一电感器,包含设置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线圈层;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内,包含中心轴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层的内侧的第二线圈层,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分离;以及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第二电感器之间。第二电感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器件以及隔离器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21

153390号(申请日:2021年9月21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考该基础申请包括基础的全部内容。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绝缘器件以及隔离器。

技术介绍

[0004]磁耦合型的隔离器在切断电流的状态下,利用磁场的变化来传递信号或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传递效率高的绝缘器件及隔离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具备:第一电感器,包含设置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线圈层;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内,包含中心轴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层的内侧的第二线圈层,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分离;以及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隔离器具备:所述绝缘器件;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电连接;以及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隔离器的俯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II

II线处的剖视图。
[0010]图3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中的第一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的(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中的第二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0011]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2]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3]图6是图5的VI

VI线处的剖视图。
[0014]图7的(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的第一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图,图7的(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的第二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图。
[0015]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器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6]图9是图8的IX

IX线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附图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与现实相同。即使在表示相同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存在根据附图而彼此的尺寸、比率不
同地表示的情况。
[0019]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与已经说明过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0020]另外,以下,为了容易理解说明,使用XYZ正交坐标系。另外,将Z方向中的箭头的方向设为“上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下方向”,但这些方向与重力方向无关。
[00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的俯视图。
[0024]图2是图1的II

II线处的剖视图。
[0025]图3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中的第一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的(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中的第二电感器及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0026]本实施方式的隔离器10是磁耦合型的隔离器。参照图1概述时,隔离器10具备第一电路11、第二电路12、绝缘器件13以及多个配线部件14a、14b、15a、15b。
[0027]参照图2进行概述时,绝缘器件13具备第一电感器110、第二电感器120以及绝缘层130。第一电路11与第一电感器110电连接。第二电路12与第二电感器120电连接。以下,对隔离器10的各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0028]如图2及图3的(a)所示,第一电感器110包含线圈层111、位于线圈层111的上方的线圈层112、位于2个线圈层111、112之间且与2个线圈层111、112电连接的导电部件113、以及2个延伸部114a、114b。另外,在图3的(a)中,为了容易理解说明,用实线表示线圈层112、延伸部114b以及后述的各连接部件141、142,用虚线表示位于比线圈层112靠下方的位置的线圈层111、延伸部114a以及导电部件113。
[0029]如图2所示,线圈层111的中心轴C1在Z方向上延伸,线圈层111设置于与X

Y平面平行的平面P1内。因此,Z方向相当于中心轴C1延伸的轴向。线圈层111例如匝数为1以上,为螺旋状。另外,线圈层的形状也可以整体为大致四边形或大致六边形等的大致多边形形状。对于后述的其他线圈层也是同样的。线圈层11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例如是与X

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0030]线圈层112的中心轴C2在Z方向上延伸,线圈层112设置于与X

Y平面平行的平面P2内。平面P2在Z方向上与平面P1分离,例如位于比平面P1靠上方的位置。中心轴C2从Z方向观察时位于线圈层111的内侧。具体而言,中心轴C1与中心轴C2在从Z方向观察时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中心轴C2和中心轴C1也可以位于从Z方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线圈层112例如匝数为1以上,为螺旋状。线圈层1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例如是与X

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0031]在线圈层111的外侧的端部111b连接有延伸部114a。延伸部114a在线圈层111的径向上从外侧的端部111b向外侧延伸。在延伸部114a的外侧的端部连接有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件141。连接部件141从延伸部114a的外侧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并如图1所示,与配线部件14a连接。配线部件14a通过绝缘器件13的上方而与第一电路11电连接。但是,外侧的端部111b也可以通过在绝缘器件13的下方通过的配线部件(未图示)而与第一电路11电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绝缘器件13设置从外侧的端部111b向下方延伸并与配线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件(未图示)。
[0032]如图3的(a)所示,线圈层111的内侧的端部111a与线圈层112的内侧的端部112a在从Z方向观察时重叠。
[0033]如图2所示,导电部件113位于线圈层111的内侧的端部111a与线圈层112的内侧的端部112a之间,并与内侧的端部111a及内侧的端部112a连接。由此,线圈层112与线圈层111电连接。导电部件113的形状例如为柱状,在Z方向上延伸。
[0034]如图3的(a)所示,在线圈层112的外侧的端部112b连接有延伸部114b。延伸部114b在线圈层112的径向上从外侧的端部112b向外侧延伸。在延伸部114b的外侧的端部连接有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件142。如图1所示,连接部件142与配线部件14b连接。配线部件14b在绝缘器件13的上方通过并与第一电路11连接。但是,外侧的端部112b也可以通过在绝缘器件13的下方通过的配线部件(未图示)而与第一电路11电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绝缘器件13设置从外侧的端部112b向下方延伸并与配线部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器件,具备:第一电感器,包含设置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线圈层;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内,包含中心轴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层的内侧的第二线圈层,并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分离;以及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还包括第三线圈层,该第三线圈层设置于第二平面内,并与所述第一线圈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平面是在所述第一线圈层的中心轴延伸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平面分离的平面,在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流路径中,所述第一线圈层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三线圈层的卷绕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层和所述第三线圈层在所述轴向上观察时局部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还包含第一导电部件,该第一导电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层与所述第三线圈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线圈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层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三线圈层包含所述第三线圈层的中心轴,且在与所述第三线圈层的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截面中包含相邻的2个部分,所述第一线圈层与所述第二线圈层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线圈层的所述相邻的2个部分彼此的距离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器还包括第四线圈层,该第四线圈层设置于第三平面内,并与所述第二线圈层电连接,所述第三平面在所述轴向的相反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平面分离,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在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电流路径中,所述第二线圈层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四线圈层的卷绕方向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层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层的内侧,所述第四线圈层的外侧的端部与所述第四线圈层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线圈层的外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线圈层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长。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黑达也大塚贤一大塚真理石黑阳山田雅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